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析偏头痛患者的中医内科治疗体会

分析偏头痛患者的中医内科治疗体会

分析偏头痛患者的中医内科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6-05-25T15:58:19.380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2期作者:陈雪莲
[导读] 哈尔滨实业开发总公司医院黑龙江哈尔滨探讨对偏头痛患者给予中医内科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

哈尔滨实业开发总公司医院(哈尔滨电机厂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偏头痛患者给予中医内科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92例作为此次实验对象。

根据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展开偏头痛患者的随机分组。

对51例观察组偏头痛患者选择中医内科治疗的方法;对41例对照组偏头痛患者选择西医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结果:两组偏头痛患者完成治疗后,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偏头痛患者(P<0.05)。

结论:对于偏头痛患者,临床选择中医内科的方法加以治疗,可以将偏头痛患者的症状加以显著改善,显著提高偏头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偏头痛;中医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偏头痛作为一种周期性疾病,表现出一定的发病倾向,对于此类疾病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体现为偏侧搏动性头痛症状,与此同时会出现羞明以及恶心呕吐等系列症状,通常在疾病间歇期之后,会再次出现疾病并发症的现象。

患者转移到黑暗以及安静环境加以休息,或者通过睡眠,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获得缓解。

患者在头痛症状发作之前,或者在疾病发作的过程中,会表现出神经功能障碍的现象或者表现出精神功能障碍的现象【1】。

导致出现偏头痛疾病的原因较多,激素变化、天气影响以及药物作用等最终均会导致患者发病。

为了探讨对偏头痛患者给予中医内科治疗的临床价值,本文主要将我院2014年0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92例作为此次实验对象,对分组后的51例观察组偏头痛患者采用中医内科治疗方法,最终治疗总有效率提高程度显著,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0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92例作为此次实验对象。

根据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展开偏头痛患者的随机分组。

观察组(51例):男25例,女26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1岁-73岁,平均年龄为(38.5±2.3)岁;疾病病程为7个月-11年,平均病程为(3.3±1.5)年;对照组(41例):男20例,女21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2岁-75岁,平均年龄为(38.6±2.6)岁;疾病病程为7个月-10年,平均病程为(3.5±1.6)年;两组偏头痛患者在性别比、年龄以及疾病病程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于对照组偏头痛患者,临床选择西医内科方法加以治疗。

选择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要求患者口服,1次/天,5毫克/次。

对于观察组偏头痛患者,临床选择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加以治疗。

对于属于痰阻脑络型患者,临床用药处方为选择30克的丹参、葛根、生龙骨以及生牡蛎;选择10克的赤芍、川牛膝、桃仁以及佛手等;选择5克的红花进行治疗【2】。

对于表现为气虚的患者,添加黄芪对患者进行治疗。

对于眼胀以及烦躁的患者,添加天麻以及钩藤对患者进行治疗。

对于属于肝郁气滞型患者,选择30克的珍珠母;15克的川芎以及丹参;选择12克的白芍;选择10克的柴胡、郁金以及醋元胡等;选择6克的炒枳壳;选择5克的蝎末对患者进行治疗。

对于眩晕耳鸣患者,添加天麻以及钩藤对患者进行治疗。

对于属于肝阳上亢型患者,用药处方为30克的石决明、麦芽以及珍珠母;选择选择10克的钩藤、僵蚕、川牛膝以及天麻;选择9克的炒栀子以及选择5克的生白芍以及全蝎末。

对于表现出便秘患者,添加龙胆草进行治疗。

1.3 疗效判断标准【3】
显效:对偏头痛患者通过2个疗程以及3个疗程的临床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基本消失;患者治疗总积分减少的程度在50%以上;有效:对偏头痛患者通过2个疗程以及3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显著,患者总体积分下降的程度在21%与50%之间;无效:对偏头痛患者通过2个疗程以及3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未获得显著改善,患者治疗总积分下降的程度在20%以下。

1.4 统计学方法
临床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展开所有偏头痛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通过X2检验以%形式表示两组偏头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当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以及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偏头痛患者完成治疗后,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偏头痛患者(P<0.05),具体如下表。

2、讨论
于中医角度,偏头痛被归属为偏头风、头痛以及脑风等范畴,此种疾病呈现出一定的遗传倾向。

导致出现此种疾病的原因主要体现为瘀血对脑络造成阻滞,出现了情志不遂的现象以及出现了肝肾阴血不足的情况等。

临床针对患者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主要为了发挥温经止痛以及疏风通络的效果。

针对偏头痛患者,选择选择中医内科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获得理想效果。

并且选择中药内科治疗方法进行干预,对患者造成的毒副作用以及不良反应较小,最终将患者的气血进行有效调节,针对患者发挥显著治疗效果。

选择西药的方法对偏头痛患者进行治疗,患者在用药后较易出现不良反应的现象。

综上所述,对于偏头痛患者,临床在决定对其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有效分析,采用合理的中医内科方法加以治疗,最终获得显著的中医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正君.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方案选择及效果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5(09):86-87.
[2]王俊.浅谈偏头痛在中医内科治疗中的一些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51):136.
[3]徐靖.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50例疗效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4):3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