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范例ppt
目录
• • • • • • • • • • • • •
前言 国内外研究概况 本项目创新点 研究目的 研究意义 研究内容 拟解决关键问题 拟采取的研究方案 技术线路图 预期结果 可行性分析 研究进度及具体安排 致谢
前言
• 自1937年Dozzy报道发生脑血管病
时会引发心脏功能障碍以来,急性 脑血管疾病可以引起继发性心脏血 管疾病——脑心综合征(Cerebralcardiac Syndrome,CCS),已 被越来越多的医学工作者所认识和 认可。
国内外研究概况
• 本次研究旨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针对脑心
综合征的发病过程即脑病及心,选择对脑 病针对性较强的“人中”和“风府”两穴 以及对心病针对性较强的“内关”和“心 俞”两穴进行组方,观察CK-MB、心率 变异性(HRV)、交感神经放电、心肌 β1-AR及其上游调控因素心脏交感神经节 NET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并进一步 阐释针刺防治脑心综合征的躯体交感通路 机制,为针灸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前言
• 脑心综合征的发病主要表现为心电图
的异常和心肌酶谱的改变。 • 急性脑血管病急性期时的心电图变化 可高达65%~75%,而动态心电图 检测发现的心电图变化阳性率更高。 • CK-MB的变化最为常见,意义也最大, 其升高被认为特异性地反映心肌受损。
国内外研究概况
• ①急性脑损伤后出现高颅压或其他损害
国内外研究概况
• 以上这些研究都是在心脏损伤以后给予治疗,
目前针刺在防治脑心综合征的研究方面鲜有 报道。 • 本课题组前期实验研究中,在成功复制脑-心 综合征大鼠模型后,立即予以针刺干预,通 过检测相关指标,探讨了针刺在防治脑心综 合征中的作用。发现电针能有效干预脑出血 大鼠CK-MB水平的升高、干预心肌受损程度, 可使脑内兴奋性AA水平升高及交感神经系统 兴奋性提高,认为这可能是电针防治CCS机 制之一。
研究意义
• 通过对脑心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以及
针刺对其干预的作用机制的阐释, 可为针刺防治脑心综合征提供实验 依据,同时验证“脑心同病”、 “脑心同治”观点,进而对丰富和 发展中医针灸学理论、临床采取积 极的针灸防治措施具有重大意义。
研究内容
• ①针刺对脑心综合征大鼠血清磷酸肌酸激
酶同工酶(CK-MB)的影响。 • ②针刺对脑心综合征大鼠心率变异性 (HRV)的影响。 • ③针刺对脑心综合征大鼠心交感神经放电 活动的影响。 • ④针刺对脑心综合征大鼠心脏交感神经节 NET及心肌β1-AR mRNA表达的影响。
国内外研究概况
• 针灸疗法在治疗脑心综合征方面的研究概
况 • 在临床上,傅立新、侯庆等通过应用醒脑 开窍针法治疗脑-心卒中,发现患者心功 能部分异常指标如心肌收缩舒张功能异常、 心搏出量及血管顺应性降低、心脏后负荷 增高等均有明显改善。 • 赵建国等观察不同针刺方法治疗急性脑卒 中引发心脏损伤的临床疗效,结果不同针 刺方法对急性脑卒中引发心脏损伤患者神 经功能及心电图均有改善。
及网状结构的严重损伤均使心血管活动 中枢功能失调而导致心电图发生变化。
• ④急性脑损伤后丘脑下部及脑干上部自
主神经受到严重破坏,迷走神经兴奋性 降低,交感、副交感平衡失调而致心律 失常。
国内外研究概况
• ⑤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血
浆内皮素(ET)和心钠素(ANP)的变 化在脑血管意外及脑心综合征的发病过程 中起着重要作用。
脑组织结构受损→下丘脑调节功能障碍 →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交感-肾上 腺髓质活动异常→儿茶酚胺合成增多→ 心功能改变。 • ②额叶眶回(13区)、边缘系统、丘脑下 部及脑干的病变均可使额-丘脑下部-胸 腰交感神经通路的完整性遭受刺激或损 害而引起心电图改变。
国内外研究概况
• ③急性脑损伤后脑组织中线位移和脑干
拟解决关键问题
• ①脑心综合征动物模型复制及评价
体系。 • ②星状神经节复合体摘取和心交感 神经分离。 • ③交感神经在脑心综合征发病过程 以及针刺对其干预作用中的重要性。
前言
• 脑心综合征是指因急性脑病主要为
主要为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 腔出血或急性颅脑外伤等,累及下 视丘、脑干和植物神经系统等所引 起的类似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的统称。
前言
• 脑心综合征在临床上有广义和狭义
之分,最初将急性脑血管意外引起 的继发性冠状动脉疾患称之为脑心 综合征,是比较狭义的脑心综合征 的概念。广义的脑心综合征的概念 即指各种颅内疾患引起的引起的继 发性心脏损伤。
• ⑥急性脑损伤时,钙离子、自由基、白细
胞三烯可加重脑水肿,并可使胰腺释放心 肌抑制因子,直接作用于心肌,使冠状动 脉缺血,心肌PH着不同
程度的脑水肿,临床上脱水剂的大 量应用以及病人进食障碍,产生血 容量不足及电解质紊乱,也可导致 心脏损害。
• ⑧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糖等。
本项目创新点
• 学术理念的创新思维:创新地提出
“脑心同病”、“脑心同治”的观点。
• 观察指标的创新组合:交感神经放电
+心肌β1-AR+NET mRNA表达水平。
研究目的
• (1)PVN- rVLM –交感神经通路在脑心综
合征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 (2)PVN- rVLM –交感神经通路在针刺防 治脑心综合征中的调控机制研究。
国内外研究概况
• 在实验研究中,石学敏等采用阻断
一侧大脑中动脉造成局部脑缺血模 型,观察脑缺血24 h后心肌超微结 构的变化及针刺的影响。结果表明, “醒脑开窍”针法对心肌超微结构 损伤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国内外研究概况
• 交感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
通过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AR)对调节心脏功 能起重要作用,是调节心脏功能最有力的刺激 物。 • 心肌β-AR密度与交感神经突触间隙NE浓度呈 负相关,心脏交感神经突触前膜上的E转运蛋 白(NET)是控制心肌间质中NE浓度的最重要 因素。 • NET mRNA主要存在于神经细胞体中,NET 控制着交感神经释放于突触间隙和β-AR周围 的NE浓度,NET基因调控异常将导致NE水平 长期增高,导致β-AR去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