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公文写作课程的学习报告

关于公文写作课程的学习报告

---------------------------------------------------------------范文最新推荐------------------------------------------------------关于公文写作课程的学习报告根据汉语言的专业要求,同时也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大三第一学期我们开设了公文写作课程,有经验丰富的赵中华老师为我们讲课。

课程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采用例文分析方法,让我对公文不仅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而且较准确的掌握了公文写作的格式特点及其应用。

    公文写作即将结束,以下是我对于这门功课所做的简短报告。

一理论知识的把握学习过程中,我认识到公文是一种专业的写作文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公文是指国家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公务活动中使用和形成的,一般指具有特定体式并经过特定程序处理的任何书面文字材料;狭义的则是指通用公文和专业公文。

根据XX年8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自XX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的规定,我国国家行政公文主要有十三种,它们是:(1)命令;(2)决定;(3)公告;(4)通告;(5)通知;(6)通报;(7)议案;(8)报告;(9)请示;(10)批复(11)意见;(12)函;(13)会议纪要。

此外,每一类公文中有很多精确细致的分类,比如“通知”这类我们经常接触到的文种,它下面就有分:发布指示的通知,颁布规章的通知,晓谕性通知,会议通知,任免通知,批转,1 / 14转发文件的通知。

了解掌握它们尤为重要,因为这对写好公文起着关键的作用。

另外让我特别注意的是上述文种虽有相似之处,但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功能作用,不能相混淆。

像“决定”这种公文是不能用在党政机关的。

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远非这些,还有公文的行文规则,作用,特点等,我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通过15周公文写作课的学习,我对于公文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

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13类公文的写作是这学期我学习的重点,课堂上除了命令,决定与公告我没有进行实践操作,其余的十种我都认真地练习过。

也因此,我对它们的概念,分类,写作方法有了进一步形象化的了解。

以“批复”为例,我做了两次练习,发现里面有很多小的东西需要我们注意,像“你办关于……请收悉”这句话在批复中是不可或缺的,还有落款的时间是要用汉字写的,不能用阿拉伯数字,所以我认为学习公文一定要细心,如果不仔细,就会出现小的错误。

公文的写作一般都分成3部分:标题,正文,落款。

尤其是正文部分,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它需要依据,需要理论,要说清楚事项,它所使用的文字是严肃,庄重的,不允许有口语或歇后语出现。

在刚开始练习时,我写的公文就是作文,没有理论依据,用词模糊,表达不清晰,经过多次训练后,我会很自觉的运用像“根据,为了,决定”等这些公文中经常出现的词,而且能比较准确的运用公文,不会把应当是“通报”的写成“通告”。

当然离正规的行政公文还有一段距---------------------------------------------------------------范文最新推荐------------------------------------------------------ 离,我会继续努力学习。

三日常事物公文写作的学习除了对行政公文有了比较深的了解外,我还学习了日常事物公文写作——计划,总结,调查报告,述职报告等。

更深入的了解了它们的涵义,比如说“计划”,以前我一直以为它只是简单的列个提纲,现在我知道它是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对预定时间内所要完成的任务所作的科学化,条理,化的一种应用文书,安排,要点,设想,方案,规划等都属于计划,此外,它还有很多分类,按内容分的话就有工作计划,生产计划,科研计划,学习计划,还有很多种其他的分类方法。

其他的文种也有复杂处,需要我们去慢慢练习,加以掌握。

“计划”,它能够使我们高效率地完成任务,掌握应变主动权,因此可以把它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平时我有拟订学习计划的习惯,在以前,我只是大约定个时间,像“这星期的目标是……,星期一完成什么,星期二至星期天……”,可以说是草稿的形式,而现在,我有意识的地去训练“计划”的写作手法,会在学习计划中写明确切的目标,列出具体的事项,让我知道怎么做,便于操作落实,并且有具体的时间,这样出来的成品要比以前的具体,而且可行性也高了很多。

关于总结,调查报告等文种,我没有加以练习,原因有两个:一是“总结”我们每学年都会写一次,对它的练习放到下次,二是调查报告等文种规模比较大,精细度也很高,现在练习不是很适合。

但是我们训练写了十个调查问题,发现它的要求很高,问题与问题要有紧密的联系,得出3 / 14来的结果必须有意义,所以对于问题的设置有一定专业要求的。

以上报告请审阅第一单元1、金融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p4答:金融法的调整对象是金融关系。

金融关系是指金融机构运用金融工具(金融产品)在金融市场上从事金融活动与当事人所发生的经济关系。

这种经济关系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信用分配关系,它以金融工具为媒介,以金融机构为载体,以偿还为条件,以信用为动力贯穿在生产经营、流通交换、分配消费等社会经济生活的一切领域。

2、为什么说金融法是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答:金融法之所以是经济法而不是其他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这是由金融的经济属性决定的。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其次,金融法具有经济法律部门一般的特征。

第三,还必须指出,金融法在社会主义国家更多地具有国家的性质,具有公法的色彩。

3、怎样理解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答:邓小平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

”构成一个经济体发展的生产要素,有劳动力,土地,资本,人力资本,企业家,制度等。

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一个生产要素是资本。

资本对应---------------------------------------------------------------范文最新推荐------------------------------------------------------ 的是利率,利率是衡量资本供求关系的一个概念,有了利率就有了交易的市场就是后来的银行,银行作为一个融资的途径太狭窄了,所以就有了资本市场就是股市和债市,股市债市的出现出现了依托股市投资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

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又出现了可以分担风险的经济机构就是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

而这一切都是金融的组成部分。

金融就是资金的融通所以它特别的重要。

4、金融法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中的作用是什么?答:金融及其立法是保障和监督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金融法是我国外防金融风险、内化金融隐患的法律保证,是保障金融安全的法律依据。

为防范和化解涉外金融风险,解决我国金融领域自身存在的问题,除了需要运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尤其是法律手段才能抑制和解决,通过加强金融立法和加强执法力度,才能切实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保障金融的稳健运行,只有依法维护金融安全,才能确保经济安全。

5、我国金融立法有哪些基本原则?答:一、实行金融统一管理、适度分业经营的原则二、坚持稳定币值以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则三、提高资金运用效益和维护债权人合法权益原则四、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原则和“三性”原则5 / 14五、实行严格监管、统一透明和司法“审查”相结合的原则6、简述金融法律关系的主体及范围。

答:金融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与金融法律关系、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具体有:中央银行,中国银行监管委员会,政策性银行、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各经济组织、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自然人,国家政府。

7、金融法律关系的内容有哪些?答:金融法律关系的内容,指金融法律关系主题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主要包括:(1)货币发行中的权责关系。

(2)现金和金银管理中的权责关系。

(3)借贷中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4)在汇兑和结算中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5)投资融资租赁中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6)证券的发行与交易、风险投资担保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7)银行与银行以其他金融机构之间业务往来中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8、引起金融法律关系变化的法律事实有哪些?答:金融法律事实,就是引起金融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

包括,一是行为,指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法律事实。

二是事件,指不---------------------------------------------------------------范文最新推荐------------------------------------------------------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实。

9、我国中央银行的职责有哪些?答:中央银行职责如下:(1)发布与履行与其职责有关的命令和规章;(2)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3)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4)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5)实施外汇管理,监督管理银行间外汇市场;(6)监督管理黄金市场;(7)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8)经理国库;(9)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10)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负责反洗钱的资金检测;(11)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12)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1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

10、简述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

答: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是我国的国家银行和发行银行,在国务院的领导下,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履行职责,7 / 14开展业务,不受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它在国家宏观调控和优化资源配置和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1、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什么?答:最主要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处于从属地位的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

12、我国货币政策的工具包括哪些?答: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运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1)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比例交存存款准备金;(2)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3)为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帐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4)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再贷款);(5)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6)国务院确定的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13、中国银监会的监管对象和主要职责是什么?答:银行业监管的对象:(1)对吸收公众存款的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农村信用合作社和政策性银行的监管,是银行业监管的主要对象;(2)对我国境内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是银行业监管的又一重要---------------------------------------------------------------范文最新推荐------------------------------------------------------ 对象;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以及经国务院银行监管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