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非接触性执法”助推城市管理提档升级——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启执法新模式
“非接触性执法”助推城市管理提档升级——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启执法新模式
解 决 建 筑 垃 圾 类 违 法 行 为 问 题。 一是规范渣土码头的运营和管理,在首 南 渣 土 码 头 安 装 了 道 闸、 地 磅、 视 频 监控平台系统,有效控制无证车辆进 入码头。二是通过调取路面监控设备 视频资料,固定车辆牌号和违法过程, 解决查处渣土类案件固定证据难的问
题。三是充分利用市局建筑垃圾处置 平台系统,通过该系统查询车辆信息、 车辆运行轨迹、上下场地情况等,为查 处渣土类案件提供完整证据链,加大 对渣土违法案件的打击力度。2017 年 3 月直属一中队通过监控视频倒查手段 在五乡镇查获一系列特大渣土乱倾倒 案件,涉及四家公司共立案处罚 16 起, 处罚款 74 万元。
解决违章停车行为问题。2016 年 鄞州区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始以万 达广场智慧停车系统平台为基础,积极 研究探索道路停车泊位收费的“非接触 性执法”工作。万达广场周边的停车泊 位收费以“智慧停车系统”平台为支撑, 采用“路面地感 + 摄像头 + 人工巡查” 停车收费管理模式。对该区域停车未 缴 款 违 法 行 为 的 查 处, 可 以 借 助“ 智 慧停车系统”平台所提供的现场照片和 后台数据,经过执法部门审核确认后, 直接作为执法证据使用。通过该平台 与交警违停处理系统的对接后,以上 照片和电子数据通过执法人员审核后 推送进入交警违停查处系统,对该类 停车未缴款案件可以按照机动车违停 类案件的简易程序进行处罚,从而实 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程“非接触性执法”。 2018 年 5 月 30 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在宁波召开“非接触性执法”现场会。 来自北京、天津、上海等近 20 个大中 城市的城市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负 责人参观了鄞州万达广场周边的智慧 停 车 系 统, 学 习“ 非 接 触 性 执 法 ” 的 经验。
解决无照经营、跨门占道违法行 为问题。无照经营、跨门占道的违法当 事人往往抓住执法队员力量有限,无 法全天候巡查的特点,与队员打起“游 击战”。对此,各执法中队充分利用视 频监控平台,监控辖区的街面秩序,发 现无照经营、跨门占道现象立即保存 相关视频图片,并通知路面巡查队员
前 去 处 理, 大 大 提 高 了 办 案 效 率。 钟 公庙中队推出“红黑榜”执法管理模 式,“红黑榜”有严格、细致的评分标 准,满分 100 分,考核内容分跨门经营、 随意吊挂等 8 个方面。中队通过日常巡 查、视频监控、智慧城管显示、群众举 报、社区反映等发现店铺存在违章行为 的,根据相应标准予以扣分。每两个月, 城管中队、社区、物业按照分数高低, 评出 3~5 家店铺上红榜,3~5 家店铺上 黑榜。同时,榜单在宣传窗内进行公示, 对店家形成了一种自我约束和警示作 用,受到群众的普遍好评。
提 高 效 率, 升 级 智 慧 城 管 平 台。 对智慧城管中心平台二期升级改造,进 行三维建模改造。一是完善执法对象 资 源 库 系 统。 对 沿 街 店 家、 小 摊 小 贩 等管理对象的基本信息进行严格查控, 针对违章人员进行实名登记入库,真正 做到在管理体系中将其加入“黑名单”。 二是建立违停车辆台账管理系统。对执 法队员巡查上报、视频发现、热线上报、 数字城管对接形成的违停车辆信息形 成台账信息汇总,并记录违停车辆处置 情况。三是建立人工智能应用执法流 程。利用人工智能对街面监控所拍摄的 图像进行行为比对,自动判别出流动 摊贩、跨门经营、违章停车等违法行为, 并发出报警。系统依据违法行为时限不 同触发不同的处置流程,以短信通知— 电话警告—现场执法三级处置力度进 行案件执法。
交流平台 CommHale Waihona Puke nication Platform
“非接触性执法”助推城市管理提档升级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启执法新模式
□ 本刊记者 赵刚
在日常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过程 中,城市管理执法人员现场遭遇执法 冲突、暴力抗法等情况屡见不鲜。为此,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城市管理综合行 政执法局近年来运用新思维,积极探 索 运 用 视 频 监 控、 影 像 摄 录、 远 程 监 测等信息技术手段,确定违法事实并以 此为证据,推进“非接触性执法”实践, 形成“非接触性执法”与现场执法融合 模式,减少了执法者与被执法者之间 的现场冲突,有效缓解了执法力量不足 的矛盾,提高了执法效率和执法水平。
一、以问题为导向,开展“非 接触性执法”工作
“非接触性执法”,是指执法人员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当事人的违法事 实、 现 场 情 况 进 行 收 集 和 记 录, 并 形 成特定的影像数据资料,以此为证据, 经调查、审核、告知、执行程序后,对 违法当事人依法给予处罚的执法方式。 宁波市鄞州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 局,针对执法中出现的问题,归类研究, 分类解决。
解决排水类违法行为问题。排水 类案件基本涉及地下隐蔽工程,且对 水质认定要求较高,因此比较难查处。 在查处污水直接进入市政雨水管网案
执法队员利用智慧城管平台查证违规行为
76 城市管理与科技·2018/5
Communication Platform 交流平台
件时,要求执法队员、管道养护单位、 第三方检测公司共同到达案发现场,通 过现场勘查认定污水来源,同时执法 人员对现场情况进行拍照、摄像取证, 再由第三方检测单位检测水样并出具 检测报告,通过充足的“非接触性执法” 证据的取得,最后认定当事人的违法 排污行为。2017 年 8 月内河中队通过“非 接触性执法”,办理了一起高校排污案 件,处以 10.5 万元的罚款。
二、以硬件为基础,夯实“非 接触性执法”工作
强 化 基 础, 完 善 硬 件 设 施。 一 是 配备各类执法摄录装备。近两年投资
万元,为每位一线执法队员配备了执 法记录仪,为执法车辆配备车载记录 仪,为执法中队配备了一定数量照相 机、摄像机、便携式车载打印机和笔记 本电脑等用于案件的办理。采购了管道 机器人,用于排水类案件的查处工作。 二是完善辖区视频监控网络。在商圈、 校 园、 医 院、 菜 市 场 等 违 法 行 为 多 发 地点安装了 123 路监控 ;接入了公安 3000 ~ 4000 路监控用于管控街面市容 秩序 ;在内河截污井安装了 68 路监控 用于河道类违法案件的查处工作 ;建立 了 10 个中队视频监控平台,监控室中 任意切换视频画面查看街面秩序,便于 中队第一时间发现、处置各类违法行 为,大大提高了中队的案件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