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文学史(下)

外国文学史(下)


“打完了。”先卡从地上一跃而起,悄声地说,
一眨眼功夫,他就从窗边飞跑到另一边 的角
落里,占据了一个新的观察点,他知道眼下奥
尔洛夫肯定会上院子里来的。看热闹的人们马
上散开了,他们不愿跟盛怒之下的鞋匠撞个满
怀。眼下打斗已经结束,他在他们眼里已索然
无味,况且在这当儿撞上他,还不无危险。
第五节 布莱希特(略)
二、劳伦斯《儿子与情人》
1、作者(1885-1930)生平与创作 (1)成名作:《儿子与情人》 (2)代表作:《虹》、《恋爱中的女人》 (3)最后一部小说:《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2、《儿子与情人》
(1)题材选择 (2)主题建构(3)人物塑造 (4)艺术表现:心理现实主义
象征手法的运用
第三节 罗曼·罗兰
3、《约翰.克利斯朵夫》
B、艺术观:创造——生命力 “他所有的作品都充满着生命力”
C、文化观、宗教观:德意志——法兰西 (2)形象塑造:“英雄”:英雄交响乐 (3)作品表现形式:音乐小说
象征—莱茵河 内心独白
第四节 高尔基
一、二十世纪俄苏文学发展概况
1、阿赫玛托娃(1889-1966) 代表作:《安魂曲》
一、二十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 发展
1、萧伯纳(1856-1950) 代表作《巴巴拉少校》
2、乔治.威尔斯(1866-1946) 代表作《时间机器》
3、约翰 .高尔斯华绥(1867-1933) 代表作《福尔赛世家》
一、二十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4、约瑟夫.康拉德(1857-1924) 代表作《吉姆爷》
我曾经在远方也唱过这支歌 如今呀,又重新将它唱起
歌词里饱含着柔情绵绵,
我的内心感到无比地甜蜜
只要把灵魂彻底投入爱河深处, 心儿哟,就会变成一块纯金 可是,德黑兰的月亮呵, 不能温暖这动情的歌声。
我不知道如何度完这余生, 是倒进亲爱萨姬的温柔乡? 还是挨捱到垂暮之年,再去 感慨青年时代勇敢的歌唱?
上披了一层看不见的超等的皮膜。
《伊则吉尔老太婆》
他敏捷,好掠夺,强健而又残暴。他从不 和人们面对面相见的。大家只能远远地看着他, 他长久地,孤独地,这样在人们的周围盘旋着, 长久得不只一二十年。但是忽然有一次他走近 人群,当大家向他冲过来的时候,他却站着不 动,并且丝毫没有想自卫的表示。这时有一个 人猜中了他的心意,就高声的地叫道:“别动 他!他想死啦!”
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 “力”——自然的生命力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种清 明的力和强烈的慈爱。”
2、《贝多芬传》
主题建构:受难——创造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
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 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 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3、《约翰.克利斯朵夫》
“她满鼻是血,直往下流咧。”先卡上气不接
下气地告知说。 “哎呀,上帝,我的天”娘
儿们嚷道,“哎呀,恶棍——害人精。” 汉
子们在较为客观地评说着。 “他肯定会把她
揍死的。”他们说。
《奥尔洛夫夫妇》(高尔基)

而手风琴手用一种预言家的语气宣布:
“记住我的话——他会用刀开膛破腹的。他要
是腻味了这种打法,就会马上了结这件事的。”
家?”“地理学家,就是一种学者,他知道哪里有海 洋,哪里有江河、城市、山脉、 沙漠。”“这倒挺 有意思。”小王子说。“这才是一种真正的行当。”
他朝四周围看了看这位地理学家的星球。他还从 来没有见过一颗如此壮观的行星。“您的星球真美呀。 上面有海洋吗?”“这我没法知道,”地理学家说。 “啊!”小王子大失所望。“那么,山脉呢?”“这, 我没法知道”,地理学家说。“那么,有城市、河流、
一、二十世纪德语世界现实主义文学
1、雷马克(1898-1970) 代表作:《西线无战事》、《凯旋门》
2、海尔曼.黑塞(1877-1962) 代表作:《荒原狼》 3、亨利希.曼(1871-1950) 代表作:《臣仆》
《奥古罗夫镇》、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 间》、《我的大学》)前两部 (3)晚期(1918-1936):表现心灵变迁史
《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二、马克西姆·高尔基
3、自传体三部曲 (1)主题建构 (2)人物形象 (3)叙事技巧
A、叙述视角 B、叙事风格
《伊则吉尔老太婆》

而这个青年,现在得到一个名字,叫做
《圣诞节的故事》(高尔基)

“ 你描写幻想的不幸,你想唤起
人们心中善良的感情?对于这些人,甚
至对现实的不幸也看着好玩而已。假如
你在自己的一篇故事里面,把全地球的
可怜的孩子都冻死了,——也只有使你
的读者们感到高兴。……傻瓜!当现实
不能感动人们,他们的心灵也没有因为
严峻的苦难而感到屈辱时,——你的幻
想能使人变得崇高吗?
在那两年险恶时光中的女难友们, 如今又都流落在何处何方? 她们有什么幻觉, 在那西伯利亚的暴风雪中? 她们又仿佛看到了什么, 在那月亮圆圆的时候? 我把惜别的情意送到她们心头。
我辞别了我出生的屋子(叶赛宁)
我辞别了我出生的屋子 离开了天蓝的俄罗斯。 白桦林像三颗星临照水池 温暖着老母亲的愁思。 月亮像一只金色的蛙 扁扁地趴在安静的水面。 恰似那流云般的苹果花 老父的胡须已花白一片。
2、叶赛宁(1895-1925) 代表作:《波斯抒情》
3、普利什文(1873-1954) 代表作:《林中水滴》
阿赫玛托娃诗选

最后一杯酒,
为破碎的家园,
为自己命运的多难,
为二人同时感到的孤单,
也为你,我把这杯酒喝干——
为眼睛中没有生气的冷焰,
为上帝无法拯救的苦难, 为残酷而粗野的人寰。
《安魂曲》(阿赫玛托娃)
一、二十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发展概况 1、安德烈.纪徳(1869-1951) 代表作:《背德者》 2、弗朗索瓦.莫里亚克(1885-1970) 代表作:《戴莱丝.台斯盖鲁》 3、圣埃克苏佩利(1900-1944) 代表作:《小王子》 4、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 代表作:《情人》
拉那,意思就是说,他是个被排斥和放逐了的
人。这个青年向那些丢下他的人们放声大笑起
来,他笑着,现在剩下他一个人了,自由得像
他父亲一样。但他的父亲并不是一个人……而
他却是一个人啊。于是他就开始像鸟儿一样自
由自在地生活着。他跑到部落里去,抢走牲畜
和姑娘——抢走他所想要的一切东西。大家用
箭射他,但是箭穿不透他的身体,好像他的身
世间万物各有自己的准则, 有的动听,也有的悦目。 倘若波斯人编不出好歌, 就该被永远从设拉子逐出
人们尽可以品头论足,
评判我和我的歌声:
倘若不是那一对天鹅, 他本可唱得更温柔、更迷人
《林中水滴》(普利什文)
说来也是一样的——我的狩猎!我用外部 的平常的狩猎,来在大家面前掩盖和辩护我那 内部的狩猎。我是追捕自己心灵的猎人,我时 而在幼嫩的云杉果上,时而在松鼠的身上,时 而在阳光从林荫间的小窗子中照亮了的蕨草上, 时而在繁华似锦的空地上,发现和认出了我的 心灵。可不可以捕猎这个东西呢?可不可以把 这件美事对无论任何人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呢?不消说,简直 谁也不会明白的……
不,我并非在异域他邦, 也不是在别人的羽翼下躲藏, 我当时是和我的人民一起, 处在我的人民不幸而在的地方。
献词 这哀痛面前高山会低头 滔滔的江水也会静止不流,
但重重牢门依然紧紧地关闭, 门后是“苦役犯阴暗的炕头”, 还有那致人死命的哀愁。 和风究竟为谁轻轻吹拂, 夕阳究竟给谁舒开眉头—— 对此我们概不知晓, 我们到处听见的声音 只是钥匙在门锁上刺耳的转动, 还有士兵的皮靴声声沉重。
5、爱德华.福斯特(1879-1970)

代表作《印度之行》

6、乔治.奥威尔(1903-1950)

代表作《动物庄园》、《1984》

一、二十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7、威廉.戈尔丁(1911-1993) 代表作《蝇王》
8、多莉丝.莱辛(1919-) 代表作《野草在歌唱》、《金色笔记》 9、V.S.奈保尔(1932-) 代表作《米格尔街》、《河湾》

人民的精神生活比疆土的广阔更重 要,甚至比经济繁荣的程度更重要。民 族的伟大在于其内部发展的高度,而不 在其外在发展的高度。
二、马克西姆·高尔基
1、生平(1868-1936) 二十世纪苏联文学的奠基人
2、创作分期 (1)前期(1892-1907):探索人的觉醒
《伊则吉尔老婆子》、《小市民》、《母亲》 (2)中期(1908-1917):对俄罗斯民族心理的分析
二、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1、生平与创作(1866-1944) 2、《贝多芬传》——“绝非为了学术而写
的,它是受伤而窒息的心灵的一支歌。” “但愿不幸的人,看到一个与他同
样不幸的遭难者,不顾自然的阻碍,竭 尽所能地成为一个不愧为人的人,而能 聊以自慰。”
2、《贝多芬传》
主题建构:“英雄”——“伟大的心灵” “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
我的归来呀,遥遥无期, 风雪将久久地歌唱不止, 唯有老枫树单脚独立, 守护着天蓝色的俄罗斯。 是爱吻落叶之雨的人, 见到那棵树肯定喜欢, 就因为那棵老枫树啊 — 它的容颜像我的容颜。
恋人的素手像一对天鹅(叶赛宁)
恋人的素手像一对天鹅, 在我金色的卷发里出没。 这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呵, 都会反复吟唱一支情歌。
《奥尔洛夫夫妇》(高尔基)

“怎么样啦?” “他坐在她身上,把她
的脸往地板上撞。”先卡报告说,他看到的景
象使他快乐得蜷缩着身子……看热闹的人也同
样都伏在奥尔洛夫家窗前,急不可耐地想亲眼
目睹这场搏斗的每一个细节,虽说他们早已熟
知奥尔洛夫在和老婆打斗时惯用的方法,但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