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保护基本原理
直接接地系统零序网络:
三、线路保护基本原理
夹角取决于保护面对系统的零序阻抗
(三)零序保护
三、线路保护基本原理
(四)重合闸
概念:
瞬时性故 障
利
三、线路保护基本原理
永久性故 障 弊
(四)重合闸
概念:
三、线路保护基本原理
单相重合闸
三相重合闸
综合重合闸
前 加速
后加 速
课件回顾(思考题)
1. 线路保护的配置?
①差流元件动作。 ②差流元件的动作相或动作相间电 压<0.65UN ③)收到对侧的允许信号。
三、线路保护基本原理
(一)光纤纵联差动保护
TV断线对差动保护的影响: TV断线且有差流,IR>4*IL,延时30ms给对侧发允许信号(发生PT断线时) 这样,弱电源侧保护依靠此起动元件起动,两侧保护都可以跳闸。 TV断线可以理解成弱馈的一种形式。
(三)零序保护
直接接地系统零序网络:
三、线路保护基本原理
零序功率: 分布:短路点零序功率最大; 方向:对于发生故障的线路,两端的零序功率方向为线路指向母线。
(三)零序保护
直接接地系统零序网络:
三、线路保护基本原理
夹角取决于保护背后系统的零序阻抗,与被保护线路、故障位
置、过渡电阻有关。
(三)零序保护
答:分相电流差动和零序电流差动为主体的快速主保护,由工频变化量距离元件 构成的快速Ⅰ段保护,由三段式相间和接地距离及多个零序方向过流构成的全套 后备保护。
2. 哪些情况会给对侧发差动允许信号?
答:装置起动且有差流;TWJ开入且有差流(线路空充);PT未断线+低电压且 有 差流(弱馈);PT断线且有差流,本对侧电流比,延时给对侧发出允许信 号(弱馈补充);本保护动作(联跳)
三、线路保护基本原理
三、线路保护基本原理
(一)光纤纵联差动保护
弱馈对差动保护的影响: 假设N侧是纯负荷侧,故障前负荷IN较小,故障后N侧差动保护如果不起动,则 N侧保护不能跳闸。同时由于N侧保护不起动,不能向M侧发允许信号,M侧保护也 不能跳闸。
解决措施: 除两相电流差突变量起动元件、
零序电流起动元件和不对应起动元件外, 931保护再增加一个低压差流起动元件:
三、线路保护基本原理
(一)光纤纵联差动保护
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以下情况会给对侧发差动允许信号:
装置起动且有差流 TWJ开入且有差流(线路空充) PT未断线+低电压且有差流(弱馈) PT断线且有差流,本对侧电流比,延时给对侧发出允许信号(弱馈补充) 本保护动作(联跳)
(一)光纤纵联差动保护
带来的问题是动作值过大,内部故障的灵敏度降低。 采用带制动特性的差动保护,是解决可靠性与灵敏性之间矛盾的有效措施。
Id I cdqd
0.75
Ir
(一)光纤纵联差动保护
光纤差动保护动作逻辑见下图:
三、线路保护基本原理
(一)光纤纵联差动保护
光纤差动启动元件动作框图:
三、线路保护基本原理
(一)光纤纵联差动保护
(二)距离保护
作用原理:
1S 2
正常情况下: 测量阻抗
故障时: 测量阻抗
三、线路保护基本原理
M 3I
U Z
N4
K
Zm
U m Im
ZLD
Zm
U m Im
U 残 Ik
Zmk
(二)距离保护
作用原理:
三、线路保护基本原理
距离保护的实质是用测量阻抗Zm与被保护线路的整定阻抗Zset比较。
当短路点在保护范围以外时,即|Zm|>|Zset|时, 继电器不动作;
(一)光纤纵联差动保护
TWJ动作信号对差动保护的影响: 主要是空充于故障线路时。
因为断路器三相都断开的一侧突变量 电流起动元件和零序电流起动元件均未起 动,低压差流起动元件由于母线电压未降 低(用母线TV)也不起动。由于起动元件均 未起动,所以该侧不能向对侧发允许信号, 造成另一纵联差动保护拒动的问题。
3. 零序电压的分布特点?
答:故障点零序电压最高,离故障点越远,零序电压越低,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处 为零。
距离保护:是反应保护安装处至故障点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远近而确定动作时 限的一种保护装置。
测量保护安装处至故障点的距离,实际上是测量保护安装处至故障点之间的阻抗 大小,故有时又称之为阻抗保护。
U Ik Zk Z0l
两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测量阻抗Zm:加入继电器的电压、电流的比值 整定阻抗Zset:根据保护范围给出的阻抗整定值。发生短路时,当测量阻抗等于或小于 整定阻抗时继电器动作。
分类:零序方向过流保护、纵联零序保护、阶段式零序保护,定时限过电 流保护、反时限过流保护
零序电流保护: 受系统接地点和运行方式的影响较大 零序电流保护只反映接地性质故障
(三)零序保护
直接接地系统零序网络:
三、线路保护基本原理
直接接地系统零序网络:与线路、接地变压器的数目和位置相关,和 发电机没有关系。
线路保护基本原理 培训课件
2020.10.20
目录
一
线路保护的配置
二
线路保护通道情况
三
线路保护基本原理
一、线路保护的配置
(一)线路保护的典型配置
一、线路保护的配置
一、线路保护的配置
(二)南瑞RCS-931系列简要说明
RCS-931 系列保护包括以分相电流差动和零序电流差动为主体的快速主保护, 由工频变化量距离元件构成的快速Ⅰ段保护,由三段式相间和接地距离及多个零序 方向过流构成的全套后备保护,RCS-931 系列保护有分相出口,配有自动重合闸功 能, 对单或双母线接线的开关实现单相重合、三相重合和综合重合闸。
二、线路保护通道情况
二、线路保护的通道情况
线路保护采用光纤保护通道,保护双重化配置,A套保护使用专用光纤通道,B 套保护使用复用光纤通道。
特点:对光纤长度有要求, 信号有衰耗
特点:因大部分为电缆, 不受线路长度限制,但 是相对专用通道环节较 多
三、线路保护基本原理
三、线路保护基本原理
(一)光纤纵联差动保护
(二)距离保护
三段式距离保护时限:
距离保护II段:
三、线路保护基本原理
与相邻线路的距离I段配合(不超过下一条线路距离I 段的保护范围,同时高出一个时限)
ZII set1
K
II rel
(ZAB
ZI set2
)
其中
K II rel
0.8
灵敏度校验:
K sen
ZII set1
ZAB
1.25
(二)距离保护
差动联跳对差动保护的影响: 主要是空充于故障线路时。为了防止长距离输电线路出口经高过渡电阻接地时, 近故障侧保护能立即启动,但由于助增的影响,远故障侧可能故障量不明显,从而 不能启动,差动保护不能快速动作。
本侧任何保护动作元件动作(如距离、 零序保护等)后,立即发对应相的联跳信号 给对侧,对侧收到联跳信号后,启动保护装 置,并结合差动允许信号联跳对应相。
制动电流为: Ir IM IN
差流元件动作方程:
Id Icdqd Id 0.75 Ir
三、线路保护基本原理
M IM
IN N
Id I cdqd
0.75
Ir
三、线路保护基本原理
(一)光纤纵联差动保护
如果故障在区内: 两侧实际短路电流都是由母线流向线路,差动电流远大于制动电流,Id>>Ir,满 足差动方程,差流元件动作。凡是在线路内部有流出的电流,都成为动作电流。
三、线路保护基本原理
(一)光纤纵联差动保护
如果故障在区外: M侧电流由母线流向线路,N侧电流由线路流向母线,为负值,两个电流大小相 同,方向相反,所以差动电流为0,差流元件不动作。此时制动电流为穿越电流的2 倍。
三、线路保护基本原理
(一)光纤纵联差动保护
在实际情况下,由于电流互感器误差等因素的存在,在正常运行及外部故障时 也会有一定量的不平衡电流流入差动继电器KD,特别是在外部故障电流互感器饱和 的情况下,误差将会大大增加,会有比较大的不平衡电流流入KD。为防止差动保护 误动,KD的动作电流必须按躲过外部故障的最大不平衡电流来整定。
三段式距离保护时限:
三、线路保护基本原理
距离保护III段: 定值计算: 按躲过正常运行最小负荷阻抗整定 本线路的近后备,相邻线路远后备。
(二)距离保护
三段式距离保护时限:
三、线路保护基本原理
(三)零序保护
概念:
三、线路保护基本原理
根据零序分量的特点,可知系统发生接地短路,会出现零序电流和零 序电压。可根据有无零序分量,可判断系统是否发生接地短路,从而构成 接地短路保护。
当短路点在保护范围以内时,即|Zm|<|Zset|时, 继电器动作。
距离保护又称为低阻抗保护.
(二)距离保护
三段式距离保护时限:
三、线路保护基本原理
(二)距离保护
三段式距离保护时限:
距离保护I段: 按躲过线路末端短路整定。
ZI set1
K
I rel
ZAB
其中
K
I rel
0.8
~
0.85
三、线路保护基本原理
(三)零序保护
直接接地系统零序网络:
三、线路保护基本原理
零序电压:故障点零序电压最高,离故障点越远,零序电压越低,变压 器中性点接地处为零。
(三)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保护
直接接地系统零序网络:
三、线路保护基本原理
零序电流: 分布:与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多少和位置有关; 大小:与线路及中性点接地变压器的零序阻抗有关。
TA断线对差动保护的影响: 此时Id=IM,Ir=IM,满足差动动作方程。 如果不采取措施,那么,差动保护会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