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才交流中心人才工作情况汇报.doc

人才交流中心人才工作情况汇报.doc

人才交流中心人才工作情况汇报
人才交流中心关于人才工作情况汇报
人才交流中心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工作宗旨,加强“人才服务社会”的工作理念,坚持以“为人才服务”“为用人单位服务”“让人才满意”“让用人单位满意”为宗旨,深入贯彻人才强区战略,进一步加大了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力度,开拓创新,努力进取,做出以下工作:
(一)、认真做好人事代理工作,以人为本服务经济。

1、发挥市场交流配置人才的基础性作用,做大做强人事代理工作。

截止目前,我中心共代理档案1622份,其中代理高校毕业生档案604份,企业退休档案782份,退伍军人档案236份。

其中代理高校毕业生档案从专业上大致划分为教育、医疗、会计、建工法律等专业。

今年来人才交流中心加强与现有代理单位联系,并通过工作平台,拓展服务面,提升中心的影响力和服务质量,从而更好的为更多的单位服务。

今年以来,辖区内企事业代理人员明显增加。

(二)、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近年来人才中心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就业服务,拓宽就业渠道,努力促进高校毕业生最大限度就业。

鼓励辖区内明星企业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

推动毕业生面向基层单位就业。

今年4月,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才交流中心组织用人单位参加了在我局组织的“产业集聚区企业招聘活动”,提供就业、见习、培训岗位300多个。

针对高校毕业生,为他们提供开拓就业的新天地同时也为求职者就业搭桥,为民营企业招聘人才服务,同时促进发展民营经济。

通过以区域人事人才交流合作的形式,着力搭建起信息平台、政策平台、服务平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支持。

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人才中心始终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讲政治、讲稳定,为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提供人才保证,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加强宣传,助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创业扶持。

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文件《关于做好大学生创业(开业)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区人才中心把文件以通知的方式下发到两乡六办一个产业区,让辖区内创业的大学生了解文件精神,鼓励他们自主创业。

在我区大力宣传下,来我中心和致电咨询开业补贴的毕业生数量明显增多,我中心也耐心地了解毕业生情况对此讲解政策。

对于申报的毕业生认真做好台账,审核资料并实地走访,做好创开业补贴工作,缓解毕业生面临的创业压力。

## (四)、加强力度做好企事业单位见习基地、吸纳见习
生的宣传及创建工作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环节,是缓解就业压力、提供生活补助、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保障措施。

在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为了让更多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活动,进一步拓宽见习基地选才择才范围,见习对象由原来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扩大到“两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和毕业学年在校生”,人才交流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到企事业单位走访宣传政策,本区企事业单位积极响应,踊跃申请上报见习单位的评选认定。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认真评选出符合我区产业发展导向且具有一定发展潜力,一定规模、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的5家企事业单位认定为我区见习单位,即**百帮家政服务中心、**市回族医院、**市统合幼儿园、河南**中弘建筑有限公司。

截至目前见习基地提供见习岗位30个,计划吸纳见习人员30名,为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奠定了扎实基础。

(五)创新服务模式,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
摸清服务对象的底数,是人才交流中心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基础。

为准确掌握我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以便有针对性的为其提供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在实名登记工作过程中,我中心创新服务三步管理模式,运用实名信息系统实现对本地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层级管
理和动态管理,做好实名登记,摸清底数。

一是依托社区劳动平**排专人负责进行该辖区高校毕业生的实名摸底统计,每月上报人才中心。

二是窗口式服务把好报到关人才中心利用毕业生报到登记、存取档案、人事代理的时机,依托**市大中专毕业生实名制就业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做好毕业生相关信息登记录入工作,报到1人登记1人,严格按照系统中信息表格式要求,详细收录毕业生基本信息和就业信息,不漏项、不缺项,确保完整、真实、准确。

三是问候式服务实现动态管理。

实名登记环节完成后,充分发挥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的作用,对已登记人员,逐个打电话了解就业状况和个人需求;对通过电话联系不到的人员根据系统内提供的家庭住址入户走访上门调查了解,进一步做好基本信息登记和就业信息补充登记,同时对提供的就业服务做好详细的记录台帐;对未就业人员,保持随时联系状态,有信息就传递,促其尽快就业。

四是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建立配套制度。

我们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档案管理、工龄接续、工资晋升、职称评定等代理服务的同时,人才中心工作人员到用人单位了解人才需求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需要,适时开展了人事规划、岗位设置、合同签证等服务项目,拓宽了人事代理的服务内容、服务范围,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服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