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秋葵栽培技术

黄秋葵栽培技术

黄秋葵栽培技术
黄秋葵,又叫黄葵、补肾菜、羊角豆等,一年生草本植物,蒴果筒状尖塔形,形似羊角,种子球形。

其嫩果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及多糖等,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新型保健蔬菜。

其栽培技术如下
1.栽培季节。

黄秋葵喜温暖,怕霜冻,整个生育期应安排在无霜期内,开花结果期应处于各地温暖湿润季节。

露地栽培为410月,利用温室全年都可栽培。

2.整地做畦。

黄秋葵忌连作,也不能与果菜类接茬,以免发生根结线虫。

亩撒施腐熟厩肥5000公斤、三元复合肥20公斤,混匀耙平做畦。

露地栽培多用两种方式其一,大小行种植,大行70厘米,小行45厘米,畦宽2米,每畦栽4行,株距40厘米;其二,窄垄双行种植,垄宽1米,每垄种两行,行距70厘米,株距40厘米,畦沟宽50厘米。

3.播种育苗。

直播每亩用种0.7公斤,育苗移栽每亩用种0.2公斤左右。

直播法播前浸种12小时,后置于25℃30℃条件下催芽,约24小时后种子开始出芽,待60%70%种子露白时播种。

播种以穴播为宜,每穴3株,穴深23厘米。

育苗移栽法苗床土以6份园土、3份腐熟有机肥、1份细沙混匀配制而成。

播前浸种催芽,整平苗床,按株行距10厘米点播,覆土厚约2厘米。

苗龄3040天,幼苗23片真叶时定植。

最好采用营养钵护根育苗,培育适龄壮苗。

4.田间管理。

破心时进行第一次间苗,间去残弱小苗。

23片真叶时第二次间苗,选留壮苗。

34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1株。

定植后第一朵花开放前加强中耕,以利根系发育;封垄前中耕培土,防止植株倒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