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中特ppt
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 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3000美元
85%以上
82%
772美元
现代化标准
中 国(1998年)
现代化标准
中 国(1998年)
人 均 国 民 生 产 总 值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经过 四十多年的艰苦探索,经历了曲折的过程,终于形成了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着这一理论。
情人節到了, GG問MM:你喜歡什麼花? MM羞答答道:我喜歡兩種花。 GG急切的問:哪兩種?我送給你! MM低頭小聲說:有錢花,隨便花! GG傻傻的說:你真美! MM嫵媚的問:我哪美? GG深情的說:想得美!
12.5% 4%
现代化标准 中国(1998年)
80%以上
83%
现代化标准 中国(1998年)
大学生占2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 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六
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 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 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 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1987年8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 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夕,邓小平明确指 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 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 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 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 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一切都要从这 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 划。”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全 篇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立论的根据, 第一次展开地论述了我国正处在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指出正确认识这一点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 题,并且完整地概括和表述了党在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非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
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 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45%以上 33%
50%以上
33%
现代化标准
中 国(1998年)
现代化标准 中国(1998年)
第三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 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 发达的历史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1980年4月间,邓小平指出: “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 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 解放思想”。“不要离开现实 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 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 的。” 这里已孕育着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思想。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 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 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 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 初级的阶段。1982年党的十二 大和1986年9月十二届六中全会 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 议》再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概念。
1957年他再一次提出了我 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已经进入、 但尚未完成的思想。认为需要 经过一段时间建立起现代工业 和现代农业的基础,生产力得 到比较充分发展后,我们的社 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才 算获得比较充分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社会才算从根本上建 成了。
但是我国在1958年发动了“大跃 进”和人民公社会化运动后,对社 会主义发展程度的估计上发生了变 化,认为共产主义实现“已经不是 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这种超 阶段的冒进遭到挫折以后,才逐渐 认识到需要对社会主义社会划分阶 段。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 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谈到, 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分为两个 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 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 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 要更长的时间。
本章内容结构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 际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 本纲领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处
于社会主义发展的什么阶段,认识这一阶段国内的
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党应采取什么样的路线方针。
教学时数:4学时
1962年1月,毛泽东在总结“大 跃进”的教训以后,在《扩大的中 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中 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 要使生产力很大发展起来,要赶上 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 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 不行。” 这些思想为后来我国社会 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探索提供了十 分有益的启示。但是,六十年代党 的指导思想方面“左”的倾向不断 发展,进而把对社会主义理解为 “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 的革命转变时期”,从而中断了探 索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正确之
马 恩 对发 共展 产阶 主段 义的 划 分
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过渡时期
共 产 主 义 发 展 历 程
列宁:在经济落后的俄国,只能建 成“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而不 能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
斯大林(1879-1953)的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理论
斯大林:1936年,提出向共产主义过渡 的设想。1952年,提出党的主要任务是 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
教学重点:
1、为什么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特征。
教学难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两个基本 点的辩证关系。
邓小平指出:“社 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 义的初级阶段,而我 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 义的初级阶段,就是 不发达的阶段。一切 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 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 规划。”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 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正式 纳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之中。
1997年10月党的十五大进 一步强调和深化了这一理 论,并第一次明确提出党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 本纲领。
2002年11月8日在党的十六大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新局面》报告中指出:“ 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 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巩固和 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 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资本主义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
生产关系
项目
全国总产量
比历史最高年产量 下降
工业生产
农业生产 粮 棉花 钢 煤 1.1亿吨 44.4万吨 15.8万吨 0.32亿吨
50%
25% 27% 49% 83% 48%
1949年国民经济情况简表
1949年中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与美、印比较
中国 产品名称 原 煤 原 油 发电量 钢 生 铁 水 泥 硫 酸 纯 碱 烧 碱 纱 布 原 盐 糖 单位 产量 亿吨 万吨 亿度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亿米 万吨 万吨 0.32 12.00 43.00 15.8 25.0 66.0 4.0 8.8 1.5 32.7 18.9 299.0 20.0 202 171.5 76.8 1413 199 产量 4.36 24892 3451 7074 4982 3594 1037 355 为中国倍数 13.63 2074.33 80.26 447.72 199.28 54.45 259.25 40.34 134.67 5.24 4.05 4.73 9.95 产量 0.32 25 49 137 164 186 10 1.8 0.6 61.5 34.6 202 118 为中国倍数 1 2.08 1.14 8.67 6.56 2.82 2.5 0.20 0.40 1.88 1.83 0.68 5.9 美国 印度
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用邓 小平的话来说,就是“不够格” 的社会主义。
所谓“不够格” 是指没有达到马 克思主义创始人 所设想的未来新 社会的水平。
历史前提 国情基础
1、这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
社 会 主 义 初 级 阶 段 的 长 期 性 原 因
生 产 力
社会主义 1956年
生 产 力 缺 位 新民主义 1949年 半封半殖 1840年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我国国情的正确认识
(1)、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 阶段的必要性:
为了坚持改革开放和 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 方向,必须从理论上深入 开展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 段问题的研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总结 建国以来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实 践经验的基础上,党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 历史阶段进行了新的探索,逐步作出了我 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科学论断,准确地把握了我国的基本国 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是属于 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范畴之内的。在马克思主义的 经典著作中,对未来社会主义发展问题,只有极其原则 的规定。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他们的著作中所 论述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社会发展阶段的学说,为我 们认识这一问题并作出科学论断指明了方向。
他们在这方面提出和论证的基本观点是:
认识到初级阶段并不容易,认识房价走势也不容易
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
特殊的阶段
社会性质
社会主义改造 基本完成
社会发展程度
社会发展历史地位
基本实现社会 主义现代化
100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9年 56年
2050年左右
2、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 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 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 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 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 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 历的特定历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