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同法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合同法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二)承诺 承诺是指受要约人作出的同意要约以成立合同的 意思表示,又称为接盘。通俗的讲就是答应或者 同意某人做某事。 对于承诺我们要注意以下四点: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 (2)承诺须向要约人作出; (3)承诺的内容须与要约保持一致; (4)承诺必须要在要约的有效期内作出。
订立合同的形式
合同的形式一般采取书面或是口头形式。 在两种情况下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3、缺乏对合同主体资信情况的调查
『案例三』与小商人做大生意,损失难以弥补 某钢铁公司A计划引进一套铸造设备,国外的多家知名厂家的报价都 在1千万美元以上,A难以接受。某国商人S得知此情况后主动向A报出 500万美元的价格,保证按要求的技术水平供货。A对S虽了解不深, 但仍与其签订了供货合同。到年底S只交齐了203万美元的货物。随后 经过多次交涉,到期仍未交齐货物。经过调查发现,S只是一个小商 人,其下属的几家小公司早已先后倒闭,并欠缴了制造商很多货款。 A起诉并胜诉,但无实质收获,同时工期拖延,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 失。
合同法基础知识培训
主要讲解内容
1.合同的概念 2.如何订立合同 3.怎样履行合同 4.履行合同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第一部分 合同的概念
(一)合同的概念 (二)合同的特点 (三)合同的风险点
合同的概念
(一)合同概念:《合同法》第2条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 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1、合同主体身份认不清 『案例一』认错借款人,几十万血本无归 甲的朋友乙是A公司的法定代表人。20X3年3月,乙向甲借款十多万, 出具了正式的借据,盖A公司公章。事后,乙拒绝还钱。甲把乙告上 了法庭。乙辩称是A公司借款,因为上面盖得是A公司公章,他只是 以A公司法定代表人身份签的字。法院以起诉主体错误为由驳回了甲 的起诉。甲随后起诉A公司,胜诉,可A公司经营亏损,根本就没有 偿还能力。乙虽然有房有车,但按《公司法》规定,公司的股东只以 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甲的借款,最终血本无归。
举例(10岁少年商店买东西;15岁少年订合同)
(二)合同主体法律风险点
1、合同相对人不具备相应资信、能力。 2、合同相对人为法人的职能部门、未办理营业执照的 分支机构或直属机构,缺乏履约能力。 3、合同相对人无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代理权过期。 4、我方代理人未经授权或授权终止后仍进行签约。
(三)合同主体常见问题及案例分析
订立合同的方式
(一)要约 (二)承诺
合同的形式
(一)口头 (二)书面
合同的条款与文本
(一)合同主体
合同的主体是指参与合同法律关系,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 的“人”。合同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根据《合同法》第9条的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 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根据该条的 规定,只有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才有订立合同的资格。 在合同关系中,首先就要先弄清楚,与你签订合同的相对 方是谁?不能张冠李戴,也不能未审查对方的资信能力就 随意签订合同。
买卖合同的标的一般为物,而服务合同的标的为服务 合同标的不合法。 合同标的不可能给付。主观不能、客观不能、给付困难。
2、合同相关方的法律地位认识错误
『案例二』错将付款人认定为责任方 A为大型跨国企业集团,实力雄厚。出口商甲根据A下属子公司B发出 的订单向B供应货物,并按照A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安排从母公司A处 回收货款,收汇一直较为正常。考虑到A的优良资信,甲与A的子公司 B签订了一系列合同。两年后,甲获悉B经营状况恶化、即将破产,此 时尚有大额出运货款尚未回收,向A追讨,A以其非交易合同主体为由 拒绝还款,甲损失惨重。
2、认清主体身份
订立合同的方式
(一)要约 要约,是指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又 称发盘、出盘、发价、出价,报价。 要约是订立合同的必经阶段。要注意的是,要约 的成立必须具备两个要素。根据《合同法》第十 四条的规定,要约必须具备的两个要素是:一是 内容具体确定;二是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 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也就是我们说的“一言 即出,驷马难追”。
一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取书面形式的,也 就是法定的书面形式;
如:期限六个月以上的租赁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的,视 为不定期租赁);融资租赁合同;担保合同;借款合同(但自然人之 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劳动合同。
二是当事人约定采取书面形式的。
合同的条款与文本
《合同法》第十二条规定,合同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1)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2)标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
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 资格。简单的说就是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能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 事义务的资格。简单的说就是能够从事某一行为的资格。民事权利 是生而有之,而民事行为能力则与其年龄和智力因素有关。
《民法通则》11条:18周岁以上的公民具有完全民事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 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 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要约


承诺
(二)合同特点:合同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坚持自愿、公平和诚实 信用原则。 (三)合同主要风险点:
合同主体 合同标的 合同权利义务 合同履行 违约 合同档案管理
第二部分 如何订立合同
订立合同的主体
(一)合同主体 (二)合同主体法律风险点 (三)合同主体常见问题及案例分析 (四)合同主体审查Leabharlann (四)合同主体风险防范要点
1、审查主体
法人:审查营业执照、供货业绩、信誉状况、资质等级等 情况。 非法人单位:审查其是否登记取得营业执照或其所从属的 法人单位的资格及其授权。 外方当事人:是否合法存在;是否为法人;名称、注册地 等。 自然人:是否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保证人:主体资格的合法性。 代订立合同的代理人:代理身份和代理资格。 其他:特殊行业的当事人,需审查对方的生产许可证、经 营许可证或相应的资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