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电力学院 2012-2013 毛概试卷A

上海电力学院 2012-2013 毛概试卷A

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5分)
2.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5分)
18、“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A.民族团结B.大陆C.社会主义D.祖国统一
19、党的十四大明确把()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A.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B.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体制
C.商品经济体制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B.农业改造
C.手工业改造D.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总分
得分
一、不定向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对应表格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
A.先进性B.阶级性C.科学性D.创新性
2、邓小平理论是在党的()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十五大B.十二大C.十三大D.十四大
4,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1)以爱国主义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社会主义荣辱观。(1)
三、材料题(共1题,共20分)
1、我国人均占有自然资源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经济建设基本建在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1)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相对短缺成为中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1)如不加以根治,必将影响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大计。(1)
3,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指导方针(1)。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1)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1)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1)
A.团结B.稳定C.和谐D.民生
13、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是()。
A、谦虚谨慎B、理论联系实际
C、密切联系群众D、批评与自我批评
1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
A.坚持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作主
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D.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5、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上。




¨
闭卷□
开卷□


¨


¨


¨


¨


线
上海电力学院2012/2013学年第1学期[□正考□补缓考□期中考]试卷[□A卷□B卷]校区[□南汇□平凉]共3页,第2页
课号:1400195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开课院系:社会科学部类型[√正常班□重修班□免听]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20分。)
9、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主题是( )。
A.战争与革命B.和平与发展C.贫穷与富裕D.改革与发展
10、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包括科技含量高、()。
A、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B、经济效益好
C、资源消耗低D、环境污染少
11、人民政协主要围绕着团结和()两大主题开展工作。
A.民主B.和解C.发展D.参政
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加快以()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3、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 )。
A.根本任务B.优越性C.根本目的D.发展动力
4、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法宝是()。
A、统一战线B、武装斗争C、党的建设D、独立自主
5、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健全民主和法制
C.进行政治体制改革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10%的经济增长速度显示中国已成为一个经济神话王国的形象。但是,奇迹能否持续,尚值得怀疑,因为环境治理跟不上发展的步伐。1/3的中国土地上都遭遇过酸雨的袭击,7大河中一半的水资源被污染,另有1/4的中国人没有纯净的饮用水;1/3的城市人口不得不呼吸被污染的空气;城市中只有不到20%的垃圾是按照环保的方式处理。最后一点要强调的是,世界上1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国占了5个。
1、根据材料一,简述我国在经济飞速发展中面临的资源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挑战(5分)
2、材料二显示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志愿和决心。请你谈谈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美丽中国”。(10分)
3、请概述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5分)
四、论述题(共1题,共20分要求:结合课本中的相关知识展开论述,逻辑清楚,言之成理。)
2,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美丽中国,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2)必须建设生态文明。(2)发展循环经济。(2)保护生态环境(2)
3,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2)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2)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2)
1.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简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3.简述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4.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三、材料题(共1题,各题具体分值见题后,共20分)
材料一:中国经济以10%的发展速度,取得令世界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有隐患令人担忧——发展中消耗了太多原材料。比如,创造1万美元价值所需的原料,是日本的7倍,是美国的近6倍,或许更令人尴尬的结果是,比印度还多3倍。但是,这种现状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因素集中到一起:原材料稀缺,没有足够的土地,人口持续增长。目前,中国已经有13亿人口,这个数字是50年前的2倍。到202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5亿。城市化进程伴随着沙漠化,可居住及可利用土地都是50年前的一半。
6、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
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D、武装斗争
7、()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
A.帝国主义B.封建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D.蒋介石为代表的官僚资产阶级
8、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形成了()的对外开放格局。
A、全方位B、多层次C、宽领域D、稳定有序
材料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节选自《十八大报告》
1、请至少从三个方面举例说明当前社会存在的不和谐现象以及政府采取的相应的改革措施。(10分)并结合课本所学知识,谈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以及如何构建和谐社会(1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A 2A 3A 4ABC 5D 6ABC 7A 8ABC 9A 10ABCD 11A12C13BCD14B15D16A17ABD18C19D20A




¨
闭卷□
开卷□


¨


¨


¨


¨


线
上海电力学院2012/2013学年第1学期[√正考□补缓考□期中考]试卷[□A卷□B卷]校区[南汇□平凉]共3页,第3页
课号:1400195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开课院系:社会科学部类型[√正常班□重修班□免听]
根据以下三则材料,结合书本所学原理,试分析以下问题:
A.经济效率B.发展速度C.质量优势D.控制力
16、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根本问题是()。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发展才是硬道理”
C.“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D.“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17、党在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是()。
A、推进现代化建设B、完成祖国统一
C、加强党的建设D、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世界共同发展




¨
闭卷□
开卷□


¨


¨


¨


¨
密பைடு நூலகம்

线
上海电力学院2012/2013学年第1学期[□正考□补缓考□期中考]试卷[√A卷□B卷]校区[□南汇□平凉]共3页,第1页
课号:1400195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开课院系:社会科学部类型[√正常班□重修班□免听]
题号

四、论述题(共1题,共20分)
1,请至少从三个方面举例说明当前社会存在的不和谐现象以及政府采取的相应措施。(10分)并结合课本所学知识,谈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以及如何构建和谐社会(10分)。
答案要点:举例三个以上(5分);解决措施(5分);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及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5分)基本原则包括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开放、民主法治、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党的领导;推进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包括教育、就业、分配制度改革、社保体系建设等。(5分)酌情给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