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瘾行为

成瘾行为


生物性(本能性行为)行为 一、摄食行为 定义:机体为个体生存、保障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和从事各种活动的 能量需要所进行的寻食、进食、消化、吸收等各种有关活动。 二、防御行为 定义:人类对危及生命的损伤刺激通过生理反应以避开,对动机受 阻产生的挫折、心理冲突而导致的心理不平衡,通过应对、心理防 御机制,以摆脱心理紧张并取得心理平衡和身心安全感,此类活动 称为防御行为。 三、性行为 定义:从解剖和生理的观点看,由于动物生殖腺的不同和性激素的 差异而有雌雄之分。雌雄之交 ,称为性行为。 四、睡眠行为 (一)定义 睡眠是一种有规律、重复、可逆转的生理状态。是人 类基本行为的重要部分之一,是生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生理现象。 五、疼痛行为 疼痛是一种包括感受、知觉和情感的复杂体验。
1、社会因素 首先是成瘾药物的供应。 其次是成瘾药物的需求。 家庭负面影响、不良的同伴榜样、情 感紊乱及行为问题与青少年药物使用和滥 用有最显著的关系。
世界几大毒品产地 金三角地区(泰国、缅甸、老挝及印度部分地区) 金新月地区(南亚的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交界处) 银三角地区(拉丁美洲的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
(二)行为发展的动因 动因:人类行为发展的驱动力量。包括: 1、外界环境 根本动因 2、主观的生理、心理、社会需求 内在动因 3、外界的肯定与支持,内在的满足与快乐 4、外界的否定与限制,内在的痛苦与挫折
行为的制约性 生物制约性 社会制约性 1、风俗习惯的制约 2、规章制度的制约 3、道德良心的制约 4、法律法规的制约 行为的类型 1、健康行为:指人们为了增强体质和维持身心健康而进 行的各种活动。 2、异常(危险)行为:是指在偏离社会和个人健康所期望 的方向上所表现出的相对明显、确定的各种行为。 1、生物性行为 2、社会性行为
社会性行为社会化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行为,既受环境 及他人行为的影响,又对社会及他人产生影响的行为。 不良的社会行为 一、成瘾行为 二、迷信行为对各种超自然力量的盲目信仰而表
现出来的行为。 迷信(取缔)与宗教(尊重) 迷信行为——占卜、算命、相面 信神、巫术,风水、邪教
三、自杀行为
由于主观或客观上无法克服的动机冲突或挫折 情景造成的有意伤害或毁灭、终止自己生命的 一种行为。
成瘾的机制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吸毒的初期原因与社会心理因 素关系更大些,但依赖一旦形成,维持吸毒的主要 因素是生物学因素。
吸毒成瘾者的行为特征之一是失去自我控制,对于 一个失去控制的人仅仅用惩罚的措施来矫正,是不 应该的,也是收效甚微的。 世界卫生组织将成瘾行为定义为慢性、复发性脑部 疾病是应该被政策所接受。
成瘾行为
行为:是为了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适应 不断变化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所作处出的适应反 应。
行为与心理的关系
心理的结构
认知过程-感知觉、记忆、思维等 心理过程 心 理 现 象 个性 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意志过程-意向、决心、韧性等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理想信念 个性特征性-能力、气质、性格 自我-认知、体验、调控 行 为
• 《2011年中国禁毒报告》显示,青少年 成为我国毒品消费的主要群体,占整体 吸毒人群的87%。 • 冰毒、摇头丸、K粉等新型化学合成毒品 成为消费新宠。在很多大中城市,吸食 新型毒品的人占吸毒者总数的60%以上 ,有的城市甚至超过90%。 • 截至2011年11月7日,我国经公安机关查 获并登记在册的吸毒青少年人数已达178 万。
人类行为的基本特征 1.遗传性 2.获得性 3.适应性 人类特有的 4.能动性 5.社会性
人类行为的发展 (一)行为发展的基本过程 1、被动发展阶段 2.5~3岁,靠遗传和本能 的力量 2、主动发展阶段 形成自我的关键时期 3~16岁 主动性 3、自主发展阶段 形成较完善的自我,“成人”为止点 4、不断完善阶段 持续一生
成瘾行为的共同特征 1、不可抗拒、不择手段,强烈地寻求某 种物质或活动的冲动 2、需不断增加剂量达到所期望的生理、 心理效应 3、心理、生理依赖,戒断症状 4、再次使用某种物质可消除戒断症状 5、个人健康或社会功能受损
二、成瘾的分类: 按程度分 (1) 瘾:是由于神经中枢经常接受某种刺激而形 成的习惯性,如药瘾、酒瘾、烟瘾、网络瘾等。 (2) 癖:是对某种事物特别爱好而难以舍弃,如纵 火癖、偷窃癖、恋物癖、洁癖等。 (3) 迷:是对某人或某事物发生特别爱好而沉醉, 如足球迷、武侠迷、影迷等。 瘾、癖、迷的共同点是欲望和渴求,使用致瘾源者表 现出一种强烈的追求致瘾源的愿望,不顾一切地、不 间断地寻求致瘾源,即“强迫性地使用致瘾源”。 追求致瘾源愿望的程度:瘾最为严重,癖居中,迷较 轻,
吸毒成瘾的认定条件:同时具备以下情形 1、经人体生物样本检测证明其体内含有毒品成份; 2、有证据证明其有吸食、注射毒品行为; 3、有戒断症状或者有证据证明吸毒史,包括曾经因吸食 毒品被公安机关查处或者曾经进行自愿戒毒等情形。
吸毒成瘾严重的认定条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 1、曾经被责令参加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含《禁毒 法》实施以前被强制戒毒或者劳教戒毒)、社区康复或者 参加过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 2、有证据证明采取注射方式吸毒或者吸食两类以上毒品 的; 3、有证据证明吸毒同时伴有聚众淫乱、自伤自残或者暴 力侵犯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等行为的。
(3)承受压力和挫折的意志力不强。 (4)因不知情被欺骗、引诱吸毒 。 (5)亲友间的相互影响,交友不慎被拉下水。
吸毒者中甚至流行一致命的话:“看一个人是否有钱,不能看他 开多好的车,住多好的房,而要看他是否吸得起毒。”九成以上 的吸毒者第一次吸毒是受朋友邀请 (6)错误认知---只有海洛因、鸦片是毒品,因为吸食这些毒品需 要用复杂的器具,有疼痛感,生理反应比较强烈,而一些新型毒 品如摇头丸、K粉等只能算“娱乐性”食物,就像吃药一样不会 让人上瘾。不相信吸毒上瘾后戒不了,结果不能自拔。
--《吸毒成瘾认定办法》
血与泪:黄泉路上的一对吸毒夫妻
奥运前夕北京警方拟对全市吸毒成瘾人员强制戒毒去年北京共 查处涉毒娱乐场所38家,查获场所内吸毒人员345名
吸毒的原因 (1)好奇心、探索欲驱使,试一试“其乐无穷”--成瘾。 (2)思想空虚,寻找剌激,希望借吸毒求解脱、找灵感。
明星吸毒对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负面影响,会让缺乏辨别 能力的青少年盲目地模仿体验吸毒。
吸毒成瘾的三个主要特征: 1.药物耐受性。即指不断地使用同一种药物以后其 效果的退化,需要加大剂量才能获得与以前同样的或 相似的效果; 2.身体上的依赖性。即指在某一段时间内不断服用 某种药物带来的生理上的变化,需要继续服用该药来 维持身体上的要求。 3.心理上的依赖性。即指某人精神上需要某种毒品。 从实践中的情况来看,凡是吸毒成瘾者,其症状普遍 表现为身体虚弱,面色蜡黄,精神颓废,萎靡不振, 一旦毒瘾发作,有的涕涎交流,顿足捶胸;有的站立 不起,咳血不止;有的乱碰乱撞,啃墙吃土;有的满 地打滚,哭天喊地。种种丑态,不一而足。吸毒者虽 然吸毒但未形成瘾癖,也不能认定为吸毒成瘾行为。 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点,对行为人才能按照关于吸毒成 瘾的规定予以处置。
自杀类型:自杀意念 自杀未遂 自杀死亡 操纵性(威胁性)自杀
扩大性自杀
四、攻击行为 基于愤怒、敌意、憎恨等情绪对他人、 自身及其它目标所采取的破坏性行为 ——防御性攻击、侵权性攻击 ——直接攻击、间接攻击、转向攻击 五、社会适应不良行为
一个人处理日常生活及在社会环境中求生 存的能力
成瘾行为 一、概念 瘾是一个人养成的压倒一切的第一需要, 是一种 额外的、超乎寻常的嗜好。 成瘾, 是养成这种嗜好的过程。
和巴西)
银新月地区(中东的黎巴嫩及贝卡谷地等) 黑三角地区(非洲西部几内亚湾沿岸地带)
戒断
中止成瘾行为后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心理、生 理学上的异常改变。 症状 如空虚、无聊、绝望、无助、不安; 嗜睡、流涎、全身无力 、全身酸痛、 流鼻涕、 出汗 、呵欠、食欲差、 骨痛、烦躁不安、蚁 走感、腹痛等。 不同的成瘾行为戒断症状各有一定特异性。一 旦恢复成瘾行为, 不仅戒断症状完全消失, 而且 会产生超欣快感。
成瘾行为(广义)是一种额外的超乎寻常的嗜好和习 惯性,这种嗜好和习惯性是通过刺激中枢神经而 造成兴奋或愉快感而形成的一系列内、外在行为。 包括各种依赖、癖习和迷恋 成瘾行为(狭义) 不是由于医疗需要, 个体出现强烈的被迫的连续或 周期性地求得使用某种有害物质的行为。而且这 种压倒一切、优先考虑的行为的目的, 是取得或维 持某种特殊的心理快感或避免停用时的痛苦, 为此 用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称为成瘾行为。 药物(物质、精神活性物质、成瘾物质、致依赖 药物):影响人类心境、情绪、行为、改善意识 状态,并有致依赖作用的化学物质
依赖:一组认知、行为和生理症状群,个体 尽管明白使用成瘾物质会带来不良后果,但 仍继续使用。自我用药结果导致耐受性增加, 戒断症状和冲动性觅药行为。 生理(躯体)依赖 精神(心理)依赖
• 精神依赖性:也称心理依赖性,通常人们也 称其为“心瘾”或“想瘾。它是指多次用药 后,使人产生一种愉快满足的欣快感觉,导 致用药者在心理上对所用药物有一种渴求连 续不断使用该药的强烈欲望,继而引发强迫 用药行为,以获得满足和避免不适感。 • 生理依赖性亦称身体依赖性或躯体依赖性, 这是中枢神经系统对长期使用依赖性药物所 产生的一种适应状态,这时机体必须在足量 药物维持下,才能保持正常状态,一旦断药 后,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 重反应,这种反应称之为戒断症状。
药物滥用 (吸毒)
非医疗目的、反复、大量地使用具有依赖性特性 的药物,滥用者对该药物或物质产生依赖状态 (无止境追求用药,成瘾性),并由此带来严重 的个人健康(出现精神混乱和其它异常行为)和 公共问题以及社会问题(构成社会危害)。 药物滥用”(Drug Abuse)是60年代中期国际 上开始采用的专用词汇
按对象分 1 、化学物质成瘾---精神活性物质成瘾 酒、烟、鸦片类成瘾物质,海洛因、 尼古丁成瘾、 镇静催眠药成瘾 镇痛药成瘾 致幻剂 精神兴奋 剂成瘾 2、 行为成瘾 电子游戏成瘾 网络成瘾 赌博成瘾 性成瘾等 按临床表现分 1、早期,第一次用药到耐受产生 2、中期,依赖、戒断症状 3、后期,机体器官的器质性损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