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核心素养微专题 5科学思维之假说-演绎法
核心素养微专题 5科学思维之假说-演绎法
核心素养微专题5 科学思维之假说-演绎法
1.定义:“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 种科学方法,是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 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 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2.步骤:发现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 验证——得出结论。 3.实例: (1)分离定律的发现。 (2)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 (3)确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4)寻找遗传物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5)寻找遗传物质——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 验。 (6)激素调节的发现。 (7)DNA复制方式的提出与证实。 (8)遗传密码的破译。 (9)中心法则的提)理解经典实验研究过程中的演绎步骤。 (2)运用假说—演绎法解答实验设计题: ①仔细审题——看清条件和要求;②策划方案——明确 可能情况;③假说—演绎推理——在草稿纸上书写简要 图解,预期各种可能的实验结果;④比较、判断,得出结 论;⑤作答——按照要求,科学作答。
【命题分析·素养解读】 (1)题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2)主要考查点: ①在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中,重点理解孟德尔的假说。 ②理解孟德尔研究过程中的演绎步骤。 ③运用“假说—演绎”的思路解决遗传探究类题目。
(3)素养解读:假说—演绎法主要围绕遗传模块考查,侧 重考查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即侧重考查思维和方法。 注重考查科学探究中的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和 实施方案以及对结果的交流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