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提升城市品质——以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为例滕斌摘要:文章从探讨城市品质的内涵着手,以重庆市秀山县为例,梳理秀山提升城市品质的潜在空间,分别以城市内在的自然品质、经济品质、生活品质、文化品质和管理品质五个方面和城市外在表现的城市形象、城市品牌、城市特色、城市精神、城市文脉等五个方面着手,尝试将秀山城市品质的提升归结为应按照“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两点可能思路和举措,为秀山城市品质提升提供理论的探讨和争鸣。
关键词:城市品质;提升;秀山一城市品质的基本内涵从现代汉语词义来看,品质就包括品位和质量。
品位的原义一是指官吏的品级、官级;二是指矿石中某元素或它的化合物含量的百分率,含量的百分率愈大,品位愈高;三是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如人的审美、修养、气质风度、生活情调、阅读倾向、欣赏情趣等。
质量是“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
故而,品质生发出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指人的行为、作风所表现的认识、思想、品行等实质;二是指东西的质量。
如果沿袭这两点含义的话,品质即是反映人或事物的内在精神实质和外在形象的高度统一。
在品质一词前缀以“城市”则成一个联合词组,“城市品位”可谓又被赋予“城市”品位和城市质量的涵义。
大体说来,城市品位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城市更深层次的内在展现。
有品味的城市无须张扬,它通过城市物质的自然流露,向人们展示其内在的形象;二是将城市的精神、文化等融入城市的物质建设与发展中去,从而形成反映城市个性特色的精神实质;三是一种可感受的状态。
城市品位通过城市物质载体来反映,是人对城市的表象进行抽象化处理后保持在人的头脑中的较为持久的一种状态,与物质载体毕竟不同;四是城市品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基于个人所处的阶层、家庭环境、成长环境以及学养、情趣的诸多差异,会对同样的物质环境形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理解。
一般来说,城市品质的基本内涵包括内在本质和外在表现,内在本质包括城市的自然品质、经济品质、生活品质、文化品质、管理品质等内蕴。
城市品质的外在表现有城市形象、城市品牌、城市特色、城市精神、城市文脉等形式。
二提升秀山城市品质的必要性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品牌作为一种“软实力”,已逐渐显示出其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个好的城市品牌,能捕捉到更多的发展机会,获取更丰富的资源,帮助城市吸引更多的经济增长要素,争取有利的竞争优势,提升城市竞争力。
更重要的是,一个好的城市品牌必然凝结着城市市民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和自豪感,为城市提供更多的价值回报。
城市品质反映了一座城市的精神和气质,是在市民中间寄存的、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培育出来的,反映城市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底蕴、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
城市品质是一座城市的名片,它是构建城市召唤力、辐射力和影响力的核心。
城市不应当是一个僵死的、机械的、教科书上的概念,它实际上是活生生的人生活的空间,离开了这种空间属性,城市也就不复存在了。
因此,常常是普通人对于城市的感受可以反映出城市品质的实质。
城市品质既有共同的成分,同时也有各个城市不同的韵味。
共同的成分是那些反映现代社会的公共道德精神、公民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容,无论在哪个现代化的城市,其表现形式和内容基本都是一样的,本质上没有差别。
不同的内容主要是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传统,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品位、艺术韵味和个性魅力,这就是一种区域文化。
城市品质的本土特征愈突出,个性愈鲜明,本区域的人文精神的代表性也愈突出,作用也就愈大。
对于城市发展来说,经济的大幅度提高固然是重要的,但是单纯地追求经济发展已经带来了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
经济发展依赖于科技的进步,由于对科学技术的顶礼膜拜,科学主宰了人们生活的一切。
对于城市来说,城市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而遗忘了城市整体品质的提升,实际上也是城市的异化,城市的丰富内涵已经被科学技术异化了,唯一保留的是物质的繁荣和产品的丰富,这也是城市功能的窄化,城市的发展不再是多元化的人的需求,而变成单一的物质增长和经济发展。
造成这两方面现状的原因就在于城市发展中人文精神的失落,失落了人文精神的城市,虽然不乏高楼大厦的林立,但却是单调的、缺乏美感的、冷冰冰的钢筋水泥丛林。
所以,城市品质的提升实际上就是对城市伦理和人文精神的观照,对城市在物质存在之外的人性化的观照。
秀山想要在武陵山腹地实现自己作为中心城市的目标,如果单纯经济的飙升来含衡量,显然优势不太明显,酉阳、黔江与我们都互有短长;在地域区划的排行上,显然吉首与铜仁更不甘于让出“老大”的交椅;在周边兄弟区县矿产资突出重源、文化风情、民族沿习均相似的条件下,秀山也难于真正意义上的“围”;再就城市发展来看,秀山近年来城市建设虽然日新月异,也依然没能鹤立鸡群于周边区县的视野。
如何在城市品质中植入独异的现代城市伦理和人文精神并使之脱颖而出,是我们亟待思考的更新“城市基因”的问题。
三秀山城市品质的潜在提升空间根据城市品质的基本内涵,城市品质应由反映城市内在本质和外在表现两大部分要素组成。
以下主要从这两部分展开。
(一) 基本结构的提升空间高品质的城市应该是生态健康、生活富裕、经济发达、社会和谐、文化丰富、管理高效的城市。
因此,从自然、经济、生活、文化、管理等 5大类提升秀山城市建设品位和质量的要求,无疑非常必要。
首先,秀山城市的自然品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自然品质提升是提升城市品质的前提,其目的在于强调环境生态的宜居。
自然品质也可称作为环境品质,环境品质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自然生态环境,包括城市的自然山体及河流、森林绿化等自然生态环境要素,通过合理的利用开发,形成适宜人居的自然环境;二是人工环境,包括通过人工改造山体、河流,以及城市规划建设布局、城市形态及结构、建筑结构及布局等人工物质环境。
人类的发展紧密围绕两大主线,即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
自然品质的提升即是创造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实现城市发展适宜人居的目标。
“森林秀山”工程实施以来,虽然植被明显披绿,但是农村不少地方植被覆盖情况依然严峻;城市广场多,绿地少;资源多,景观少;野生的多,有人文内涵的少。
这无疑使自然品质打了不少折扣。
其次,秀山的城市经济品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经济品质是提升城市品质用权基础,其目的在于强调经济增长的效益。
经济品质主要指一个城市在经济领域的综合表现,离开了经济支撑,城市品质提升就失去了原动力。
经济的发展处于中心的地位,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其他方面的发展奠定物质的基础,创造必要的条件,从而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
没有经济的发展,所有其他方面的发展都要受到影响和限制,甚至不可能实现。
从提升城市发展品质的角度来看,经济发展要切实从注重增长的数量向经济发展的质量方面转变,切实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目前,秀山农业产业经济实体仍然未放弃“一锄挖个金元宝”的思想,大多特色产品产业链条延伸堪忧,营销前景不容乐观。
再次,秀山的城市生活品质还需进一步优化。
生活品质是城市品质提升的最终目标,所谓生活品质的提升,也要坚持以人为本,无论私营或者合资,都要注重发展的“可持续”。
目前,进驻秀山的永辉已经以自己的方式获得了市民百姓的认同,当然,某些物价、餐饮的价格居高不下甚至傲视主城的状态仍不鲜见,但是,秀山服装行业的凋零无疑该让某些尚缺乏“可持续发展”眼光的商家有所警醒。
这些民间的行业如果有效的行规予以规束,必然会提升秀山的生活品质,可以不夸张地说,对这些行业的可持续与否的正向引导,相当大程度决定着秀山的城市生活品质的走向。
第四,秀山城市文化品质需要进一步提升。
文化品质是城市品质提升的灵魂,其目的在于强调城市发展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其独特的文化,就是这个城市的灵魂,她会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
城市的魅力来自于历史文化的积淀,她的灵魂就是城市文化,一个没有文化感、没有历史感,单纯满足物质需求的城市是不会有魅力和生气的。
城市发展不能忽视文化,一个有个性的城市,往往就是依靠独特的文化打造和经营出来的。
因而提升城市品质,要让文化融入城市,提高城市的文化底蕴,相对于长江沿岸各区县如巫山、奉节、丰都乃至近邻黔江和酉阳,秀山尚还没有自己的城市广告语,这不得不说是秀山城市文化品质的瑕疵。
此外,花灯歌舞与古镇风情也依然没有揭开魅力的盖头来。
第五,管理品质的提升。
管理品质是城市品质提升的保障,其目的在于强调城市政府的行政效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而当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职能的重点,就是要着力解决制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目前的县容县貌及市政管理已基本规范,但是依然有大量淤积的尚未浮出舆论视野的诸如民生、公平话题,国内很多地方的拆迁、征地引发的问题,我们应防微杜渐。
(二) 表现形式的提升空间城市形象、城市品牌、城市特色、城市精神、城市文脉等是塑造城市对外形象的重要条件,是城市品质主要外在表现形式,他们分别从物质和精神层面来反映城市的对外形象,通过良好的对外形象提升城市的影响力。
秀山的城市品质除了基本结构的五个提升空间之外,城市品质的表现形式,也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首先,城市形象的再提升。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给人的整体的印象[1],是城市独有的文化、城市精神、城市性质、城市的区位和城市底蕴的综合反映,是城市重要的无形资产,体现着城市的价值[2]。
城市形象集中反映了城市的禀赋状况,表现的是城市中最具有比较优势的部分,使城市优势能够更加形象和鲜明。
同时,城市形象还具有宣传功能,通过城市形象所表达的城市优势能够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从而促进城市优势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达到增强城市竞争力的目的。
因此,可以看出城市形象是城市品质外在的最突出的表现,具有良好城市品质的城市,必然以良好的城市形象为支撑的。
但是不得不指出,秀山城市形象也有不少遗憾,很多外地人都说火车站广场的雕塑现代感要强于花灯广场,但站前大道两旁街道外墙颜色过于晦暗,县城布局与建筑过于庸常缺乏整体感,行道甚至老城区都不见一颗大树,显得整个县城没有一点历史感与现代功能定位。
其次,城市品牌的打造。
城市品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从商品品牌、企业品牌延伸出来的[1],是城市风格与个性、城市形象与实力的统一,它凝聚和体现着城市的功能、理念、整体价值取向。
城市品牌不是城市所属众多普通品牌的简单叠加,而是对众多普通品牌进行抽象化处理后,以高度凝练的形式,集中了一座城市自然资源和人文创造之精华,是一个城市名称、标志、象征、品质和风格等多种要素综合概括而形成的,具有包容性、独特性的城市特征综合体。
因此,城市品牌具有不可替代的经济文化内涵和不可交易的专有功能,它以高度凝练的形式,集中展现了一个城市品质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