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泳打腿技术训练方法的实验研究摘要游泳属于以体能为主导速度性和耐力性项群,并且具有技术单一、固定的特点。
游泳的体能在游泳项目中属于关键因素之一,体能是完美技术的支撑,良好的技能要通过合理技术来体现。
而在自由泳训练过程中,腿部的力量技术是提高短距离自由泳成绩的关键所在。
使腿部力量得到充分的利用与发挥,这需要有针对性地科学训练手段。
如何针对10-12岁女子自由泳运动员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在现有的文献研究里相当的少,因此本人针对这种情况,结合自身对自由泳打腿技术的研究,提出自己的方案。
改进自由泳打腿的训练方法,从而提高整体自由泳的速度。
关键词:自由泳打腿;10—12岁游泳运动员;训练手段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wimming athlete’s special ability, the author applies experiments method to test the lower limb strength of 20 male National second-level athletes in a spare-time sports school in Shijiazhuang. The author in this paper makes a research into methods of training in water, on land and using auxiliary instruments for swimming athletes to simulate the swimming athletes’ lower limb motion.Key words: swimming athletes; lower limb strength; training methods目录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方法 (2)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2.1 第一阶段自由泳打腿的训练方法与成果 (2)2.1.1训练方法 (2)2.1.2实验成果 (4)2.2 第二阶段的训练方法与成果 (5)2.2.1 训练方法 (5)2.2.2实验成果 (6)3 结论与建议 (8)3.1 结论 (7)3.2 建议 (11)参考文献 (13)致谢 (14)奥运会比赛32个项目里,自由泳占14项。
因此,自由泳在游泳竞赛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在自由泳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自由泳划手往往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环节,能在游进过程中产生最大的推动力。
然而自由泳打腿的力量与技术也是影响自由泳运动员成绩的重要因素,它可以使自由泳游进过程中产生更大的推动力,还可以保持身体位置的稳定。
所以研究自由泳打腿的多样化训练方法和注意的问题,对于提高自由泳成绩有着很大的帮助。
美国著名游泳运动员,前短距离自由泳世界冠军比昂迪曾经说过,打腿技术的好坏是自由泳运动员比赛时决定胜负的关键。
他曾经在训练过程中,50米自由泳打腿平均成绩为32秒。
由于他出色的腿部力量与技术,在短距离自由泳比赛中,凭借最后十米的快速打腿优势,取得了冠军,也因此他被称为“飞鱼”。
马克里斯特尔教练在对前世界冠军珍妮特埃文斯的每次训练中,至少安排2500米得打腿练习,从而提高她腿部的力量,使其具有更大的竞争力。
我国著名游泳教练陈运鹏曾多次指出:“少年儿童时期的基础训练是极为重要的, 应从多年考虑, , 从幼年时期规范技术力量训练,素质的全面训练,特别是对腿部的训练”。
在多年参加奥运会比赛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自由泳打腿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自由泳运动员的成绩,尤其是中短距离的自由泳运动员,打腿的能力更是决定是否得冠的关键。
因此,近年来在游泳运动员选材时,常常把打腿的成绩作为一个评定的标准。
从国内外自由泳比赛的发展趋势中,我们不难看出,自由泳打腿对于正处在初级训练的少年儿童来说,是尤为重要的。
因此,完善自由泳打腿的技术,提高自由泳打腿的力量,是当前业余组初级训练的重中之重。
如何采用多样化的训练方法是目前研究的新课题,多样化的方法既要符合少年儿童心理和生理的发展规律,又要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
为此,本人通过对20名10-12岁女子业余组自由泳运动员进行分阶段的实验,总结出符合该年龄段运动员生理和心理及力量技术方面更为合理的训练方法。
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河北省保定市游泳业余体校10-12岁女子运动员。
共20名,分成两组。
第一组10名运动员采用多样化的训练方法,称为实验组(S组)。
第二组10名运动员采用一般的训练方法,称为对照组(D组)。
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阅读众多自由泳打腿相关方面的期刊,专著,电子文献等资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1.2.2实验法将河北省保定市游泳业余体校20名10-12岁的女子运动员分成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
根据两组25米与50米自由泳打腿成绩以及50米自由泳成绩的变化情况来做对比。
1.2.3数理统计法将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检验。
2.研究结果与分析2.1第一阶段自由泳打腿的训练方法与成果2.1.1训练方法提高自由泳打腿成绩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增加腿部的肌肉力量,即单纯的对运动员进行力量强度训练。
这样很容易使运动员产生疲劳感,甚至会导致运动员肌肉拉伤。
本文采用陆上与水下的多样化训练手段,在符合人体力学和青少年生理特点的前提下,科学有效地提高运动员自由泳腿的成绩,从而提高短距离自由泳的成绩。
(表1)表1 第一阶段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训练方法实验组对照组训练方法训练强度训练方法训练强度陆上扶壁脚背撑起 20次一组,共三组徒步慢跑绕池10圈(左腿10次,右腿10次)腿部牵引 100次一组,共五组(左腿50次,右腿50次)蛙跳绕池5圈水下相背牵引游进一分钟一组,共五组拿板带脚蹼 50米一组打自由泳腿共八组相向牵引负重 50米一组,共八组徒手潜水 50米一组打自由泳腿共八组2.1.1.1陆上训练方法2.1.1.1.1扶壁脚背撑起练习自由泳打腿分为两个步骤,即下压与上抬。
下压就是由大腿首先发力向下打水,这时脚腕要像一条皮鞭一样向远端发力。
上抬就是由膝关节带动小腿向上抬起。
扶壁脚背撑起练习主要是让运动员在陆地上感受到脚腕向远端发力的过程。
但是这个方法很容易使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脚腕软组织受损,所以不宜多做。
因此安排的强度是每人左脚10次,右脚10次为一组,共三组。
方法是双手放在与腰同高的台子上,脚背贴在地上,用脚背的力量撑起整个身体,身体直立后再向下蹲,反复动作即可。
循序渐进逐步增加次数及组数。
2.1.1.1.2腿部牵引练习陆上锻炼腿部肌肉的方法有很多,但是能够结合自由泳打腿动作的练习却很少,很难使运动员在做自由泳腿动作的同时,也增长了肌肉的力量。
腿部牵引练习可以改善这个情况。
方法是将拉力的一端拴在一个固定的点,这个点不宜过高,最好是与腰同高,另一端拴在运动员的脚腕处。
运动员双手要扶在一根柱子上,腿向后摆到60度左右,用力向前踢到100度左右,呈自由泳腿状。
强度是每人左腿50次,右腿50次为一组,共五组。
循序渐进逐步增加次数及组数。
2.1.1.2水下训练方法2.1.1.2.1相背牵引游进练习这个练习方法可以使运动员在练习的时候找到自身打腿技术的不足,提高运动员参与的积极性。
例如:第一组的两名运动员,A1与A2的原始成绩相差不大,然而A1却拉着A2向A1的方向前进,那么A2的打腿技术一定存在问题,有可能是头的晃动太大,从而影响了身体的流线型;也有可能是A2的水花过大,导致打水的力量分散;还有可能是A2打腿时脚腕的发力点没有到达最远端。
A1与A2两名运动员通过这个练习即了解了自身自由泳打腿的不足,也清楚了正确的自由泳打腿技术是怎样的。
方法是将拉力的两端分别系在两名运动员的腰上,两名运动员拿板呈自由泳打腿姿势,教练拿住中间的位置,发令后放开,运动员分别向自己前面的方向游进。
强度是每人每组一分钟,做五组。
循序渐进逐步增加次数及组数。
2.1.1.2.2相向牵引负重练习在水中增大运动员前进的阻力,是进行力量练习的常用方式,也是最有效的。
体重相当的两名运动员互相为对方当负重物体,这样就相当于运动员要付出超过自身两倍体重的力量,才能前进。
从而达到锻炼腿部力量的目的。
在这个训练中当负重的运动员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身体要保持静止流线型的状态,不要给正在拖带的运动员造成无谓的阻力,否则负重量过大会导致业余组的青少年透支体力,影响正常训练效果。
方法是将拉力的两端分别系在两名运动员A1,A2的腰上,A1呈自由泳打腿姿势,A2身体呈静止流线型平躺在水面上。
发令后,由A1拖带着A2前进。
强度是50米为一组,每人做八组。
循序渐进逐步增加次数及组数。
实验组采用多样化训练方法:扶壁脚背撑起,腿部牵引练习,相背牵引游进练习,相向牵引负重练习。
对照组采用一般训练方法:绕池徒步跑10圈,绕池蛙跳5圈, 50米自由泳拿板打自由泳腿并带脚蹼做八组。
50米徒手潜水打自由泳腿做八组。
实验周期为30天。
2.1.2实验成果第一阶段实验结束后可以看出实验组运动员中有7名成绩都有了提高,而对照组的成员成绩基本没有太大变化,说明陆上训练与水下训练这种多样化的训练方法有一定得成效。
但是还是有3名实验组运动员成绩没有涨幅,原因可能有这样几点:业余组的学生训练时间有训练强度很难保证;运动员对第一次测试不够重视,没有发挥原有的水平;25米对于自由泳打腿来说,成绩对比很小,很难清晰的显示出实验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实验方法本身可能存在一定得缺陷,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表2与表3)表2 第一阶段训练后实验组25米自由泳腿成绩前后对比实验前成绩实验后成绩涨幅S1:18.07 S1 :17.77 ﹢0.3S2:21.05 S2 :20.36 ﹢0.69S3:21.23 S3 :21.05 ﹢0.18S4:21.51 S4 :21.21 ﹢0.30S5:22.07 S5 :21.47 ﹢0.60S6:22.49 S6 :21.88 ﹢0.61S7:22.65 S7 :21.28 ﹢O.70S8:22.86 S8 :22.95 -0.09S9:23.17 S9 :25.39 -2.18S10:29.24 S10 :29.64 -0.40表3 第一阶段训练后对照组25米自由泳腿成绩前后对比实验前成绩实验后成绩涨幅D1:17秒59 D1 :17秒98 -0.39D2:19秒82 D2 :19秒86 -0.04D3:19秒88 D3 :19秒49 +0.39D4:20秒53 D4 :20秒63 -0.10D5:21秒05 D5 :23秒64 -2.59D6:21秒32 D6 :21秒10 +0.20D7:21秒49 D7 :21秒43 +0.06D8:22秒02 D8 :21秒49 +0.53D9:22秒65 D9 :22秒65 ±0.00D10:23秒17 D10 :23秒34 -0.172.2第二阶段的训练方法与成果2.2.1训练方法第二阶段实验组调整多样化训练方法,水下训练方法和路上训练方法各加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