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语言本来就是交流工具,而口语交流是最重要、最普遍的交流方式。
因此汉语口语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却影响到了他们与主体民族—汉族的交往。
因此,为了增进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成为新疆经济建设的主力军,熟练掌握汉语势在必行。
大量准确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促进听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忽视汉语口语的现象普遍存在。
一方面,很多教师不把口语作为教学重点;另一方面,学生也不愿大声练口语(尤其是汉语基础差的学生)。
因而,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口语的表达能力。
少数民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不高的原因分析
一、良好的环境
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学习语言的最佳基础,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却影响到了他们与主体民族—汉族的交往。
因为它们生长在几乎不说汉语的家庭之中,在他幼小的生活中汉语环境几乎为零,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学习汉语前提。
二、客观原因
1、由于少数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相对固定,在以往的生活中与汉族交往相对少,与外界的交往更加少,久而久之,在他们的生活和交际中往往使用本民族语言。
所以学习汉语的机会也就少了。
学习汉语的观念相对低。
2、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相对单一,主要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生活几乎自给自足,对外面的经济交往很少。
因此,为了增进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让少数民族熟练掌握汉语势在必行,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大量准确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促进听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忽视汉语口语的现象普遍存在。
一方面,很多教师不把口语作为教学重点;另一方面,学生也不愿大声练口语(尤其是汉语基础差的学生)。
因而,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口语的表达能力。
三、人为因素
1 、部分少数民族认为学习汉语不重要,甚至有的人认为没有必要学习而反对学习汉语;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也存在淡薄意识,没有认识到学习汉语的重要性。
2、在平时的同学之间交流中,少数民族学生很少用汉语说话。
所以习惯的养成是学好汉语的保障。
3、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相当一部分教师们的教学模式采用满堂灌“机械化”,并认为学生们只要把笔记做好、多做些题就有可能考出好成绩。
但“小班化”教学难以进行,为了讲求课堂效率,很难做到让每位学生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都缺乏应有的锻炼。
多数口语表达能力不高的学都是在思维到语言的转换阶段和表达阶段出现了阻碍,一些零碎的片断在学生的大脑中难快速准确的变成流利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很难给与学生自由的法杖空间。
4、教师的教学方法欠佳
目前的口语课堂教学基本上教师主宰一切权利,学生从课本或录音机中吸收语言,并在教师指导下重复这些语言或进行操练,教学活动以教师讲授语法规则、分析课文为中心,18.2%的教师仍用大量的时间讲解语法。
学生仅充当教学过程的客体,相互交流很少。
这一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上几乎没有锻炼语言交际能力的机会,压抑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
性和主动性,学生没有成为学习的主题地位,处于很被动的地方按照老师的条条框框去模仿。
3、心理问题
一部分学生存在的性格缺陷,如过于内向、羞怯等,也阻,不善于说话。
四、对于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和途径,以求具有以下几点建议。
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口语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1、掌握汉语语音语调的方法
学好汉语,学习正确的语音、语调至关重要。
它就像一个门面,装点着每个汉语学习者的语言形象。
语音还和单词的拼写、词义的理解、思想的表达、甚至语法都有紧密的关系。
一个人语音、语调不好,语气、语速不恰当不仅自己讲的话别人听不懂,别人讲的话自己往往也听不懂。
许多人更因为学习汉语初期没有很好地过语音关,结果越学越不敢开口,最后成了“哑巴汉语”。
(1)个人单练
个人单独练习汉语语音、语调可采取模仿操练。
选定一种有声资料进行模仿,形式不定,可用录音机和随身听,也可利现代信息技术、语言复读机、MP3进行反复练习,如跟读、重复、录音、正音等。
基础阶段可对着镜子练,注意口形、开口幅度和舌位,宁可夸张一点,不可随便马虎。
(2)双人对练创造良好的环境
找一个同伴进行汉语语音、语调对练,可跟读,也可诵读。
这样就有了听众,营造了一个小语言环境,可以马上得到反馈信息,及时矫正自己的语音、语调,同时也增加了练习的乐趣。
并创设情境对话训练语言的实用和有效性
(3)群体练习
学习汉语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完成交际任务。
口语表达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群体练习是练习语音、语调的高级形式,有助于消除在众人面前羞于开口或难以开口的紧张心理,实现正常发挥。
在这种练习中,可以采用竞赛、小组活动、对话、角色小品等形式。
(4)时时处处学习
平时看电视,听新闻用汉语,体现语言的普遍特点,全面提汉语口头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