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导管参数————————————————————————————————作者: ————————————————————————————————日期:ﻩ漂浮导管测得值的正常范围右房压(相当于CVP):2-6mmHg,反映右室前负荷肺动脉压(PAP):20-30/8-12 mmHg肺动脉契压(PAWP):4-12 mmHg,反映左心前负荷,是指导输液的重要指标心排量(CO):4-8L/分ﻫ心脏指数(CI):2.5-4L/分外周血管阻力(SVR):900-1200;肺血管阻力(PVR):120-200心脏彩超诊断报告单的正常值ﻫ(mm) (m/s) ﻫ右室前壁3-5 四腔心左房内径40×50 二尖瓣收缩期ﻫ右室内径〈20 四腔心右房内径40×50 ﻫ室间隔〈11E/A(ms) >1 三尖瓣收缩期左室内径50/55EDT (ms)160-240 RVSP〈30左室后壁〈11 主动脉瓣收缩期〈2.0右室流出道19-22(短轴)舒张期ﻫ主动脉内径〈35 肺动脉内径〈23肺动脉瓣收缩期0.7-1.1 ﻫ左房内径〈37LVEF 50-70% 舒张期正常参考值M型男女左心房内径(LA)25-35mm左心室内径(LV) 40-55mm 38-50mm ﻫ右室内径(R V)22-30mm ﻫ室间隔厚度(IVS)8-12mm左室后壁厚度(LVPW) 8-12mm右室壁前壁厚度(RVAW) 4-5mm主动脉根部内径(AO) 24-32mm24-32mmﻫ肺动脉内径(MPA) 17-23mmﻫ心功能指标射血分数(EF)50%-70%左室短轴缩短率(FS)27-35%舒张末期左室容积(EDV)97-149 ml ﻫ收缩末期左室容积(ESV) 42-62 ml舒张末期左室容积指数(EDVI)64-76 ml/m260-73ml/m2收缩末期左室容积指数(ESVI)19-27ml/m217-25 ml/m2每搏输出量(SV)50-80ml每搏指数(SI) 30-50 ml/m2心输出量(CO) 3.5-7L/min心脏排血指数(CI)2.4-4.0L/min/ m2自动获取/输入参数:C.OﻩCARDIAC OUTPUTﻩ心输出量HRﻩHEART RATEﻩﻩﻩ心率ABPSARTERY BLOOD PRESSURE(SYSTOLIC) 动脉压(收缩压)ABP D ARTERY BLLOD PRESSURE(DIASTOLIC) 动脉压(舒张压)ABP MﻩARTERYBLLOD PRESSURE(MEAN) 动脉压(平均压)PAP S PULMONARY ARTERYPRESSURE(SYSTOLIC 肺动脉压(收缩压)PAPDﻩ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DIASTOLIC)肺动脉压(舒张压)PAP Sﻩ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MEAN) 肺动脉压(平均压)PAWP PULMONARYARTERY WEDGE PRESSURE 肺楔压CVP M CENTRALVENOUS PRESSURE(MEAN) 中心静脉压(平均压)HEIGHTﻩﻩ身高WEIGHT ﻩﻩ体重ﻩ输出参数:SVﻩSTROKE VOLUME 每搏量SVRﻩSYSTEMICV ASCULAR RESISTANCE外周阻力PVRPULMONARY V ASCULAR RESISTANCE肺周阻力LCW LEFT CARDIACWORKﻩ左心做功LVSW LEFT VENTRICULARSTROKE WORK左室每搏做功RCW RIGHT CARDIAC WORK ﻩ右心做功RVSW RIGHTVENTRICULARSTROKE WORK 右室每搏做功BSA(B)ﻩBODYSURFACE AREA 体表面积C.I CARDIAC OUTPUT INDEX 心脏指数SI STROKEVOLUME ﻩ每搏量SVRIﻩSYSTEMIC VASCULARRESISTANCEﻩ外周阻力指数PVRIﻩPULMONARY V ASCULAR RESISTANCEﻩ肺周阻力指数LCWI LEFT CARDIACWORK INDEX ﻩ左心做功指数LVSWILEFT VENTRICULAR STROKE WORKINDEXﻩ左室每搏做功指数Svo2读数生理改变临床原因高89~95% 氧耗↓体温过低麻醉诱导性肌麻痹败血症氧释放↑高氧血症导管嵌顿左向右分流正常60~80% 氧供=氧需灌注适当低〈60% 氧耗↑寒战疼痛癫痫发作活动/运动焦虑氧释放↓低灌注(心输出量)贫血低氧血症血液动力学监测ﻫ定义:依据物理学的定律,结合生理和病理生理学概念,对循环系统中血液运动的规律性进行定量的、动态的连学、连续地测量和分析意义:了解病情发展、指导临床治疗Swan-Ganz导管监测的目的早期发现病人的血液动力学改变ﻫ鉴别某些心衰、休克病人的病因指导严重血液动力学障碍病人的治疗,判断疗效ﻫ监测血氧饱和度进行科研观察ﻫ血液动力学监测的指征ﻫ复杂的心肌梗塞ﻫ休克ﻫ呼吸衰竭ﻫ心力衰竭高危病人术中或术后的监测和处理Swan-Ganz导管可测得的参数右房压(RAP):正常右房平均压力2-6mmHg超过10mmHg升高,深吸气时可降至-7 mmHg,深呼气时可升至+8 mmHg影响因素:血容量、静脉血管张力、右室功能、限制性心包心肌疾病心房压力异常A波增高(任何心室充盈增加)1三尖瓣狭窄2右心室衰竭3肺动脉瓣狭窄或肺动脉高压所致心室顺应性降低心房压力异常ﻫ心房压力异常Swan-Ganz导管可测得的参数右室压(RVP)收缩压:20-30mmHg、舒张压:0-5mmHg、舒张末压:2-6mmHg异常:收缩压>30mmHg舒张末压>10mmHgﻫ肺动脉压(PAP)收缩压:20~30mmHg、舒张末压:8~12mmHg、平均压:10~20mmHg异常:收缩压>30mmHg 舒张压>20mmHgﻫ肺动脉嵌顿压(PAWP):反应左房产生的后向性压力,在没有二尖瓣病变及肺血管病变的情况下:平均PAWP=平均肺静脉压=左房压=LVEDP,可用PAWP来估测LVEDP预测左心功能ﻫ正常值:平均压6~12mmHgﻫPAEDP与PAWP:ﻫ无肺疾患、心功不全时PAEDP=PCWP=LVEDPﻫ心功能不全时LVEDP>PAEDP 有相关性PAWPﻫ>12mmHg为异常,>18mmHg不宜扩容,>25-30mmHg发生肺淤血或肺水肿RAP与LVEDP相关性不好Swan-Ganz导管可测得的压力图形心排血量(CO):ﻫ原理是通过漂浮导管在右心房上部一定的时间注入一定量的冷水,该冷水与心内的血液混合,使温度下降,温度下降的血流到肺动脉处,通过该处热敏电阻监测血温变化。
其后低温血液被清除,血温逐渐恢复。
肺动脉处的热敏电阻所感应的温度变化,记录温度稀释曲线。
通过公式计算出CO。
成人通常在近端孔向右房上部5秒内快速注入0-5度的5%GS或0.9%NS10ml,可每隔1分钟重复注射1次。
连续3次,取平均值。
ﻫ正常值:6.0±2.0L/minﻫ根据漂浮导管测得参数及患者身高、体重、心率、动脉压可计算下列参数ﻫSVR、PVR、PCW、RCW、SV、LSVW、RSVW、CI、、SVRI、PVRI、LCWI、RCWI、SVI、LSVWI、RSVWI。
其它监测监测动脉压力变化心率皮肤色泽ﻫ尿量心脏前负荷包括右房压、PCWP、心室舒张末容积RAP对右心容量的调整起了指导作用PCWP反映左心前负荷受影响因素较多,不同病情或病情的不同阶段要求不同根据前负荷与每搏量之间的关系大致判断前负荷的最佳值ﻫ循环容量的不同分布及体液在不同体腔间的移动均会影响心脏负荷(感染、ARDS)心脏后负荷体循环阻力:受循环压力和心输出量影响,综合判断肺循环阻力ﻫ血流动力学分型低血压状态处理步骤及治疗选择ﻫ右室心肌梗死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及治疗ﻫ参数变化: RA平均压>10mmHg,RA/PAWP>0.65右心房压力曲线呈“W”或“M”型ﻫ右心室压力曲线呈“平方根号”改变ﻫ如合并左室梗死,PAW P亦可增加治疗:ﻫPAWP<15mmHg-----扩容PAWP>18mmHg-----正性肌力药物、血管扩张剂右心衰竭血流动力学ﻫ心衰合并血容量不足血流动力学指导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漂浮导管所需仪器设备仪器:具有有创压力监测功能和心排血量测定功能的监测仪。
导管:Swan-Ganz7F30cm侧孔:当导管尖端位于肺动脉时,此孔结构:端孔:用于测量肺动脉压或PAWP ﻫ恰位ﻫ于右心房。
该腔用于注入冷指示剂以ﻫ测CO。
若连接压力换能器可测右房压。
气囊:7F充气1.5ml。
5F充气0.8ml热敏电阻:位于尖端孔后2-3cm处。
ﻫ5腔者有另一30cm侧孔ﻫ光学纤维热稀释肺导管:可持续监测Svo2。
ﻫ导管袖套ﻫ漂浮导管准备ﻫ气囊检查。
ﻫ使用肝素盐水或NS充满导管。
使心导管远端与持续冲洗器、换能器相联通。
测压装置ﻫ加压输液袋:使压力袋压力达300mmhgﻫ袋装0.9%NS500ml内加入肝素0.4-0.6ml。
ﻫ冲洗管换能器ﻫ换能器盖ﻫ压力延长管ﻫ三通开关若干ﻫ测压准备ﻫ连接好后启动快速冲洗器,以彻底清洗管道驱除换能器帽内所有气体,可转动换能器或轻叩换能器帽。
零位校准心排血量测定物品注射液温度探头热敏电阻连线冰盒注射用冷溶液0.9%NS或5%GSﻫ注射器18号穿刺针穿刺物品ﻫ8F钢丝、扩张管、鞘管ﻫ尖刀、弯止血钳缝针、缝线、持针器若作切开法。
尚需眼科剪,镊子等,静切器械其它物品ﻫ消毒敷料:治疗巾、中单、大单、纱布、手术衣、手套。
其它器械:巾钳、弯盘、小碗、大托盘、剪刀。
ﻫ生理盐水、局麻药、肝素、抢救药品。
ﻫ最好有X线透视设备,除颤器。
操作方法局部消毒、铺巾、局麻ﻫ切开法:一般取肘部静脉,大隐静脉,方法同一般ﻫ静脉切开法,因操作复杂,切口大,易感染,要结扎一根静脉,故目前已少用。
穿刺法:方法简便,几乎无切口,可送部位多,不损坏血管。
操作方法ﻫ颈内静脉优点:成功率高,走行直,导管易于沿自然弯曲进入右室、肺动脉。
易于长期保留。
ﻫ缺点:病人需完全平卧,头低位,心衰病人难以承受。
并发症:气栓、静脉炎、气胸、误穿颈动脉操作方法锁骨下静脉:优点:走行易于沿自然弯曲进入右室、肺动脉。
易于长期保留。
缺点:成功率稍低,穿刺技术要求高,病人需完全平卧。
ﻫ并发症:较多,有血肿,气栓、静脉炎、气胸、误穿锁骨下动脉等。
操作方法股静脉:优点:成功率高,技术要求不高,病人可取头高位ﻫ缺点:进入右室、肺动脉较困难。
并发症:很少,误穿股动脉,血肿。
操作方法穿刺成功后沿穿刺针送入钢丝,拔出穿刺针,在穿刺点用尖刀开一小口,用弯钳扩张皮下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