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辅助设计PPT

计算机辅助设计PPT


2. 选项的意义:
⑵ 对象:该选项把已存在的2D或3D拟合样条曲线多段线转换为等价样条曲线。
返回
§5.10 绘制圆环
1. 2.
圆环可看作由一组带宽度的弧段组成的多段线,其主要参数有圆 心、内直径和外直径。如内直径为0,则为填充圆;如内直径等于 外直径,则为普通圆。 绘制圆环可用命令字:DONUT,或菜单发出。 然后指定圆环的内 径和外径,再指定圆环 的中心点即可。若接着 指定第二个圆环中心 点 ,又可绘出第二个 相同内外径的圆环。
2. 绘制椭圆:
缺省方法是指定一 个轴的两个端点和另 一个轴的半轴长度来 画椭圆。 也可先指定椭圆圆心,然后指定一个轴的端点和另一个轴的半 轴长度。 第二个轴的长度,也可以通过输入长轴和短轴比值的方法来指定 (1/cosα)(R选项),旋转角度应介于0和89.4之间,如旋转角度为0,则绘制 一个圆,如旋转角度超过89.4,将无法绘制椭圆。
⑵ 退出(X):记录已生成的线段并返回命令状态。也可用空格或回车退出。 ⑶ 结束(Q):不保存已生成的线段并返回命令状态。按【Esc】键相同。 ⑷ 记录(R):退出命令,并在图形文件中存储已经生成的线段。 ⑸ 删除(E):删除所有未记录的线段。 ⑹ 连接(C):将光标所指位置用一条线与上次落笔生成的草绘线段链最近 的端点连接起来。
返回
§5.2 绘制辅助线
1. 2. 3. 1. 2.
AutoCAD提供两种类型的辅助线,即构造线和射线。 辅助线和其他对象具有完全相同的特性,可以像操作其他对象一样 来操作辅助线。 为了便于管理,最好将辅助线绘制在单独的图层上。 射线为一端固定,另一端无限延伸的直线。 绘制射线可用命令:RAY命令,或通过菜单“绘图”→“射线”。 然后指定起点,指定射线穿过点;还可继续指定第二条射线的通过 点,画第二条射线,…。
§5.8 绘制多线
⑶ “修改”:显示“修改多线 样式”对话框,从中可 以修改选定的多线样式 。 ⑷ “加载”:显示“加载多 线样式”对话框,从中 可以从指定的 MLN 文件 加载多线样式。 ⑸ “保存”:将多线样式保 存或复制到多线库 (MLN) 文件。
返回
§5.9 绘制样条曲线
1.
样条曲线是通过拟合数据点(顶点)绘制的光滑曲线,可以是2D或3D图形。 绘制命令的调用:命令SPLINE;或菜单;或工具栏。 命令发出后,系统给出下面的提示: ⑴ 指定第一个点:样 条曲线至少包括3 个点。选该选项并 输入二点后可进一 步选择其它选项。 若按回车,提示确定始末点的切矢,然后结束该命令; 若输入C,可使样条曲线起点和结束点重合且共享相同的顶点和切矢; 若输入F,可控制样条曲线对数据点接近程度,数据越小,样条曲线就越接 近数据点,如为0,表明样条曲线精确通过数据点。拟合公差大小对当前图 形单元有效。
一、射线
§5.2 绘制辅助线
二、构造线
1. 2.
3.
构造线为两端无限延伸的直线。 绘制构造线可使用XLINE命令,或通过菜单“绘图”→“构造线” 菜单项,或工具栏的“绘图”工具。 命令发出后,会出现如下提示:
缺省为指定构造线上一点,然后再指定另一点;
角度表示画一定角度或和某直线成一定角度的构造线,可指定一点作 为构造线的通过点;
§5.1 绘制点
三、画定数等分点:用点将选定对象按设定的等分数等分。
⑴ 通过定数等分放置点命令:DIVIDE; ⑵ 通过 “绘图”→“点”→“定数等分” 菜单。 使用该命令时应注意输入的是等分数,不是放置点的个数。 四、画定距等分点:用点将选定对象按设定的距离等分。 命令为: MEASURE;也可通过菜单发出命令。 该命令可在选定的对象上,按指定间隔放置点或插入块。 使用等分命令时应注意: ⑴ 放置点的起始位置从离对象选取点较近的端点开始。 ⑵ 如果对象总长不能被所选长度整除(定距等分),则最后放置点到对 象端点的距离将不等于所选长度。 ⑶ 闭合的多段线要从它们的初始顶点(绘制的第一个点)处开始测量。 ⑷ 圆一般从圆心右侧的圆周点开始测量。 ⑸ 若不输入距离值,而输入“B”,则表示在等分点处插入块。 练习:绘制五角星。(提示:先画圆,然后五等分,将五个等分点间隔相 连即可。)
§5.3 绘制多段线
二、命令各选项的意义
大部分的选项意义与以前所学类似,要注意的是: 1. 圆弧:用于从直线切换到圆弧段,并显示提示:
其中:⑴ 角度(A):提示用户给定夹角(顺时针为负);⑵ 方向(D):提示用 户确定或重定切线方向。
2. 长度(L):用于设定新多段线
的长度,如果前一段是直线, 延长方向与该线相同,如前 一段是弧,延长方向为端点 处弧的切线方向。 练习:用Pline命令绘制右图。
3. 键入“P”或单击鼠标左键可切换提笔或落笔。
4. 落笔后,如果光标移动长度超过所设增量, AutoCAD就生成一条新
线段。因此,如果记录长度小一些,则用户可绘制任意图形;如果 希望减少线段数目,则可把记录值设得大一些。
§5.11 徒手绘图
5. 各选项的意义:
⑴ 画笔(P):用于在落笔或提笔之间切换。
返回
§5.1 绘制点
点是组成图形的最基本的实体对象之一。 一、画点:可通过三种方式生成一个点 输入 POINT 命令; 通过菜单栏“绘图” → “点” → “单点”或“多 点”; 用工具按钮。 点的位置可通过键盘输入一个坐标,也可在屏幕上选取。
二、点的样式和大小
缺省情况下,点对象仅被显示成 一个小圆点(可能在显示器上看不 到)。可用如下命令打开“点样式” 对话框,设定点的样式和大小 : ⑴ DDPTYPE命令; ⑵ “格式” →“点样式”菜单;
返回
§5.5 绘制矩形
1.
绘制矩形的方法有: ⑴ 利用rectang命令; ⑵ 通过菜单“绘图”→“矩形”; ⑶ 单击工具栏上的“矩形”工具。
2. 在绘制矩形时可设置边线宽度、厚度、圆角矩形或倒角
矩形等。
返回
§5.6 绘制圆弧
圆弧的控制要比圆困难一些。除了圆心和半径之外,还需要起始角 和终止角才能完全定义。此外,圆弧还有顺时针和逆时针特性。
3. 圆环的填充效果依赖于FILL命令的设置,当该值设为“ ON” 时,
圆环被填充,否则为空心圆环。(有宽度的多段线也一样。)
返回
§5.11 徒手绘图
1. SKETCH命令可当作徒手画图工具或当作跟踪图形的数字化工具,发出
该命令后,移动光标就会形成连续的直线段或多段线,光标移到哪里, 图形就画到哪儿。 2. 系统变量SKPOLY用于控制SKETCH命令所生成的对象类型,当SKPOLY 为0时生成直线(缺省),为1时生成多段线。
返回
§5.8 绘制多线
多线由若干称为元素的平行线组成,最多可包含16 条平行线, 缺省时为两条。
一、绘制多线
1. 在命令行发出命令: MLINE ;或利用绘图工具;或使用菜单“绘 图”→“多线”可发出绘制多线命令。
2. 绘制多线命令选项: ⑴ 对正(J):该选项用于控制绘制多线时采用何种偏移。它包括三种 选择,即上偏移、下偏移和无偏移(多线相对于指定点的位置)。 ⑵ 比例(S):控制多线的全局宽度。AutoCAD用此比例系数乘以偏 移得到新偏移。 ⑶样式(ST):用于指定多线的样式。
返回
§5.4 绘制正多边形
1. 2.
在AutoCAD中,可绘制具有3到1024条等长边的正多边形。 绘制正多边形的方法有: ⑴ 利用PLOYGON命令; ⑵ 通过菜单“绘图”→“正多边形”; ⑶ 单击工具栏上的“多边形”工具。
3. 正多边形的画法主要有三种,所有这三种绘制方法均要求首先输
入多边形的边数,然后选择按“边”或按“中心”来绘制。如果 指定按边绘制,则要求拾取边的起始点和终点即可。如选择按中 心绘制多边形,则又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内接于圆方式,一种是 外切于圆方式。
二平分线表示画平分指定角度的构造线; 偏移表示根据输入的偏移距离和偏移方向,创建一条平行于指定基线 的构造线。
返回
§5.3 绘制多段线
多段线由相连的多段直线和弧线对象所组成,它被作为单一 对象使用。它具有可直可曲、可宽可窄、编辑容易等优点。
一、绘制命令
1. 2. 3.
命令PLINE; 菜单“绘图”→“多段线”; 工具栏按钮。 命令执行后,输入起点坐标,会出现如下的提示:
3. 在大多数方法中,当提供了足够的信息之后,将在屏幕上拖动圆弧。
4. 当指定角度来完成圆弧时,如果给定正的夹角,将按逆时针绘制圆
弧;负夹角按顺时针绘制圆弧。当指定弦长来完成圆弧时,正的弦 长绘制小弧(小于180°),负的弦长绘制大弧(大于180°)。
5. 如果用户选择半径选项,总是逆时针绘制圆弧。
么在屏幕上将看不到徒手画出的线段。 7. 如果徒手画线时希望使用捕捉或正交模式,必须用键盘切换(按【F8】 打开或关闭正交,按【F9】打开或关闭捕捉)到所需模式,而不能用 状态栏切换。如果捕捉设置大于记录增量,捕捉设置将代替记录增量; 反之,记录增量将代替捕捉设置。
返回
6. 如果是点划线,而且把徒手线段设置得比虚线或虚线间距还短,那
一、调用命令
输入命令:“ARC”; 通过工具按钮; 弧” 。 输入命令后出现提示: 使用菜单“绘图”→“圆
二、注意点:
1.
拾取一起始点,将以“起点”开始的方法方法构造圆弧,它包括三点方法; 起点、圆心、角度或弦长法;起点、端点、角度或方向或半径法。
§5.6 绘制圆弧
2.
输入 C 或 CE ,将 采用中心点的方 法构造圆弧。
练习:绘制下图。
返回
计算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助设计
—AutoCAD2007应用基础
第五章 绘制二维图形
结束
第五章 绘制二维图形
第一节 绘制点 第三节 绘制多段线 第五节 绘制矩形 第七节 绘制椭圆和椭圆弧 第九节 绘制样条曲线 第十一节 徒手绘图 绘图练习 第二节 绘制辅助线 第四节 绘制正多边形 第六节 绘制圆弧 第八节 绘制多线 第十节 绘制圆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