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诗海拾贝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诗海拾贝
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 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 情感。
诗歌阅读欣赏的方法
• 朗读,古语说得好:“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通过朗读走进诗歌。 • 想象 ,展开想像,在头脑中勾勒 一幅具体的画面,理解诗义。 • 体会,感悟诗人的感情。
交流提 示 • 1.朗读诗经、唐诗,理解题目意 思。 • 2.联系诗句,结合注释理解诗句 意思。 • 3.抓住诗中重点词句体会感情。 • 4.有感情地朗读与背诵诗词。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这首词描写的是人们熟悉的月、鸟、蝉、 蛙、星、雨、店、桥,然而诗人把这些形 象巧妙地组织起来,却让我们感受到一种 恬静的美。
• 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正在栖息的鸟鹊,它们 离开枝头飞走了。 在清风吹拂的深夜,蝉 儿叫个不停。 • 稻花香里,一片蛙声,好像是在诉说好年 成。 • 不一会,乌云遮住了月亮。只有远方的天 边还有七八颗星星在闪烁,山前竟然落下 几点雨。 • 行人着慌了:那土地庙树丛旁边过去明明 有个茅店可以避雨,现在怎么不见了?他 急急从小桥过溪,拐了个弯,茅店就出现
现代诗: ①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 叙事诗和抒情诗。 ②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 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诗歌分类
按内容分: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山水 田园诗、关于秋天的诗、关于春天的诗…… 按题材分: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 诗…… 按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 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 按国家和作者分:外国诗、中国诗 按创作方法分:诗歌、民歌或童谣 按时间分:古代诗、近代诗、现代诗、当代 诗
春夜喜雨(唐)杜甫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拓展
这首诗作于宝应元年(762)春 天,杜甫这时居住在成都草堂。从上年 的冬天到这年的二月间,成都一带有旱 灾,所以当春雨来临之际,杜甫欣喜非 常,他以久旱逢甘霖的喜悦心情来描写 这场春夜细雨。 诗从听觉写至视觉、乃至心理感 觉,从当夜写到清晨,结构严谨,描写 细腻,情调明快。
第三课时
活动目标:
1.了解古诗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歌,大体把握诗歌 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情感。
交流提示
• 1.朗读宋词、元曲,理解题目意 思。 • 2.联系诗句,结合注释理解诗句 意思。 • 3.抓住诗中重点词句体会感情。 • 4.有感情地朗读与背诵诗词。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天净沙●秋(元
) 白朴
•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 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
拓展
太阳渐渐西沉,天边的晚霞也逐渐 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色彩, 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是那么的孤寂, 那么的落寞,拖出长长的影子。忽然, 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 顺着它远远望去,远山青翠、溪水清 澈;再往近处看,霜白的小草、火红的 枫叶、金黄的菊花,在风中一齐摇曳 着,颜色几尽妖冶,正是一派浓浓的秋 景啊!
第五课时 活动目标:
1.增长一些文学常识,积累优美的 语言材料。 2.学习给诗歌分类,掌握一些学习诗 歌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诵自己喜欢的诗歌。
诗歌六义:风、雅、颂、比、兴、赋.
诗、词、曲,是古代的三种形式。 诗盛行于唐代。 词盛行于宋代。 曲盛行于元朝。
古代诗歌到近代诗歌的演变
古代诗歌: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 和近体诗两类。。 ①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 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 →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 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 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 诗。
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 活动形式 预期的成果
交流计划,取长补短。
1.分组交流各自的活动计划,要求: (1)汇报各项计划中的活动,随时回答同学的提问; (2)认真倾听别的组的活动计划,及时记录与自己 组的计划不一样的内容,需要的话可以向汇报的 小组提出疑问。 2.分组修改各自的活动计划。 (1)分析其他组提出的活动建议是否有价值,是否 可行。 (2)修改小组活动计划。
西江月:词牌名(相当于一首歌的调, 它与这首词的内容没有关系,这首词的 题目是夜行黄沙道中。如我们学过的 《忆江南》) 天净沙:曲牌名(它也是相当于一首歌 的调,如1=G,它不是这首曲的题目,它 与这首曲的内容没有关系,这首曲的题 目是秋。)
第四课时
活动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感受诗 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2.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不同,了解 现代诗的特点。
“我最喜爱的诗歌”推荐表
诗歌(长的诗可只填 诗题目和作者
推荐理由
我来给诗歌分类
类 别
诗歌的题目
作
者
班级诗歌朗诵会安排表
主题 时间 形式
主持人 黑板美化 串联词撰写 评委安排 场地清扫 资料保存 活动报道
“冬之韵”诗歌朗诵会地点 年一班以小组为单位,4人一小组,共12组
浏览教材 交流感受
1.自由浏览整组教材,感兴趣的地方可以读得 仔细一些。 2.交流浏览教材后的感受。 (1)浏览了教材,你知道了一些什么? (2)你产生了哪些困惑或疑问? (3)你认为这次综合学习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诗海拾贝
• 搜集诗歌
• (按朝代古代 --近代--现代-- 外国)
• 整理资料--给诗歌分类
太阳的话
艾青以拟人的手法,赋予太阳人的 语言与思想。艾青的太阳诗很多,有 《太阳》《黎明》《向太阳》《给太阳》 《太阳的话》。
白
桦
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 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 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 霜,绽花穗,婷婷玉立,丰姿绰约,表 现也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既 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 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 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 热爱之情。
• 按诗人分--按内容分--按形式分-- ……
• 欣赏诗歌--选最喜欢一首诗
• 学习诗-- 了解大意 -- 推荐(读)-- 说喜 欢理由
自由组合,制定计划
分组制定本次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计划。 (1)组内充分讨论:想开展哪些活动? 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2)组内达成共识,填写活动计划表。
“诗海拾贝”活动计划 组长:—————— 小组成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与现代诗的不同
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 平仄、用韵; 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 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 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 干小节。
诗歌的特点: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诗经--采薇(节选)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从前
语气助词 形容树枝柔弱,随 风摇摆的样子。
•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语气助词 雪花飞舞的样子。
诗经--采薇(节选)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
•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拓展
• • • • • • • • • • • •
综合性学习:
轻叩诗歌的大门
诗海拾贝
与诗同行
诗海拾贝
活动目标: 1.学会搜集、整理、欣赏诗歌。 2.感受古诗和新诗的区别,认 识一些诗人,增长一些文学常识, 积累优美的语言材料。 3.学习给诗歌分类,掌握一些 学习诗歌的方法。
第一课时
• 活动目标: 浏览《诗海拾贝》的阅 读材料,讨论和制定计划, 开展研究。
诗经· 采薇 原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岁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薇菜采了又采,薇菜冒出了芽尖。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又到了 残年。有家等于没有家,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没有时间安居休 息,都是为了和玁狁打仗。 薇菜采了又采,薇菜多么鲜嫩。说回家呀道回家,心中是多么 忧闷。忧闷的心好像烈火在燃烧,饥渴交加实在难忍。驻防的地方 还不安定,没有人可委托去打听家里的消息。 薇菜采了又采,薇菜已经又老又硬。说回家呀道回家,又到了 十月小阳春。征役没有休止, 哪能有片刻安身。心中是那么痛 苦,到如今不能回家。 那盛开着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那驶过的是什么人的车?当 然是将帅们的从乘。兵车已经驾起,四匹雄马又高又大。哪里敢安 然住下?一个月就多次打仗。 驾起四匹雄马,四匹马高大而又强壮。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兵 们也靠它隐蔽遮挡。四匹马训练得已经娴熟,还有象骨装饰的弓和 鲨鱼皮箭囊。怎么能不每天戒备呢?玁狁之难很紧急啊。 想起我离家的时候,杨柳依依随风飘飞。如今我在归乡的途 中,纷纷扬扬的雪花漫天。路途泥泞步履艰难,饥渴交加满身疲惫。 我的心是多么凄凉悲伤,满心的伤痛又有谁能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