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以色列的节水农业
②地势特征:
东南高西北低
里
哈萨克丘陵
海
沿
岸
平
原
天山
卡拉库
姆沙漠
帕米尔高原
中亚:干旱的环境特征 成因分析
①地理位置:
温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带
②地形:
东、南面高原和山地 阻挡海洋水汽深入内 陆。
降水稀少、 气候干旱
大 陆 性
中亚为什 么多内流
气 候
河、内流
湖?
因为中亚地区大部分为干旱、半干旱气候,河流
材料3: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起,每年都要发生几十次的“白风暴”(因沙尘中 含有大量盐尘)使咸海附近的环境“白色荒漠化”,导致了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 (1)分析咸海面积缩小、水量急剧减少的自然和人为原因。(4分)
答:自然原因: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全球变暖,蒸发 加剧;人为原因:大量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
材料3: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起,每年都要发生几十次的“白风暴”(因沙尘中 含有大量盐尘)使咸海附近的环境“白色荒漠化”,导致了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咸海面积萎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4分)
答:地理环境具有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咸 海的面积缩小,使周围气候更加干旱、沙尘增加, 土壤退化、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农业、渔 业生产环境恶化。
内流湖的水文特征及变迁
学习目标: 以咸海为例,掌握内流湖面积缩小的原因、
影响和应对措施。
学习重点:内流湖变迁的原因和措施
学习难点:内流湖变迁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1、基础概念回顾
河流分为(1)外流河:指河水能流入海 洋的河流。
(2)内流河:又称内陆河,指河水不能流入 海洋,而是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荒漠中的 河流。
湖泊分为(1)外流湖:指湖水与外流河 相通,最终汇入海洋的湖泊。
(2)内流湖:指湖水不外泄入海的湖泊。
(二)湖泊咸水湖
淡水湖
内湖流水湖 输出方式外流湖 蒸发
外流河流出
B 下列湖泊中盐度最大的是( )
2、中亚湖泊的水文特征
咸
里
海
海
阿尔泰山
伊犁河
天山
帕米尔 高原
中亚河流和湖泊有怎样的水文特征?
探究主题:内流湖的文特征和变迁
(2013高考题安徽卷) 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1:位于哈萨克与乌兹别克交界的咸海曾为世界第4大湖,面积6.7万平方公 里,相当于半个英格兰大,但过去50年来水量已减少90%。2010年4月5日联合 国秘书长潘基文巡视过咸海后,形容是“最震撼的环境灾难之一”,呼吁中亚各 国领导人合作解决问题。 材料2:卫星图像显示咸海面积不断萎缩。
咸海的渔业资源
由于盐分合适、水质良好,昔日咸海的渔业资源 十分丰富,湖中盛产鲤鱼、咸海鲷、暗斑梭鲈、比目 鱼、咸海赤梢鱼、黑鲫等鱼类。
在1960年前,这里的商业捕鱼量每年超过43,000 吨,占全苏联捕捞总量的六分之一,是苏联的渔业生 产基地。
水量的减少使得咸海水域盐分浓度急剧上升,造 成本地鱼类及水生物大量灭绝。20世纪60年代,咸海 尚有各种鱼类600多种,到 1991年只剩下了70余种。 商业捕鱼量仅为六十年代鼎盛时期的十分之一。
但自1991年苏联解体后,为了争夺水资源,中亚 三国都将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肆意分流河水,致使 流入咸海的水量越来越少。滔滔阿姆河甚至一度出现 断流,更加剧了咸海的消退。
探究主题:内流湖的水文特征和变迁
(2013高考题安徽卷) 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1:位于哈萨克与乌兹别克交界的咸海曾为世界第4大湖,面积6.7万平方公 里,相当于半个英格兰大,但过去50年来水量已减少90%。2010年4月5日联合 国秘书长潘基文巡视过咸海后,形容是“最震撼的环境灾难之一”,呼吁中亚各 国领导人合作解决问题。 材料2:卫星图像显示咸海面积不断萎缩。
探究主题:内流湖的水文特征和变迁
和湖泊的水量小,很难形成外流河和外流湖。
1
2
3
4
5
6
7
探究主题:内流湖的水文特征和变迁 即 将 消 失 的 咸 海
探究主题:内流湖的水文特征和变迁
(2013高考题安徽卷) 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1:位于哈萨克与乌兹别克交界的咸海曾为世界第4大湖,面积6.7万平方公 里,相当于半个英格兰大,但过去50年来水量已减少90%。2010年4月5日联合 国秘书长潘基文巡视过咸海后,形容是“最震撼的环境灾难之一”,呼吁中亚各 国领导人合作解决问题。 材料2:卫星图像显示咸海面积不断萎缩。
高原山地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较大; 日照充足;降水稀少。
中亚的气候成因
(1)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中亚
距太平洋约3750千米 距北冰洋约1600千米
距阿拉伯海约1100千米 距黑海约1100千米
中亚的气候成因 (2)地形特征: 中亚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①地形组成: 以丘陵和平原为 主; 北部丘陵, 东部山地高原, 西部平原;
①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为主,有春汛、夏汛; ②河流流量小,且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 ③多内流河、内流湖,湖泊多为咸水湖; ④有结冰期。
内流河特点:①流量小;②流程短;③流量从中上 游到下游水量逐渐减少;④有结冰期;⑤以冰川融水补 给为主,冬季容易出现断流。
中亚为什么多内 流河、内流湖?
温故知新:中亚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温带大陆性气候
材料3: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起,每年都要发生几十次的“白风暴”(因沙尘中 含有大量盐尘)使咸海附近的环境“白色荒漠化”,导致了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 (1)分析咸海面积缩小、水量急剧减少的自然和人为原因。(4分)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咸海面积萎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4分) (3)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4分)
补充材料:咸海面积缩小的人为原因
斯大林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提出了“自然改造计 划”。实施这一计划,修建了大量的水利设施,以卡 拉库姆运河和阿姆布哈尔引水渠、塔什萨卡引水渠为 代表的引水工程;锡尔河上游的托克托古尔大坝,除 了分配水资源以外,更为吉尔吉斯斯坦全境提供了一 半以上的电力。
1980年,苏联棉花年产量达996万吨,占世界总产 量的 20%,其中 95%产于锡尔河及阿姆河流域地区。 苏联境内约40%的稻谷,25%的蔬菜、瓜果,32%的葡萄 也产于该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