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编织袋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以聚丙烯(PP)、聚乙烯树(PE)脂为主要原料,经挤出、拉伸成扁丝,再经织造而成的塑料编织袋。
塑料编织袋适用于包装化肥、合成材料、炸药、粮食、盐、矿砂等粉状或粒状的固体物料。
但不适用于坚硬棱角的块状物料。
凡包装食品时,需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
包装温度不宜超过80℃。
1 产品品种、型号、规格
1.1 品种
1.1.1 按主要构成材料分为聚丙烯编织袋、聚乙烯编织袋。
1.1.2 按缝制方法分为缝底袋、缝边底袋、织底袋。
a-有效长度b-有效宽度
图1
1.2 型号
编织袋型号和允许装载质量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1.3 规格
按袋的有效宽度分为450,500,550,600,650,700mm。
凡有效宽度不符合上述规格的,由供需双方协商决定。
3.3.2 袋的有效长度由供需双方协商决定。
2 技术要求
2.1 外观质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2.2 袋的允许偏差应符表3的规定。
表3
2.3 编织袋单位面积质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G——平方米质量g/m
S——径向密度根/100mm
K——纬向密度根/100mm
Pis——径向线密度kg/m
Pik——纬向线密度kg/m
C——织缩率根据各厂设备而定为0~0.3 2.4 编织袋的性能应符合表4规定。
表4
注:(1)当线密度、经密、纬密改变时,各向的拉断力必须达到同型号产品的指标。
(2)织底袋的袋底拉断力与同型号的缝底向相同。
2.5 跌落试验
包装不破损,包装物无漏失。
2.6 织物的裁切必须采用热熔切割,保证刀口不散边。
3 检验方法
3.1 长度和宽度
将袋摊平,用精确至1.0 mm的直尺,在中间和离边100 mm处各量三处,直尺应与袋边平行,以最大偏差作为测试结果。
3.2 经密和纬密
将袋摊平,在袋的上,下两个对角处圈定100mm×100mm两方块,方块外边线与袋边线相距100mm,目测方块内的经、纬根数,取其平均值,计数时当讫点最后不足一根时,按一根计。
3.3 勒边
用精确至1.0 mm的直尺,紧靠凹陷两端,测出凹陷最深处到尺边的距离。
3.4 质量
用感量为0.5g的天平称取质量。
3.5 拉断力
3.5.1 试验条件按GB/T1039-79《塑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总则》规定进行。
试样在温度23℃±2℃、常温下处理4小时,并在此条件下进行试验。
5.5.2试验设备应符合GB/T1040-79《塑料拉伸试验方法》第3条有关设备规定进行。
夹具间距为200mm,空车下降速度为100mm/min。
3.5.3 取样方法
按图2部位剪取经向、纬向、缝边向、缝底向试样2两块,长300mm,宽约为60mm,再修正到50mm,如最后一根超过半根则留之。
缝向试样的两边缝线应适当留长,平针法如图3,连锁法如图4,两边各打三道结。
3.5.4 试验中如遇到试样在夹具中破裂、滑脱等影响准确性情况时,应另换试样重做。
3.6 跌落试验
试验方法按GB4857。
5-84《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垂直冲击跌落试验方法》规定进行。
3.6.1 试验环境为常温、常湿。
3.6.2 试验场地为平整水泥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