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丧尽天良的交强险保单合同欺骗分析
——某个强大的交强险保险公司的社会责任感在哪里?
作者:三牛开泰
我的一位律师朋友陈某作为一宗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的民事诉讼代理人,一审时以被告中的一方“不存在”为理由输了官司,居然有不存在的被告,输得莫名其妙。二审,以被告不明确,又输了官司。由于保险单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结果以双方接受中院的调解,以折中的方式结束官司,死者家属无法获得正常的赔偿。
结案后,我们不难发现这存在一个逻辑上的谬误:如果某保险公司没有接受过此类保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为什么还要接受调解,给受害人一个折中的赔偿?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很明显该保险公司很心虚,这一定存在猫腻!
案后,陈律师让我拿出我自己家的交强险保单,进于研究分析。经过我们的研究,发现我的这份保单也存在合同欺骗。我再打电话给我的另三个买了别的保险公司交强险的朋友,叫他们拿保单出来看看,结果也存在基本一样的合同欺骗。
车主在购买交强险时,保险公司的业务人员会给车主详细解释格式化保险合同及保单的详细内容,这一切的内容并不与相关法律、法规有何冲突,车主也会觉得合符法律规定,没有什么问题,再者,这些都是格式化的条款,不管谁买交强险,其规定的条款都一样,只是个人信息与车相关的资料不一样而矣,因而谁都不会多想,按业务人员的要求、按程序办理即可。办理完毕,你绝对想不到保单上存在严重自相矛盾的地方,这是某些保险公司处心积累,早有恶意的预谋,专门钻投保人粗心大意的空子。你很放心地把保险单放家里,即可尽情的驾驭你的爱车上路了。可是,由于你的粗心,这份保险单却不能充分的发挥其保险功能。
下面,以我投保的某保险公司的交强险保单与发票为例,让大家去了解一个根本让人无法接受的现实:
一、保险单上的保险人与盖章是相互矛盾的
我是在海口一家保险公司为我的爱车购买交强险的,在最底下“保险人”内容一栏,保险人公司名称为“海南省分公司业务部”,其后跟着盖的章却是“**
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专用章”(见下图1,涉及到具体公司通过处理图片来盖住)。两个名称不一致,到底我购买交强险的公司是哪个?我们先来分析保险人公司名称“海南省分公司业务部”,这是一个公司吗?这是独立的法人吗?众所周知,很多公司都会有海南分公司的业务部,但我保单出现的这个省略了部分内容的公司业务部,你能认定它是什么公司的海南省分公司业务部吗?一旦发生纠纷,在法庭上,法官是不允许你想当然的,因为法官要求你提供证据,你提供的这张保险单就是证据,是你最有力的证据,然而,保险上记载的保险公司名称却是一个无法明确的保险公司!这是一个不存在的被告。想不到吧,你手上最有力的证据,在打官司时却成了你无奈的废纸!保险单有如保险合同,按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必须明确,也就是说被保险人与保险人必须明确,此时,我会觉得自己太不小心了,当时怎么就不认真查看核实呢!反想一下,购买交强险时,在我的保险单上打下这个不明确的“海南分公司业务部”的保险公司的业务人员,也跟我一样不小心吗?保险公司有法律顾问、有法务部,他们会审查这一份合同,每个人都会那么不小心吗?该公司每年都签订很多同类的合同,每一份合同都是不小心吗?其居心可想而知了。
图1
此时有朋友会问,保险公司的名称不明确不怕,后面还有他们公司盖的章呢,在法庭上我可以告盖章的公司呀。很好,我保单上盖章的“**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我了解过了,那确实是一个公司,但公司地址并不在海南,可能在北京,也可能在上海,也可能在其它地方。这个公司根本不在海南,在海南也没有营业部,我怎么会在海南买到他的保险呢?当时怎么的就盖了这个章,我也确实没有
留意,你说我能起诉告那个“**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吗?你可能会对我说,管他呢,反正谁盖章我就告谁,你可以斗气,你可以想当然,但在法庭上,保险公司方会于此提出抗辩,被保险人是谁,明确吧,车主的名字呀(我的名字我当然认得),保险人栏中已经明确注明了保险人公司名称呢,对方就会对法官说,被告应当是“海南省分公司业务部”,你被保险公司抛回到我刚才分析“海南省分公司业务部”那里了。
到此,你会发现,你告这两个所谓的“公司”的其中任何一个都会出现问题,你一狠心,就想跟我说,两个一起告,由法官定。我敢说,你又错了,法官无义务帮你查明被告,而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没有明确被告的,法院根本就不会立案,也就是说,你要起诉对方,必须自己先弄明白哪个是被告,说到这里,你会觉得非常痛苦,是吧?
二、真正的保险人出现在发票上
保险单上的“海南省分公司业务部”,和“**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都不是保险人,谁是真正的保险人呢?
我们查了一下所有的保险资料,在发票上发现真正的保险公司(见下图2)。真正的保险公司是:“XX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海南省分公司”。陈律师告诉我,收了我的保险费的是“XX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海南省分公司”,保险单上应该出现的必须明确的保险公司却在发票上,而在保险单上根本就没出现过!
此时,你应该明白了,保险单与发票,出现了三个“公司”各不相同。“XX 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与“XX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海南省分公司”不是同一个公司,而是相互独立的法人。我买了“XX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海南省分公司”的保险,却盖上“XX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章。由于大多数投保人不懂“XX保险股份有限公司”、“XX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海南省分公司”和“海南省分公司营业部”的复杂关系,没有深究这个保单是否合法。从法律上说,XX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海南省分公司伪造了“XX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公章,做了一份错误百出的保单,诈骗了投保人,而且还欺骗了整个社会,没有尽到其社会责任。
有人就问:“那第三方受害人,为什么不状告‘XX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海南省分公司’?”存在问题就是,原告有举证的义务,而被告没有这个义务。当受害人被机动车夺去生命后,其家属作为原告及其代理人,根本不知道该机动车的
车主在哪个公司买的交强险,很难将保险公司列为被告。陈律师动用了很多朋友和社会关系,查到了该机动车的车主肇事人的交强险保单,却因为这份错误百出的保单输了官司。而诉讼时,被告更不会提供保险发票,所以,原告代理人是根本找不着哪个保险公司是被告。
图2
三、谁是交强险保单的受益者与受害者
很多人问:你说得那么惊心动魄的,好象也没几个保险公司会难为购买保险的车主呀,出了事保险公司不都按规定赔付给车主了吗?保险公司为什么要处心积虑地造出这样的一张自相矛盾的交强险保单?谁是这张保单的受益者与受害者?
我举例说明如下:
话说张三是车主,李四是保险公司,王五是受害人,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张三开车把王五给撞死了,张三负次要责任(假设按30%责任算),假定王五当场死亡,王五死后,王五的妻子刘红要告张三、李四,要求赔偿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精神抚慰金合计20万元(假设的),那此时,张三,李四应当如何赔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