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注射方法
乙型肝炎疫苗的研制
• 乙型肝炎疫苗的研制先后经历了血源性 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阶段。目前基因工 程乙肝疫苗技术已相当成熟,我国自行 研制的疫苗经多年观察证明安全有效, 亦已批准生产。乙肝疫苗的发展与应用, 将对乙型疫苗形成于1986年,为了得到乙肝疫苗,研究人 员从研究复试病毒,到酵母,并研究纯化的蛋白质序 列。并经过了大量的诱导免疫反应。 • 1991年,疫苗被应用于高危险人群。主要是一些儿童, 因为儿童的感染率极高。 • 2005年,美国推行常规的疫苗注射。给所有未注射过 乙肝疫苗的儿童注射。治疗性疫苗是指在已感染病原 微生物或已患有某些疾病的机体中,通过诱导特异性 的免疫应答,达到治疗或防止疾病恶化的天然、人工 合成或用基因重组技术表达的产品或制品
• 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是采用基因工程技术 生产的,即构建含有乙肝表面抗原基因 的重组质粒,然后转染相应的宿主细胞, 如酵母、CHO细胞,生产乙肝表面抗原 蛋白。利用重组酵母生产的叫重组酵母 乙肝疫苗,利用CHO细胞生产的叫重组 CHO乙肝疫苗,剂量为每支10微克。它 们都可以用于预防所有已知亚型的乙肝 病毒感,都可以放心选用。
控制乙肝蔓延
• 人类是乙型肝炎 病毒的唯一宿主,当 安全、有效、足量的 乙型肝炎疫苗提供接 种使用时,肯定将对 控制乙型肝炎病毒的 传播起到决定性的作 用。我国已实施新生 儿国家免疫规划,乙 肝疫苗即是免费且强 制性接种的疫苗之一
注射乙肝疫苗前的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
• • • •
1、有支气管哮喘和血清病的人、对青霉素 等药物过敏者和过敏性荨麻疹患者不能接种乙 肝疫苗 2、成年人接种乙肝疫苗最好注射在上臂 三角肌处,此处的接种成功率最高 3、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不需要接 种乙肝疫苗 4、非正常出生的婴儿(包括剖腹产)和出 生后体质较差的婴儿最好推迟接种时间 5、发烧患者和先天性免疫疾病患者或某 些重症患者,应根据医院判断是否接种乙肝疫 苗
乙肝疫苗注射方法
梅河口市新华医院
乙肝疫苗
• 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肝的特殊药物。 疫苗接种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 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之中, 乙肝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即作用, 将其清除,阻止感染,并不会伤害肝脏, 从而使人体具有了预防乙肝的免疫力, 从而达到预防乙肝感染的目的。接种乙 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 法。
预防乙肝从新生儿开始
• 乙肝疫苗可以成功预 防乙肝病毒的感染, 新生儿一出生就接种 乙肝疫苗,基本可以 确保将来不得乙肝。
乙肝疫苗的制备
• 目前使用的乙肝疫苗是基因工程疫苗--重组酵母 乙肝疫苗和重组CHO乙肝疫苗,其主要成分是乙 肝病毒的表面抗原,即一种乙肝病毒外衣壳蛋白, 并非完整病毒。这种表面抗原不含有病毒遗传物 质,不具备感染性和致病性,但保留了免疫原性, 即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的能力。乙肝表面抗 原曾经是从乙肝病毒携带着的血液,经纯化灭活 等严格工序制备而来,即血源性疫苗,该疫苗由 于安全性、来源和成本等原因已被淘汰(如,有引 起血源性疾病的嫌疑和浪费大量的血浆)。
接种乙肝疫苗
• 接种程序:共3 针,按 照0、1、6 个月程序, 即接种第1 针疫苗后, 间隔1 或6 个月注射第2 及第3 针疫苗。新生儿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越早 越好,要求在出生后24 h 内接种。接种部位新 生儿为大腿前部外侧肌 肉内,儿童和成人为上 臂三角肌中部肌肉内注 射
• 由于婴幼儿和成人的免疫应答敏感性不 同,所以有的人打疫苗容易产生抗体, 而部分人不会产生抗体。乙肝疫苗第一 针后大概有30%左右的人产生抗体,而 第二针后有50%~70%左右,第三针后 90%左右产生抗体。
• 6、新生儿第一针必须在出生后24小时以内接种,越 早越好;除新生儿外,打乙肝疫苗需先做乙肝五项检 查,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是否需要注射乙肝疫苗。 • 7、打乙肝疫苗时,应做好登记,因乙肝疫苗需按接种 程序注射。 • 8、乙肝疫苗注射时一定要放松心情和保持肌肉不紧张, 否则可能会导致注射不顺畅,吸收不好等问题,以及 药物进入体内不适应而产生眩晕,脸色苍白,也就是 俗称的晕针。 • 9、注射后局部应保持卫生,最好三天内不要擦洗,以 免抓破引起局部感染。 • 10、目前一般按照0-1-6方法注射,即第一针后1个月 接种第二针,6个月后接种第三针。为达到最佳的效果, 应按时全程接种。
接种乙肝疫苗的人群
• 处于HBV感染高度危险状态的易感者(未感染过 HBV的人)应接种乙肝疫苗。主要包括: ①全部 新生儿及幼儿园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孩子; ②传 染科、口腔科、血液室、透析室和经常接触血液 的工作人员; ③新加入某一群体的人员,如新入 伍的战士、新入学的大学生; ④从事食品服务行 业者及保育工作人员; ⑤发育障碍者,收容所中 的患者和工作人员; ⑥血液透析患者; ⑦使用 血液制品者; ⑧器官移植前的患者;需长期应用 免疫抑制剂者; ⑨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庭接触者; ⑩注射毒品成瘾者;长期教养机构中的犯人。
• 一般情况下,打了乙肝疫苗后不会影响 日常工作和生活,至今尚未见有关于注 射后引起严重副作用的现象,只有少数 人出现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手 臂酸重或发热、恶心、呕吐、乏力、皮 疹等与一般疫苗接种大致相仿的轻微反 应,多在1~3天内不治自愈。
回答问题
• • • • • 乙肝疫苗是什么? 青少年儿童在哪个部位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形成于那一年? 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乙型肝炎是传染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