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数直方图》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青岛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课,是探讨课。
本节课主要通过原始数据的收集、分析、整理的过程让学生再次感受画频数直方图的一般过程,让学生进一步加强认识,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课属于较难水平。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的能力,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观察、实验、归纳的方法,能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的观念。
据此,本课教学目标可以包含:进一步了解如何收集与处理数据等方面。
本课教学可以采取收集整理法、合作探究法、练习巩固法等方法开展教学。
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15岁左右的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以及处理问题、自我管理的能力,具有自尊、好胜、求知和参与的愿望,有明显的成人感,开始对社会理解关心,有压力感、紧迫感,竞争意识增强,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的特点。
九年级的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和生活实践,已经掌握画频数直方图的方法,能够为进一步频数直方图的学习做好了很好铺垫的特点。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获得在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的方法、观察、发现、归纳、概括的能力、理解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知规律观念的提升。
学生采用观察、分析、合作探究法等方法学习本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了解如何收集与处理数据;
2.了解频数分布的意义,会得出一组数据的频数分布;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锻炼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运用直方图的能力以及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
重点难点
频数分布的意义。
教学难点
将一组数据正确合理地进行分组。
教学方法
教法
引导发现法、合作探究法、练习巩固法
学法
观察分析法,探究归纳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课件、多媒体;
2.收集、整理直方图的类型;
3.搜索、编辑本课中利于的素材(图片、视频、音频等);
4.批阅学生预习内容,总结共性问题,确定准确结论,重点查阅小组负责人的预习成果;
5.制作多媒体课件,有效衔接各教学环节;
学生准备
1.练习本;
2.阅读教材,找出关键内容,提出不解问题,完成导学;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时间2分钟)
教师:1.如何制作频数、频率分布表:
2.频数直方图画法.
学生:小组讨论
教师板书课题:频数直方图
通过呈现制作制作频数、频率分布表和频数直方图的画法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注意和思维进入课程。
频数直方图的画法,对课程的内容具体,呈现作用明显,便于引导学生进入相关问题的思考。
课堂记录
二、衔接起步(时间3分钟)
1.频数直方图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学生:观察分析、小组讨论
课堂记录
成果示范
制作频数、频率分布表的步骤:
(1)确定所有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并计算二者的差.
(2)确定组数、组距,并进行分组.
(3)列出每组的范围,用划计法,计算频数.
(4)由频数/总数=频率,计算出频率.
频数直方图画法:
1.先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并加上箭头.
2.在水平射线上,根据(组距)划分小组
3.在纵轴上,确定单位长度的多少表示(频数)
4.以(频数)为高,画出每个长方形.
设计意图
通过频数直方图知识的回顾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由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
同时进一步了解如何收集与处理数据作好铺垫。
三、活动探究(时间20分钟)
1.(1)怎样根据已知分组画出频数直方图?
(2)如何正确读取频数直方图中的有关信息?
教师:阅读课本第82-83页,例2完成以上问题:
学生:分析交流
课堂记录
设计意图
让学生经历实验过程,制作频数、频率分布表的步骤,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态度,让学生独立完成频数直方图,得出制作步骤。
四、归纳概括(时间4分钟)
1.频数直方图
教师:怎样画频数直方图?
学生:分组讨论,达到共识后回答。
课堂记录
成果示范
例2:.
设计意图
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小组合作完成频数、频率分布表,通过制作分布表来完成频数直方图。
五、运用巩固(时间6分钟)
1.在对七年级某班的一次数学测验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中,各分数段的人数如图所示(分数取正整数,满分100分),请观察图形,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班有名学生;
(2)70.5~80.5这一组的频数是,频率是;
(3)请你估算该班这次测验的平均成绩是.
2.6月份以来我国南方强降雨范围继续扩大,雨量增强,部分县市区降雨量达100毫米以上,造成严重洪涝灾害.
(1)降雨量在100毫米以上的有几个县市?
(2)最需要救助的县市有几个?
(3)降雨量在100-150之间要进行黄色预警,150以上要进行橙色预警,如果你是天气预报员,你将怎样发布预警信息?
3.请观察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被检测的矿泉水总数有多少种?
(2)被检测的矿泉水的最底PH为多少?
(3)组界为6.9~7.3这一组的频数、频率分别是多少(每一组包括前一个边界值,不包括后一个边界值)?
(4)根据我国2001年公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饮用水的PH应在6.5~8.5的范围内.被检测的矿泉水不符合这一标准的有多少种?占总数的百分之几?
4.每年的6月6日是全国的爱眼日,让我们行动起来,爱护我们的眼睛!某校为了做好全校2000名学生的眼睛保健工作,对学生的视力情况进行一次抽样调查,如图,是利用所得数据绘制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请你根据此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次调查共抽测名学生;
(2)视力在4.9及4.9以上的同学约占全校学生比例为 ,全校学生的平均视力是 .(精确到百分位)
(3)如果视力在第1,2,3组范围内均属视力不良,那么该校约共有名学生视力不良,应给予治疗、矫正。
5.某中学九年级部分同学参加全国初中数学竞赛,指导老师统计了所有参赛同学的成绩(成绩都是整数,试题满分120分),并且绘制了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请根据直方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中学参加本次数学竞赛的有多少名同学?
(2)如果成绩在90分以上(含90分)的同学获奖,那么该中学参赛同学的获奖率是多少?(3)图中还提供了其他质量,例如该中学没有获得满分的同学等等.请再写出两条信息.
教师:频数直方图的制作解答问题。
学生:对照制作步骤。
课堂记录
成果示范
1.解:(1)44;(2)14,0.32;(3)80
2.解:(1)36;(2)4;(3)80
3.解:(1)32种;(2)5.7;(3)10,0.3125;(4)5种,15.625%;
4.解:(1)160;(2)37.5%,4.76;(3)1250;
5.解:(1)4+6+8+7+5+2=32,所以参加本次数学竞赛的有32名同学;
(2)(7+5+2)÷32=43.75%,所以该中学的参赛同学获奖率是43.75 %;
(3)该中学参赛同学的成绩均不低于60分;成绩在80~90分数段的人数最多。
设计意图
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检查,针对频数直方图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频数直方图的画法。
六、感悟延伸(时间3分钟)
1.已知一个样本:27,23,25,27,29,31,27,30,32,21,28,26,27,29,
28,24,26,27,28,30.
列出频数分布表,
并绘出频数直方图.
教师:思考运用频数直方图解决问题。
学生:进一步讨论频数直方图的画法。
课堂记录
成果示范
1.解:(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32-23=9
(2)决定组距为2,因为9/2=4.5,所以组数为5
(3)决定分点:22.5~24.5,24.5~26.5,26.5~28.5,28.5~30.5,30.5~32.5.
(4)列频数分布表:
(5)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
设计意图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说出结果,教师指导、点评,这样可以让学生亲历思维过程,得出正确结论的印象更深刻。
七、总结启迪(时间2分钟)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困惑呢?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
频数直方图
合作探究: 频数直方图的画法
例2
设计意图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归纳,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任务就是掌握频数直方图的画法,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在备课时按照以学生参与为主,让学生在对与错之间加深对作图的理解的情况进行预设,在实际教学中出现没有正确地进行判断的情况,教学目标没有实现,可以采取选取典型的练习题的方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