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州城总体规划变迁

广州城总体规划变迁

运动”,广州城市规划在大的社会背景下曲折前进; 区分第二期与第三期的主要依据是1978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广州作为改革
开放试验区,其城市规划进入飞速发展时期; 区分第三期与第四期的主要依据是1996年颁布的《广州市城市规划条例》,
标志着广州城市规划制度的基本建立。
Guangzhou urban development
这一时期国家推行的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政府按计划控制城市规划和 建设工作。1987年,广州在全国首创探索和推广土地有偿使用、房地产制度 改革和城市建设综合开发。1984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 划(1981-2000)》(第十四方案)在原来第十方案确定的“三团两线”基础上 进一步采用带状组团式布局,明确了组团分工不再仅限于工业用地。这次规 划的有效实施使得广州城市的地域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指导了城市空间 的有序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和各行业的协调发展。
其变化历程可划分为4个阶段: 第一期,恢复与形成时期(1949年~1957年) ; 第二期,波动与停滞时期(1958年~1977年) ; 第三期,发展与滞后时期(1978年~1995年) ; 第四期,制度建立与转型时期 (1996 年至今)。
广州
第一期始于1949年10月广州解放,标志广州现代城市规划的开始。 区分第一期与第二期的主要依据是1958年掀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第一期,恢复与形成时期(1949年~1957年)
广州
建国初期,广州确立了“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的目标,以重建灾区 (海珠桥、西堤、黄沙三大灾区)为起点,建设工业生产城市。 “一五”时期, 国家全面引入前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体制,广州先后编制了9个城市总体规划 方案,最终确定城市沿珠江“向东成片发展”,并以“控制市区、发展郊区” 的工业布局方针新辟工业区,编制了《工人住宅区规划》和《新村规划》, 规划理论、技术、方法采用了前苏联模式,城市性质由近代的商业城市向工 业城市转型。
Guangzhou urban development
广州Βιβλιοθήκη 二是20世纪80年代初,广州为了成片开发新区,探索新区综合开发,编制 了《重点发展地区的控制性规划》。天河地区是伴随广州举办“六运会”发展 起来的新城区,是全国首创和推行控制性规划建设的地区,是实施城市总体规 划、执行地区控制性规划、通过土地有偿使用进行综合开发的典范。经过了 “天河新城核心区—体育中心周边居住区及相应基础设施—珠江新城”三阶段 的开发建设,天河现代化新城区初具规模,对广州城市向东拓展具有决定性的 带动作用。广州通过控制性规划、土地有偿使用和城市综合开发并举的城市建 设较好地控制和引导了这一时期的城市发展和建设工作。
由于受政治动荡的影响而没有得以 有效实施
Guangzhou urban development
广州
Guangzhou urban development
第三期,发展与滞后时期(1978年~1995年)
广州
城市规划发展时期(1978年~1989年)
城市规划滞后时期(1990年~1995年)
城市规划发展时期(1978年~1989年)
五十年代的海珠桥
五十年代的长堤
Guangzhou urban development
广州
Guangzhou urban development
广州
第九方案以大城市思想占位主导思想,第九方案比第八方案,城市用地 扩大了约80%,人口增加40万人。同时,确定在三元里以南的走马岗兴建新铁 路客运(1958年经铁道部批准)。
Guangzhou urban development
广州
Guangzhou urban development
第二期,波动与停滞时期(1958年~1977年)
广州
从青岛会议、桂林会议到“三年不搞城市规划”,国家的规划思想在 大的社会背景下呈现出较大的波动与徘徊。1958年广州编制了第十方案, 创新性提出了组团式规模布局,规划采用了“三团两线”结构,奠定了未 来广州城市发展的基础。这一时期还进行了区域规划和分区规划的编制工 作。由于规划依据计划指标,缺乏科学依据,虽然主观上企图突破前苏联 规划模式,摸索自己的道路,但却付出了巨大代价。“文革” 期间,城市 规划工作一度停滞。
Guangzhou urban development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变迁
姓名 :谢文华
Guangzhou urban development
古代广州城市变化历程
广州
Guangzhou urban development
广州现代城市变化历程
广州现代城市规划的演变分期着重于国内外的城市规划 理论在广州各个时期的不同借鉴与实践,同时结合中国的政 治、经济及其社会变革,将广州现代城市规划的时间段限定 为广州解放至今。
以此为基础,广州市规划工作在全国实现了两项创举。
Guangzhou urban development
广州
一是1984年~1987年,广州编制完成了全市旧城区74条行政街道的 街区规划,每1平方公里~3平方公里的规划区范围内,深度达到修建性 详细规划的标准。规定了各行政街道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配套设 施、分块用地性质、开发强度等,建立了以行政街道为规划管理单元的 城市规划管理体系,控制了旧城改建,杜绝了无序、零星、见缝插针式 的旧城改建行为。
分期
波动与停 滞时期
规划事件 城市总体规划第十方案
城市总体规划第十一方案 城市总体规划第十二方案、
第十三方案
制定时间 1959年
制定主体 广州市城建委
1961年
广州市城建委
1971—1976年 广州市城建委
主要内容
采用组团式规划布局,确定城市向 东、向南发展,增加了工业和港区
的发展用地
进一步确定“分散集团式”布局, 空间结构呈“四团二线”组合
具有以下特点: (一)以1956年5月广州市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广州将发展成为 以轻工业为主,交通运输业、商业又占有一定比重的城市”的建设方针修订 城市性质,增加商业及交通运输的职能。 (二)在规划布局上,打破历次方案强调的几何中心的局限,提出以原 来市中心为将来城市的中心,第九方案还提出开辟石牌、中山八路、刘王殿 等10个区中心。 (三)确定城市道路系统的形式主要采用方格形,适当结合环形和放射 形。城市干道网由东西、南北二条主轴和东西两环组成,城市道路划分为主 干道、次干道和支路三级。 (四)重视保留郊区高产农田,增加“郊区规划”的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