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选修3-5:第19章《原子核》PPT课件
选修3-5:第19章《原子核》PPT课件
翠砷铜铀矿
斜水钼铀矿
铀钙石矿
天然放射现象
放射性不是少数几种元素才有的,研究 发现,原子序数大于82的所有元素,都能 自发的放出射线,原子序数小于83的元素, 有的也具有放射性.
放大了1000倍的铀矿 石
天然放射现象
阅读课文填写表格:
射线
射线
射线
成分
氦原子核 高速 电子流 高能量 电磁波
速度
1/10光 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正确的,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 (2)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和世界观。
• 教学重点:天然放射现象及其规律,原子核的组成。 • 教学难点:知道三种射线的本质,以及如何利用磁场区分
它们
•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 教学用具: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 教学重点:原子核的衰变规律及半衰期。 • 教学难点:半衰期描述的对象。 •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 教学用具: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回顾:三种放射性射线的性质
• 三种射线 、、 • 三种射线的性质:
射线种类 组成物质 速率
贯穿本领 电离本领
射线
氦核
4 2
He
电子
(1)具有相同的质子数、相同的中子数、相同 的电子数;
(2)具有不同的质子数、相同的中子数、相同 的电子数;
(3)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中子数、相同 的电子数;
(4)具有相同的质子数、相同的中子数、不同 的电子数.
19.2《放射性元素 的衰变》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 (1)知道放射现象的实质是原子核的衰变; • (2)知道两种衰变的基本性质,并掌握原子核的
衰变规律; • (3)理解半衰期的概念。 • 2、过程与方法 • (1)能够熟练运用核衰变的规律写出核的衰变方
程式; • (2)能够利用半衰期来进行简单计算(课后自
学)。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传说的引入,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与唯物史 观的教育,不断的设疑培养学生对科学孜孜不倦 的追求,从而引领学生进入一个美妙的微观世界。
有92个质子, 质量数为235,
4 2
He表示氦原子核
(即有143个中子)
有2个质子, 质量数为4,
(即有2个中子)
4.同位素:如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质量数当然不同),则互为同位素。
11H (氢)
2 1
H
(重氢)
13H (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氘和氚是氢的同位素,关于氢、氘、氚的原子, 下列说法哪个正确?
1.卢瑟福的预言 2.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又发现了中
子
3. mn 1.67492861027 Kg
四.原子核的组成
1.原子核的组成:质子和中子
2.原子核中的三个整数:
(1)核子数:质子和中子质量相差很小,统称为核子.质子数 和中子数之和叫核子数.
(2)电荷数(z):原子核所带的电核总是质子数的整数倍,用 这个整数表示电荷量.
mp 1.67262311027 Kg
同样的方法,从氟、钠、铝的原子核中打 出了质子。------质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原子核是否只是由质子组成呢?
? 核的质量 >
核的电量
质子质量
质子电量
卢瑟福进而猜想原子核内存在不带电的中子,这 一猜想被他的学生查德威克用实验证实,并得到公 认.
2.中子的发现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 选修3- 5系列课件
第十九章 《原子核》
19.1《原子核的组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1)了解天然放射现象及其规律;(2)知道三种射线的
本质,以及如何利用磁场区分它们;(3)知道原子核的 组成,知道核子和同位素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初步学会探究的方法; (2)通过对知识的理解,培养自学和归纳能力。
一、天然放射现象
1.放射性和放射性元素: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铀 和含铀的矿物能够发出看不见的射线,这种 射线可以穿透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物质发 射射线的性质称为放射性.具有发射性的元 素称为放射性元素.
2.天然放射性现象:
元素这种自发的放出射线的现象叫做天然放 射现象.
钡铀云母
3.原子核衰变的分类:
(1)衰变:原子核放出粒子的衰变叫做衰变.
A Z
X
Y A4
Z2
24He
226 88
Ra
28262Rn
24He
U 238
92
?
U 238
92
23940Th
24He
23900Th ?
23900Th28286Ra 24He
3.原子核衰变的分类:
(1)衰变:原子核放出粒子的衰变叫做衰变.
(3)质量数(A):原子核的质量等于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和,所 以原子核的质量几乎等于单个核子质量的整数倍,这个整数, 叫质量数.
3.原子核中的两个等式:
(1)核电荷数=质子数=元素的原子序数=荷外电子数
(2)质量数=核子数=质子数+中子数
X A表示 A
质量数 z
X表示 元素符号
Z表示 质子数
29325U表示铀原子核
A Z
X
Y A4
Z2
24He
(2)β衰变:原子核放出β粒子的衰变叫做β衰变.
A Z
X
Z A1Y 10e
23940Th29314Pa 10e
24 11
Na
?
24 11
Na
1224Mg
10e
思考与讨论
•原子核里没有电子,β衰变中的电子来自哪 里?
01n
11H
0 1
e
3.原子核衰变的分类:
(1)衰变:原子核放出粒子的衰变叫做衰变.
A Z
X
Y A4
Z2
24He
(2)β衰变:原子核放出β粒子的衰变叫做β衰变.
A Z
X
Z A1Y 10e
(3)γ衰变: 伴随射线或射线产生.
接近光速
光速
贯穿能力
弱 较强 很强
电离能力
很容易 较弱 更小
三.质子和中子的发现
1.质子的发现 • 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得到 了质子。经过研究证明,质子带正电荷, 其电量和一个电子的电量相同,它的质量 等 于 一 个 电 子 质 量 的 1836 倍 . 进 一 步 研 究 表明,质子的性质和氢原子核的性质完全 相同,所以质子就是氢原子核.
0 1
e
1 10
c
接近c
最弱 较弱
最强 较弱
光子
c
最强
最弱
一、原子核的衰变
原子核放出α粒子或β粒子,由于 核电荷数变了,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就 变了,变成另一种原子核。
1.原子核的衰变:我们把原子核由于放出某 种粒子而转变为新核的变化叫做原子核的衰 变(decay). 2.衰变遵循的原则:
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