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本会计学 第二章 第六、七节

成本会计学 第二章 第六、七节


生产费用的核算到目前为止,我们知道不可 修复废品的成本与其他的合格品成本一起, 都归集在基本生产帐户中的,也就是说需要 将基本生产帐户中归集的全部生产费用,在 不可修复废品和合格品之间进行分配,才能 确定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在成本会计上解 决此问题的方法有以下两类三种具体的方法。 ( 1 )按照定额 ( 或者计划 ) 成本计算不可修复 废品的成本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 配 —— 成本计算程序的第三步即结合当月产 品的生产情况,计算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 位成本,从而结束成本计算。 重点和难点 一、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 分配的方式或者基本原理 就当月的生产情况而言,有三种状况,即:
当月投入的产品全部完工 生产情况 当月投入的产品全部未完工 当月投入的产品部分完工、 部分未完工?!

生产工艺
简单生产或者 单步骤生产
2、 完工程度及确定方法 完工程度也叫完工比例或者完工率 ,是指在 产品已完成的加工过程相对于完工产品(产 成品)的加工过程而言已经完成的加工幅度 或者比例。由于加工过程在实际工作中一般 都是用生产工时反映的,因此,其基本的计 算公式可表示为:
完工程度% = 在产品已完工工时 X 100% 完工产品工时
生产费用核算的结果 ——要素费用、跨 期摊提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 和生产损失等各项生产费用核算,可以 参考教材P58的图示:
要素费用 (1)
基本生产 辅助生产 (3) 制造费用 (4) (6)? 产成品
跨期摊提费用 (2)

生产损失 (5)
注:(1)、要素费用的核算 (2)、跨期摊提费用的核算 (3)、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 (4)、制造费用的核算 (5)、生产损失的核算
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数量。 二、在产品及其数量的核算 1、在产品:是指正在加工中的产品,没有完 成全部加工过程的、不能作为商品产品对外 销售的产品,包括在制品、半成品。 在产品是企业存货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占用的资金就是企业的流动资金,所以应 加强在产品实物的管理和数量的核算。
废品。在计算计件工资时应作为计件产量计 算工资。 “工废”:由于工人或者操作者自身的原因 产生的废品。在计算计件工资不但不能计算 工资,还要要求赔偿。 (2) 按照修复的技术可能性和经济性划分 可修复废品:是指技术上可以修复再用、经 济上合算的废品。 不可修复废品:是指技术上不能修复再用或 者是指技术上可以修复再用但经济上不合算 的废品。即与其修复不如直接报废。


三、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 分配的方法 (一)、约当产量比例法 1、 在产品约当产量:是指在产品大约相当 于完工产品的数量,也就是将月末在产品数 量按照其完工程度折合成完工产品的数量。 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在产品约当产量 = 在产品数量 × 完工程度% 那么,什么是完工程度?这样确定完工程度?
那么: 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 = 废品成本 – 索赔金 额 – 残值 可以参考教材上的例题。 至于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或者计划成本与实 际成本之间的差异,在实际工作中则全部由 合格品成本承担。 (2)按照实际成本或者费用计算不可修复废 品的成本
计算不可修复废品成本时应根据不同的 情况,分别计算: 1 ) 如果废品产生于产品完工检验入库 时:直接按照数量比例进行分配,即: 生产费用合计 产品单位成本 = 废品数量 + 合格品数量
2、在产品的种类:在成本会计上在产品有广 义和狭义在产品之分: 所谓广义、狭义不外呼就是指在产品存在的 范围大小不同罢了。 狭义在产品 是指对生产车间而言,没有完成 本车间生产工艺加工过程的产品,即在制品 广义在产品 则是指相对于产品的整个生产工 艺过程而言,没有完成全部加工过程成为产 成品以前的产品,包括在制品和半成品。
生产损失的内容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 2、生产损失核算的经济意义 按照有关制度规定:因生产原因造成的 损失,应该计入合格产品成本,最终都将会 提高产品的单位成本。 其经济意义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 总成本 单位成本 = 合格产品产量
二、废品和废品损失的核算 (一)、废品和废品的种类 1、废品:是指报废了的、不能使用的、不能 作为商品产品出售的产品,包括在产品、在 制品和产成品。 参考教材上的说明 2、废品的种类:在成本会计上对废品的分类, 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 (1) 按照废品产生的原因划分 “料废”:由于材料或者半成品的原因产生 的
1、同时计算法即按照一定的标准将生产费用 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同 时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2、先确定月末在产品成本,然后计算确定完 工产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 月末在产品数量 X 计价标 准(定额、计划成本) 完工产品成本 =月初在产品成本 + 本月生产 费用 -月末在产品成本 这种方式在实际工作也叫“倒算”、“倒 扎”。
第六节
生产损失的核算
制造费用核算结束以后的结果 生产损失及其核算(管理需要)
一、生产损失的内容和核算的经济意义 1 、 生产损失:损失是指资产或者资源 的消耗、流失。 生产损失 :因为生产原因造成的各 种损失,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 非生产损失 :不是生产原因造成的 各种损失,比如坏帐损失、非常损失等。
若废品产生于产品生产过程中,材料一次投 入: 直接材料项目: 材料费用合计 产品单位材料成本 = 废品数量 +合格品数量 不可修复废品的材料成本 = 废品数量 X产品 单位材料成本 其他成本项目,则按照生产工时(实际或者 定额)比例进行分配,即:
某成本项目的费用合计 某成本项目分配率 = 废品工时 + 合格品工时 不可修复废品成本 = 废品工时X产品单位成本 若废品产生于产品生产过程中,材料分次投 入或者逐步投入: 需要将废品数量按照其完工程度或者完工比 例折合换算为“约当产量”计算,即:
那么,就其分配的方式或者原理而言,有下 列公式: 月初在产品成本 + 本月生产费用 = 完工产品 成本 + 月末在产品成本 等式左边的两项的和也叫 生产费用合计 ,而 等式右边的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则是两个未知数,势必要解一个二元一次方 程,在成本会计上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有三 种:
(二)、废品损失及其内容 1、 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 各种废品所造成的损失。 2、 废品损失的内容: 可修复废品损失和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 失
可修复废品损失是指修复废品产生的修复费 用。 不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可用式子表示为: 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 = 废品成本 – 索赔 金额 – 残值
一次投入: 所谓的一次投入是指在产品生产 开工时将所需要的材料一次性投入或者投足, 随着生产过程的进行不再追加投入材料。 其结果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时点 或者工艺阶段上,产品对材料的消耗或者耗 用程度是一致的。 一件不可修复废品的材料成本与一件合格品 的材料成本是一样的。
分次投入或者逐步投入:所谓的分次投入或 者逐步投入,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随着生 产过程的不断进行分次或者逐步追加投入材 料。 其结果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时点 或者工艺阶段上,产品对材料的消耗或者耗 用程度是不一致的。 一件不可修复废品的材料成本与一件合格品 的材料成本不一样。
不可修复废品成本 = 废品数量 X产品单位成 本 2)如果废品产生于产品生产过程中: 考虑材料的投入方式,由于材料的投入方式 不同计算方法就有所不同。 所谓的 材料的投入方式 是指材料企业的材料 进入生产过程的具体形式或者方式。 一般工业企业或者制造业材料的投入方式包 括 “一次投入” 和 “分次投入或者逐步投入” 两种。
3、在产品数量的核算: 在产品数量的核算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在产品数量的日常核算,可以设置 “自制半成品”或者“半成品”帐户对在产 品数量的增减变动、收发结存进行核算;也 可以通过设置“在产品台帐”(统计台帐) 提供在产品的数量。 其二,在产品数量清查的核算,包括清查的 方法和帐务处理。可以参考教材的说明。
归集修复费用 结转修复费用
基本生产—XXX
应付工资
现金、银行存款
其他应收款
(四)、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 1、不可修复废品成本的计算 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 = 废品成本 – 索 赔金额 – 残值 从上述式子可知,要计算不可修复 废品的净损失,关键是需要确定不可修 复废品的成本。 怎样确定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
(三)、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 1、 帐户的设置:“废品损失”帐户及其明 细帐的设置,参考教材P56
废品损失—XXX 修复费用 索赔金额 废品成本 残值 净损失 2、 可修复废品损失核算的帐务处理程 序,可图示如下:

废品损失—可修复废品损失 原材料
完工程度的确定方法: 完工程度的确定可以采用两种方法: 其一,一律按 50% 计算,即视同所有的在产 品均完成了50%的加工过程; 其二,技术测算法,即根据在产品的生产工 艺过程的特点计算确定。 所谓生产工艺过程是指产品生产材料进入生 产过程开始到产品生产完成为止所经历的加 工过程。
废品约当产量 =废品数量 × 完工程度% 关于约当产量和完工程度或者完工比例 问题,在这里我们先暂时放一下,在下 一节里再详细介绍。
2、 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我们依然用图 示说明
基本生产 废品损失—不可修复废品 原材料 (1)结转废品成本 (2)残值 其他应收款 (3)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 赔款
3、先确定完工产品成本,然后计算确定月末 在产品成本 完工产品成本 = 完工产品数量 X 计价标准 (定额、计划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月初在产品成本 + 本月生 产费用 -完工产品成本 这种方式在实际工作也叫“顺算”。 另外,大家还需要明确一点,那就是以上三 种计算方式可以相互转化。还有三种计算方 式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必须要知道完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