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考记叙文答题技巧 ppt课件
中考记叙文答题技巧 ppt课件
各类文章表达中心思想的一般句式:
a、本文通过记叙……表达了(赞颂了) ……精神(品质)(批判了……)。〔 写人、记事类〕
b、本文通过描写……抒发了(表达了) ……思想感情。〔写景、状物类〕
c、本文通过讲述……故事,说明(告诉) 了……道理。〔寓言、童话类〕
(四)分析文章写作特色:
可从文章选材、结构布局、语言、立意等角度考虑, 要结合该文写作的手法。
5.文章的表现手法: 联想、想象、象征、对比、衬托、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面对面149页
(一)可以作线索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分六类:
1).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
如《羚羊木雕》以具体事物为线索贯穿全文
2).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
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
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如《变色龙》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 件为线索展开故事 情节
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
描写 按描写角度来分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按描写宏观、微观来分
细节描写 场面描写
记叙文的表现手法:
渲染、烘托、设置悬念、伏笔、铺垫、 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对比、象征、讽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小 见大、先抑后扬(欲扬先抑)
6).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如《孔乙己》以小伙计“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塑造孔乙己这个 人物形象。
记叙的顺序及作用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 生动性。
学会阅读文章和掌握审题技巧 阅读题的解题步骤和诀窍:
整体感知:标题
把握文章主旨,领悟情感
理清思路:线索,结构 (注意标志性语句、段落 )
揣摩字句:写法探究。
二是要审清题干,明确方向。别是要明确题目 所问的范围、角度、要求。
三是要整合要求,明了表达。
例2:《变色龙》通过记叙警官奥楚蔑洛夫 处理狗咬人事件,刻画了一个见风使舵、欺下媚 上的反动警察形象,揭露讽刺了俄国警察制度的 反动和虚伪,批判了它反人民的本质。
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结尾 “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 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 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就可以作为 总结中心的参照。
4).以思想感情为线索。
如《荔枝蜜》、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不 大喜欢——想去看看——赞赏蜜蜂——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5).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
如《藤野先生》以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为叙事线索组织材料 ,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到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离别后 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中考
记叙文阅读
记叙文是以记叙为主要 表达方式,通过记人、叙事 来表达中心思想的一种文体。
一.记 叙 文 知 识 要 点
1.记叙文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2.线索类型:
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
3.常见的叙述顺序 : 顺叙、倒叙、插叙
4.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人物描写、环境描写
(三)归纳中心思想
1.抓住中心人物与核心事件 以及作者的感情倾向。 2.抓住文结尾处的议论 抒情句。
例1:《最后一课》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 小弗朗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 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 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 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 义精神。
方,又写出了母爱的温暖。
1.题目的含义答题规律: 表层意思+深层含义
2、题目的作用:
揭示中心 高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线索作用 指出文章的主要人物 一语双关
提示:一个题目往往同时具备多种作用,答题时需全面分析
(二).概括文章内容: 155页4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题目扩展法
二.记叙文阅读技巧
二.记叙文考查要点
1、标题
2、词语的表达效果
3、句子含义
4、关键句段的作用
5、语言赏析
6、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7、记叙的人称及作用 8、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
9、文章的表现手法 10、记叙的详略
11、文本内容 概括主要内容
归纳中心思想
分析人物
12、开放性试题
读懂 会答
1.阅读题的解题步骤和诀窍。 2.答题时的三种意识。
赏
1、题目的含义; 2、题目的作用
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方法。 4.归纳中心思想的方法。 5.景物描写的作用。 6.人物描写及其作用。
(一)、对于题目的考查 常考题型:1、题目的含义;2、题目的作用
例如:1、 请说出文章标题的含义。 (谈谈你对这个题目的理解) 例子:记叙文阅读《阳光地带》 参考答案:阳光地带既指阳光充足的地
(3)段意合并法
在初次阅读时,先划出重点词语,然 后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最后把内容相 同的合并。
例1:《故乡》一课,可分为三部分,段意分别 是:(1)回故乡(2)在故乡;(3)离故乡。根 据各部分段意可归纳为:本文主要记叙了“我”回 到故乡后在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以及离开故乡时的复 杂心情。
(4)在文章中,认真划出文章 的重点语句。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 课的标题适当补充一下:本文回忆了作 者童年时代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一段 难忘的生活经历。
(2)要素归纳法—找出记叙的六要素。
例如:《最后一课》一文的要素:时间 普法战争期间,地点是法国阿尔萨斯省一个 乡村学校,人物是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 事件是韩麦尔先生给孩子们上最后一堂法语 课。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普法战 争期间,法国阿尔萨斯省一个乡村学校里, 小弗朗士在韩麦尔先生的最后一堂法语课上 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是对主要情节或人物描写起补充说明的作用,进而或丰富文 章内容,突出主题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或使读者更好地了解故 事情节或为下文做铺垫等,情节上有波澜。
表达方式知识要点归纳总结
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按内容来分
语言、动作、心理 人物描写 外貌(肖像)、神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