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景观种植设计干货汇总!!!

园林景观种植设计干货汇总!!!


对比
石头的厚重感红 枫的轻盈感形成 对比。
3、均衡与稳定
均衡的具体体现有对称均衡和不对称均衡两种。 对称均衡——简单、机械、静态、具有规整、庄严、宁静、单 纯的特点。例如严谨的法式园林或是庄严陵园园林等。 不对称均衡——复杂、变化、动态的,具有形式自由多样、构 图活泼富于变化,有动态感,常用于传统园林中。 稳定是指在构图中能创造一种安定、坚固的感觉。植物配置的 中稳定感,具体处理方法是体量上(上小下大)、质感上(上 细下粗)、色彩上(上浅下深)。
该植物组团使用了桂花、无刺枸骨、海桐、银姬小蜡、红枫、狭叶十大功劳 等等。植物大小不同,种类不同,质感不同、色彩不同,为了使组团不显得杂乱 ,有整体感,通过控制植物的形态,将大部分植物都修剪成球形,统一形态。
使用统一规格、种类的 行道树,形成景观骨架,将 小区景观统一成为一个整体 。
通过同种地被的大量使用,将零碎的植物规整,使景观具有整体感。
本次讲座通过将植物配置的设计原理、设计手法与真实案例相结 合,更加形象、直观的展现植物搭配的造景艺术。
树பைடு நூலகம்灌草组景设计:
以植物为主体景观,运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草 本、花卉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作 用,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造 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并表达一定意境或具有一定功能 的艺术空间,供人们观赏。
协调
水杉、池杉、落羽杉树型相似,组合在一起很协调,没有违合感。
协调
质感都很厚重的的加那利海栆与苏铁搭配,具 有协调感。
协调
枫树类植物搭配,叶形相似,具有协调感。
对比
植被叶片的紧致与松散 对比,体现出层次感。
对比
植物叶片大小的 强烈对比,通过 周围银纹沿阶草 、肾蕨、金边阔 叶麦冬等(小叶 片)烘托蒲葵( 大叶片)
2、文化性
植物配置的文化性原则是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各种植物配置使园 林绿化具有相应的文化气氛,形成不同种类的文化环境型人工植物 群落,使人们产生各种主观感情与客观环境之间的景观意识。
3、功能性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根据绿地类型明确植物所要发挥的主要功能,要 有明确的目的性。不同性质的地区选择不同的树种,能体现不同的园林功能 ,创造出千变万化、丰富多彩又与周围环境互相协调的植物景观。
它是综合自然生态、地域文化和设计者个人的审美观 念等因素于一体,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随时间与空
间的转换而成为一种动态的平衡。
设计原则
1、生态性
植物配置要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特征,合理选择配 置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 结构。利于种间互相补充、既能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又能形成优美景观,建 立人类、动物、植物相联系新秩序。
PLANT • DESIGN
种植设计干货
前言
甲方种植设计的要求是什么? 业主在乎什么? 你们作为涉及防有什么解决方案? 你能通过什么好的设计手段来改变现状? 你们团队做设计的优势在哪里?
这么多年来,在景观设计这个领域里,我时常会面对这类问题:
今天给各位学员所讲的课程是有关于种植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有关 树木灌草的组景。说到这个话题,我来问大家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各位有否见 过一个没有植物、纯硬质景观的公园?可是各位再仔细的想想,一个完全由植 物所组成的街头绿地却比比皆是。由此可见,树木灌草在景观的世界里有多么 的重要。如果能够掌握树木灌草的组合技巧和设计手法,可以事半功倍的营造 震撼的景观空间。 设计就是在复杂困难的情况下,能快速抓住问题的关键,正确解读他人的动机 和欲望,用巧妙的方式合理的解决问题。在设计界中有句话,作为设计师的我 非常认同:“在一幅好的设计作品面前,也许我们都是孩子”。
对称均衡,具有规整、简洁、大气感
对称均衡具有规整、单纯、宁静感
不对称均衡具有复杂、变化、动态的特点
均衡
不对称均衡具有复杂、变化、动态的特点
稳定
植物配置的中稳定感,具体处理方法是体量上(上小下大)、 质感上(上细下粗)、色彩上(上浅下深)。
4、韵律和节奏
将体积、形态、色彩等元素通过植物为载体加 以重复或对比就能得到韵律感。游走于有韵律的植 物空间,不会出现杂乱的感觉。若略有变化也只会 感到有条理而更丰富。 韵律:指相同的元素有规律的重复出现,强调的是 构图的统一性;
2、协调和对比
将具有近似性和一致性的植物配置在一起, 才能产生协调感,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注意 相互之间的协调,不宜将相态姿色差异太大的 树种组合在一起。 相反,差异和变化可以产生对比效果,具有 强烈的刺激感,形成兴奋、热烈和奔放的感受 。 因此,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常用对比的手法 来突出主题或引人注目,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 特征如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 等对比手法,表现出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 美妙的植物景观。
以工厂为主的地区,在植物配置时就应充分考虑树种的防护功能;而居住区 的植物造景则要满足居民的日常休憩需要。在公园及风景区,树木绿
化、美化就应得到最好的体现。
设计原理
1、变化与统一
在设计植物景观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以 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其多样性,但 又要使他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具有统一感,这样 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 变化太多,整体就会显得杂乱无章,甚至一些局 部会感到支离破碎。失去美感,过于繁杂的色彩还会 使人心烦意乱、无所适从; 但是如果缺少变化,片面讲求统一,平铺直叙, 又会单调、呆板。因此,在植物配置时,要把握在统 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的原则。
节奏:指元素在重复中出现变化,强调的是构图的
变化。在配置中,节奏的体现往往与韵律同时发生 。
道路绿化中,香樟与球组团重复出现,形成韵律感。
林冠线的起伏变化形成韵律感,林冠线起伏大小不同,有形成的节奏感。
5、比例与尺度
比例:
植物与植物之间或者植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强调构 图的和谐性。比例是相对的,是物体与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 视觉协调关系。和谐的比例可以给人带来美感,不和谐的比 例破坏了画面的美感。 例如: 植物与景石的关系:植物设计的近或大, 景石就相对显得小;反之就会显得景石高 大。 植物与空间关系:在空旷绿地栽植时,选 择质感厚重、体量大的植物更能起到围合 空间的作用;相反在内庭或者院子等小空 间内,选择质感轻盈、体量小的植物才不 会使小空间显得局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