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盆景制作方法

盆景制作方法

盆景製作方法一、概述盆景是中國的傳統藝術之一。

它以植物、山石、土、水等為材料,經過藝術創作和園藝栽培,在盆中塑造大自然的優美景色,猶如立體的山水畫。

中國盆景之所以名為盆景,就是取其“盆中之景”之意。

既然是“盆中之景”,便可以表現各種自然景觀。

因此,在中國盆景中,既有表現樹木景觀的樹木盆景(Tree penjing),也有表現山水景觀的山石盆景(Rock penjing),還有樹木、山水景觀兼而有之的水旱盆景(Water-and-Land penjing)等。

以木本植物為主要材料,通過攀紮、修剪、雕刻等造型處理和園藝栽培,在盆中表現自然界樹木景觀者,稱為樹木盆景。

以自然石頭為主要材料,經過選擇和切截、雕鑿、拼接等造型處理,點綴一些小的植物和擺件,佈置于水盆中,表現自然界山水景觀者,稱為山石盆景。

水旱盆景則是樹木盆景與山水盆景的結合,它的素材既有植物和土,又有石頭和水,有時還放置一些小擺件。

它所表現的是自然界那種樹木、山石、陸地、水面兼而有之的“完整”景觀。

水旱盆景在水旱盆景這種形式在宋元已經出現,明代已有水旱盆景專用盆,清代已比較多見。

現代水旱盆景發展很快,普及很廣,它繼承了傳統水旱盆景的技藝,保留了中國盆景藝術的文人特點,在造型上更趨向于自然,並在技術上進行了創新,成為一種既古老、又新穎的盆景形式。

近些年來,隨著國際間盆景交流的日益頻繁,水旱盆景在國外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盆景愛好者的喜愛,並多次在國際性盆景大會的示範表演中出現。

二、選材水旱盆景系由樹木盆景與山石盆景結合而成,其選材的基本要求與該兩類盆景大致相同,但也具有一些特別之處。

水旱盆景的材料主要包括盆、植物、石頭、擺件和土。

1、植物木本植物是水旱盆景中的主景,它的選擇至關重要,其樹種一般必須具有葉細小,耐修剪,易造型及觀賞價值高等特點,通常採用以下樹種。

(1)松柏類:五針松Pinus parviflora地柏Juniperus procumbens刺柏Juniperus formosana真柏Juniperus chinensis 'Shimpaku’線柏Chamaecyparis pisifera 'Filifera’雲杉Picea asperata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金錢松Pseudolarix kaempferi小葉羅漢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 'maki’紫杉Taxus cuspidata(2)雜木類:九裡香Mrraya paniculata福建茶Carmona microphylla榔榆Ulmus parvifolia櫸樹Zelkova schneideriana小葉女貞Ligustrum guihoui黃楊Buxus sinica雀梅Sageretia theezans樸樹Celtis sinensis榕樹Ficus microcarpa(3)葉木類:三角楓Acer buergerianum紅楓Acer palmatum 'Atropurpureum’雞爪槭Acer palmatum銀杏Ginkgo biloba檉柳Tamarix chinensis鳳尾竹Bambusa multiplex 'Nana’(4)花木類:六月雪Serissa foetida貼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杜鵑Rhododendron simsii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梅花Prunus mume(5)果木類:老鴉柿Diospyros rthombifolia石榴Punica granatum金彈子Diospyros armata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水旱盆景所用的樹木材料多為自幼培育,也可從山野採掘,但都須經過一定時間的培植與加工,使其主幹與主枝初步成型,並符合一下幾點要求。

(1)合乎自然:必須完全以自然樹木景象為依據,再作必要的取捨。

在整姿技法上,一般以修剪為主,攀紮為輔。

任何明顯的人工味,或是過度的變形,均不適宜。

(2)具有大樹形態:樹形不宜太奇特,通常多為直幹、斜幹和臨水式。

懸崖、曲幹(指樹幹彎曲程度大的)等樹形均不適宜。

(3)根系成熟:最好是經過一定時間淺盆培養後的樹木,既有成熟的根系,又無向下生的粗根。

主樹露出土面的根系向四面鋪開,其餘樹木最好也有露出土面的根系。

(4)協調與變化:水旱盆景中樹木,大多作成叢林式,在同一盆中,通常用同一樹種,有時也可兩個以上的樹種。

不同樹種的合栽,須以其中一個樹種為主,其它樹種為輔,不可平均處理,同時要儘量注意格調的統一。

同一盆中的樹木務必要有主次、高低、粗細之分,其中須有一株最高、同時也是最粗的主樹。

叢林式選樹要注意風格的協調,每株樹的個性不宜太明顯,一件作品中的樹木須以同一種樹形為主,但協調中還要求變化。

如以直幹樹木為主作成叢林式,不妨在其中夾雜一、二株斜幹樹或幹形稍有彎曲的樹,可以增添自然情趣。

(5)與其它景物配合默契:選材的時候,並不要求樹木的各個部分都很完整,而是要求與其它景物能有機地結合,達到理想的效果。

水旱盆景中的植物以樹木為主,也包括一些小的草本植物以及苔蘚植物。

苔蘚宜選用不同種類的,可增加色彩和形態的變化。

2、石頭選擇石頭,就是要選出形態、質地和色澤都合乎創作立意的材料,要盡可能因材致用,保持石料的天然特點。

水旱盆景用的石頭材料,一般以硬質石料為多,最好具有理想的天然形態與皴紋,同時色澤柔和,石感較強。

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1)龜紋石龜紋石屬於硬質石料,多呈不圓不方的快狀,表面有類似龜甲的自然紋理。

色彩有灰黃、灰黑、淡紅及白色等多種。

稍能吸水,並能局部生長苔蘚,還可以作小範圍的雕琢及打磨加工。

龜紋石的形態與色澤古樸、自然,石感強,富有畫意,是製作水旱盆景的常用石種。

龜紋石主要產於中國的四川、安徽、山東等許多地區。

不同地區所產的龜紋石在質地、色彩上亦有所差異。

(2)英德石英德石的質地較堅硬,大多體態嶙峋,皴紋豐富而富有變化;少數形體較圓渾,皴紋亦較平淡。

色彩多為灰黑色或淺灰色,偶間有白色石筋。

基本上不吸水,不宜雕琢。

英德石的石感很強,是中國傳統的觀賞石之一,也是製作水旱盆景的常用石種。

英德石主要產於中國的廣東。

(3)卵石卵石的質地十分堅硬,大多為卵狀,也有呈不規則形狀,但均圓渾光滑,皴紋少且平淡。

色彩有黑、白、灰、綠及淺褐等多種。

不吸水,不可雕琢。

卵石的石感特強,堅固耐久。

在水旱盆景中,多選用那種形體有變化,皴紋較豐富的材料,切截其適合的部分,可以拼製成很為自然的坡岸。

卵石的產地很多,一般在山間溪口、水岸邊或砂礦中。

(4)石筍石石筍石質地較堅硬,一般呈條狀筍形,石中夾有灰白色的石,如同白果大小,色彩有青灰、紫等數種。

不吸水,可作敲擊加工。

一般橫切其“筍頭”,拼接水旱盆景的坡岸,較為自然。

青灰色的石筍石用於表現春景極為適宜。

石筍石主要產於中國浙江。

除了上面介紹的幾個石種以外,在水旱盆景中尚有許許多多的石種均可採用。

如斧劈石、千層石、奇石、雪化石、砂片石、鐘乳石等硬質石料。

至於砂積石、蘆管石等松質石料,由於其石感不強,並容易透水,故在水旱盆景中一般較少採用。

但這些石料,便於加工造型,易生苔蘚,適宜表現土坡,故有時也會用到。

水旱盆景石料的選擇,主要有以下幾點基本要求。

(1)具有“石形”在水旱盆景中,石料主要是用作坡岸及點布,很少表現完整的山景,故在選石時,應注重具有“石形”,即石頭形態,而不是山的形態,山與石是有區別的。

山有峰、巒、崗、壑,而石則僅僅是山的構成物,一般呈圓渾的塊狀物。

硬質石料一般不便加工,因此對天然形狀與皴紋要求較多。

松質石料可以雕琢,故不須對原有形狀要求太多,只要質地均勻即可。

(2)注重“石感”石感即石頭的質感。

水旱盆景中的剛柔對比,主要依靠石頭來體現剛,故石頭的堅硬質感覺很重要。

一般說來,硬質石頭的石感強,松質石頭則缺少石感。

但是有些硬質石頭從表面上看起來並不硬,也就是石感不強。

(3)協調統一在同一盆水旱盆景中,一般採用同一種石料,並力求達到在形狀、質地、皴紋、色澤等方面均協調統一。

但協調統一並不意味著完全相同,還應該有一定的變化,如快面可有大有小,皴紋應有疏有密,形狀宜有圓有方等等。

3、盆水旱盆景大多採用淺口的水盆(一般用山水盆景盆,在作旱地的位置鑽一、二個排水孔),以突出盆中的景物,特別是表現坡腳之美,使作品更富有畫意。

常用水盆的形狀有長方形、橢圓形及不規則的自然形。

盆的質地以大理石、漢白玉等為好,釉陶盆和紫砂盆亦可。

盆的色彩多為白色或其它淺色。

採用自然石板稍作加工而成的水盆,形狀不規則而富於變化,用作水旱盆景也很好。

這種盆雖無盆口,不可貯水,但可作出“旱盆水意”。

4、擺件擺件是指安置在盆景中的建築、人物、動物、舟楫等點綴品。

它們雖然體量很小,但常常起著重要的作用。

擺件的質地有陶質、瓷質、石質、金屬質等數種,以陶質為好,即用陶土燒制而成,不怕水濕和日曬,不會變色,質地與盆缽及山石易於協調。

陶質擺件通常多用廣東石灣產品。

水旱盆景中常用的陶質配件有以下幾類。

建築類:主要有茅亭、茅屋、瓦屋、水榭、石板橋、木板橋、竹橋等等。

人物類:主要有獨立、獨坐、對弈、對談、對酌、讀書、彈琴、吹蕭、垂釣、騎牛、農夫、樵夫、漁夫等等。

5、用土在水旱盆景中,土不僅具有儲存、供應水份與養份,維持植物生長的作用,同時也是塑造景物的材料。

盆中地形的高低起伏,主要就是通過土來塑造的。

水旱盆景的用土,與一般樹木盆景用土的要求大體相同,鬚根據不同樹種的習性而配置。

但它必須既能滿足植物生長的需要,又便於塑造地形,並保持地形的相對穩定。

因此除了具有良好的通氣、排水、保水性能以外,最好稍微具有粘性。

在不同地區製作水旱盆景時,可以就地地取材,自己配製。

三、製作程式水旱盆景的製作程式,主要包括總體構思、加工樹材、加工石料、整體布、局、膠合石頭、栽種樹木、處理地形、安置擺件、鋪種苔蘚等。

1、總體構思在動手製作水旱盆景之前,應對作品所表現的主題、題材,以及如何佈局和表現手法等等,先有一個總體的構思,也就是中國畫論中所說的“立意”。

構思以自然景觀為依據,以中國山水畫為參考。

構思從貫穿於選材、加工和佈局的整個過程中,並且常常會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定程度的修改。

構思的時候,最好先將初步選好的素材,包括樹木、石頭、盆和擺件等放在一起,然後靜下心來,認真審視,尋找感覺。

在有了初步的方案以後,再開始加工素材。

2、加工樹材樹木是水旱盆景的主體,加工素材時一般先加工樹木材料。

水旱盆景所用的樹木材料,均須在培養盆中,經過一定時間的培育、整姿,達到初步成型,方可應用。

在製作水旱盆景時,還鬚根據總體構思,對素材作進一步的加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