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9.优秀课件《千年梦圆在今朝》

19.优秀课件《千年梦圆在今朝》


中心思想
本文写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赞扬 了中国航天人员热爱祖国, 勇于探索,锲而不舍,团结 合作,默默奉献的科学精神。
思考
四、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进展情况。
1999年11月20日
2001年1月10日
2002年3月25日
2002年12月30日
2003年10月15日
2005年10月12日
团结合作
默默奉献
勇于探索
锲而不舍(一)
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 历史上第一个实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他用47只火箭捆绑在椅子下面,自 己做在椅子上手拿两只风筝,然后 叫人点火发射。但是,随着一声巨 响他消失在了火焰的烟雾中。人类 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勇于探索
锲而不舍(二)
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 后的第二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我们 也要搞人造卫星。”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 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 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 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中国成为 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锲而不舍—— 坚持不懈(xiè)
我会反义词
崭新—— 陈旧 辽(liǎo阔—— 狭(xiá)窄(zǎi)
锲而不舍—— 半途(tú)而废(fèi)
划分层次
一、(1-3)炎黄子孙为了实现飞天梦 想不断尝试,明代的万户所尝试的人类首 次火箭飞行。 二、(4-10)中国从第一颗人造卫星 的发射成功到两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 千年梦想变成现实。 三、(11)炎黄子孙更高更绚烂的梦 想,登临月球,探索火星,遨游太空。
飞 升 中 的 神 舟 五 号
升空后的飞船
新生字词
九天揽(lǎn)月 先驱(qü) 积劳成疾(jí ) 猝(cù)然 里程(chéng)碑(beī)
绚(xuàn)烂 苍(cāng)穹(qióng) 风华正茂(mào) 锲(qiè)而不舍
生字认读

áo 揽 lǎn 瑰 guī 穹 qióng 猝 cù 锲 qiè
2007年10月24日
2010年10月1日
思考
一、课文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哪些 代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和事 件? 二、千年梦圆在今朝靠的是什么精 神? 三、分析重点句。 四、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进展情况。
一、
古人的奇妙想象 ──美好的梦想
二、
明代万户第一个 试验乘火箭上天 ──大胆的尝试

火箭是现代发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的运载工 具,是我们祖先首先发明的。起初,只是用于过 年过节放烟火时使用,到13世纪,人们把火箭用 作战争武器,以后传入欧洲。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件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 六年级下册
19 千 年 梦 圆 在 今 朝
制作:月光留步
19、千年梦圆在今朝
制作:月光留步
万 户 飞 天 雕 塑
人 类 第 一 飞 人
神 舟 五 号
神 舟 五 号
杨 利 伟
发 射 前 的 神 舟 五 号

声 巨 响 火 箭 飞 天
③它同时也充分表明:中华民族 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 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 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这句话充分肯定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 飞行的成功的伟大意义,是几千年的梦想 变成现实,是几代人数十年的追求、努力 和奋斗的结果,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 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勇于挑战的精神。
过渡句。这句话一方面承接上文,用 万户的火箭飞行失败说明中华民族在追求 遨游太空的梦想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遭遇了很多的失败和挫折;另一方面开启 下文,说明中华民族并没有因为失败放弃 飞天的梦想,而始终坚定执著,不断努力。
②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 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 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三个“最”字,说明了载人航天工程 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说明了党 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显示出的 巨大的勇气和决心,说明了中国航天 工作者将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和艰辛 的劳动。
载人航天,对科技发展具有强大的牵引作用; 载人航天,对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
载人航天,可发促进科学研究工作的深入。
五、
2003年10月15日,神州五号 飞船发射成功 ──巨大的成功
中国航天第一人
中 国 首 位 航 天 员 杨 利 伟

杨利伟出发登舱前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握手。
神舟六号飞船
费俊龙
聂海胜
神七三英雄
嫦 娥 奔 月
载人航天梦想的实现
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梦想 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的尝试 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 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艰苦的努力 “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巨大的成功
思考
二、千年梦圆在今朝靠的是什么精 神?
热爱祖国 勇于探索 锲而不舍
千年执著为圆梦,飞向太空在今朝!
中国人民在很早以前就对火箭进行研究,明代的官员万户便是 其中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上 第一个实验乘火箭上天的人。之后勤 劳的中国人对这进行了更积极、深刻的研究。
终于在2003年10月15日上午9 点,在我国九泉卫星发射中心, 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 自行研制的“神州五号”飞船被 送上太空。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 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已 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 技术的国家。一瞬间的改变,一 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 千年的飞天梦想。
勇于探索
锲而不舍(五)
2005年10月12日,中国航天与费俊龙、 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开始中国第二 次载人航天飞行。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 飞行后,飞船返回舱于17日凌晨4时顺利着陆, 航天员安全返回。
思考
三、分析重点句。
①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 惨重代价,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 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 万 户 是 第 一 个 利 用 火 箭 飞 行 的 人
三、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 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突破性进展
四、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 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艰苦的努力
载人航天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
在当今世界上,或许没有什么比载人航天更能充分展 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载人航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它包括载人飞船、运载火箭、航天员、测控通信网、发射 场、着陆场及有效载荷等七大系统。实现载人航天,将飞 船连同人员送入太空预定轨道,并安全地返回,如果没有 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和科研能力,如果一个国家没有雄厚 的经济基础和强劲的经济能力,是不可能实施载人航天工 程的。因此,载人航天可以充分显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 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遨游 九天揽月 瑰丽 苍穹 猝然长逝 锲而不舍
读一读、记一记
瑰丽、尝试、火箭、捆绑、 探索、惨重、穿越、振奋、 规模、协作、精细、宛若、 概括、评价、魄力、瞬间。
嫦娥奔月 积劳成疾
鲲鹏展翅 九天揽月 风华正茂 华发早生
பைடு நூலகம்
猝然长逝 锲而不舍
震耳欲聋 坚持不懈 炎黄子孙 不懈努力
我会近义词
绚烂—— 绚丽 崭(zhǎn)新—— 簇(cù)新
勇于探索
锲而不舍(三)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 天工程。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 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 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勇于探索
锲而不舍(四)
成千上万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03年 10月15日有了结果。那天早晨9时,在酒泉卫 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 自行研发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 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看起来宛若一条蜿蜒的 苍龙,寻件便消失在苍穹之中。10月16日6时 23分,飞船在环绕地球14圈后成功返回祖国大 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