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产品责任险的几个问题保险责任的确定咨询题按照《民法通则》第122条规定,“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同样,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一条:“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以下简称他人财产)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能够看出,产品缺陷是构成产品责任的赔偿前提。
应该讲,目前条款的范畴超出法律的规定,只要被保险人产品“在承保区域发生事故”并依法有被保险人负责时,保险人均要赔偿。
如此,不论产品是否存在缺陷,只要被保险人依法应承担的责任,保险公司均应赔偿。
此外,除了人保的国内条款专门注明因产品缺陷造成被保险人应负的赔偿责任,保险公司承担赔偿;其它公司差不多上无一例外的承担产品发生事故依法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缺失。
第三十一条:“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能够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能够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
”由于我国法律关于“产品缺陷”的规定是一种弹性标准、极大地阻碍了对产品责任的界定。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定义,“产品缺陷”是指产品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格的危险;产品有保证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
因此,在认为存在缺陷时采纳的是不合理危险标准和生产标准二者结合,且以不符合该生产标准为优先适用。
如此的规定可能导致产品责任险的承保范畴过窄,当产品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时但仍对消费者造成损害时,消费者缺无法获得损害赔偿,从而减弱了被保险人的产品责任,不利于消费者权益的爱护。
目前除了人保的国内条例条款专门注明因产品缺陷造成被保险人应负的赔偿责任,保险公司承担赔偿;其它公司差不多上无一例外的承担产品发生事故依法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缺失。
我们改造后的条款保险责任建议以产品缺陷为赔偿前提。
司法管辖权的咨询题在司法实践中,因涉外侵权行为引起的产品责任,《民法通则》第146条规定,“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律。
”那么涉及到两个咨询题,一个是国外产品国内销售投保,是否适用中国法律?第二,国内产品销往国外,是否适用中国法律?如果条款中约定司法管辖权是中国是否有法律效力?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咨询题我国目前对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规定不一致,导致产品责任实际操作有难度。
按照《民法通则》第122条规定,“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产品质量法第42条:“由于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
他人财产损害的,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啊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但同时43条规定,“应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有权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能够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
”按照前两条的规定,能够看出产品责任是采纳严格责任的归责原则,受害人有权向产品制造者或销售者提出责任赔偿,而不论是否有过错;但按照后一条的规定,对销售者又采纳了过错责任原则。
过错原则使消费者处于弱势,索赔易发生纠纷,阻碍了产品责任险的进展。
关于索赔期的咨询题由于产品责任的一样是长尾巴风险,国内公司一样采纳“期内索赔制”,也叫事故发觉制。
并同时规定一定时期的追溯期。
目前条款对索赔时效是如此规定的,“被保险人的索赔期限,从缺失发生之日起,不得超过两年。
”但保险法关于非寿险规定“自其明白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二年不行驶而消灭。
”那个地点的缺失发生是否能视为“事故发觉”?从实务中,好多产品责任的解决差不多上由保险人、第三方、被保险人协商解决。
真正用到司法程序解决咨询题的不多,因为保险公司尽量可不能增加额外的被保险人的诉讼费用。
第一章责任险人伤概念第二章责任险人伤案件的查勘第三章责任认定; O2 `5 }* g; q. F6 M( J一、责任险人伤案件的特点# ]& T, I5 ~* ]5 i * r) t0 ~1、人伤发生后,费用逐步发生,可变性大,不合理医疗费用大量存在6 k. l9 Q( l8 k( d0 }# I3 _! _2、损害与疾病共同存在,费用难分3 }* K N) ~2 T2 S3、医疗过程中医源性损害导致费用增加9 H/ P! H% B' ?- s2 a' Y; Y4、损害后伤残评定时机与评定结果关系较大3 W/ t6 w0 c( T( Y* g: E5 O5、赔偿分为补偿性赔偿和惩处性赔偿(法院判决)9 x( u" L% G# |" ?6、精神损害赔偿大多隐藏在其他有关赔偿之中$ A* f; d9 ~' a1 g. F9 [' S7、保险人有权对被保险人与第三人的索赔和抗辩程序进行操纵E0 c$ `6 L( }8 t' Y) x6 a8、保险人有代位追偿权4 i{# P, c$ b/ I$ Y- q$ j+ D7 n" _! Z二、事故责任辨析要点1 S4 O( v5 b: d: R1、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我国现行《民法通则》确立了以过错责任为主,以无过错责任、公平责任为例外的归责体系。
- }+ `; o, ]- A* y' ?(1)过错责任原则(包括推定过错):指行为人没有以合理的慎重态度行事,以行为人主观过错为承担责任的依据。
推定过错确实是在法律专门规定的场合,从损害事实的本身推定加害人有过错,并据此规则。
构成要件: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主观过错' d: R4 ^$ a1 d7 v, p, y! m(2)无过错责任原则:是具有内在危险的活动引起对损害的绝对责任,它不考虑责任人的意图或慎重程度,事件本身成为确定责任的标准。
它由法律专门规定。
构成要件: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2 V' g+ r: d5 X' U1 u(3)公平责任原则:当事人均无过错,基于社会公平,由对方当事人适当补偿受害人的原则) {6 @/ c% b; ]. z; Y6 Y! l2、行为与结果的因果关系(事实因果关系)(法律因果关系略)5 }3 D/ g9 s& J- D1 B; C4 k; K①必要条件规则:行为或事件是损害发生的必要条件,凡属于损害事实发生的必要条件的行为或事件均系事实因果关系中的缘故。
/ I8 k. I$ C/ @! M; F- Z- K* ~7 w②实质要素规则:即某种行为或事件尽管不是损害发生的必要条件,但却是足以引起损害发生的充分条件,就构成事实上的因果关系。
0 H) K!X h' d③因果关系的推定规则:在某些情形下,运用通常的规则无法证实事实因果关系,法律规定了专门的认定规则,该规则要求责任人举证证明应当由其承担责任的行为或事件不是造成损害结果发生的缘故,如果不能举证的,则认定有事实上的因果关系。
" K$ R7 w W' s9 P, k2 u6 t3、损害与疾病(见下)5 o0 z; z0 z7 p5 `4 S" x( [1 t9 S* Z' Q5 @1 }三、保险责任辨析7 n: G9 {' R5 z9 }1、被保险人是否存在过错或过失,是否是有意;3 `! z( I& }5 t?9 }4 x( m2、事故是否发生在保单的有效期内,地点是否在保单列明的地点范畴;* N! f! i: c/ E. w% ?8 M7 Z3、事故是否和被保险人的经营活动有关;* R" W" h3 a' o4、是否属于保险责任或批单、专门约定所扩展的项目,且不属于除外责任中的规定事项。
0 X2 T) `7 e: p. \5 T! v; ^& z" e5、是否有第三者承担事故全部或部分责任。
( T4 S+ d4 \5 P; G, Q8 G3 V9 A& [7 m' n1 L, P. `6 }第四章人身损害赔偿的项目$ t6 m0 t, B z4 `5 z. b: ?* C, w) k1 x1 ^0 r& R- U) \- @7 t: F略,见《车险人伤公估指引》5 o P 2 M" s3 U G* B8 ?# u* w4 Y* M; i( g" @第五章外伤与疾病混合下的赔偿运算第六章伤残及赔偿7 D& D# t1 ?3 B" a( }8 Z/ ?一、伤残鉴定的种类! y* N k) M" c' z5 N1、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鉴定:此伤残鉴定仅仅针对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受伤的人员,鉴定结论也只用于指导事故当事人之间的赔偿和保险赔偿咨询题。
/ ~4 U1 J; Q0 U5 q- B/ ~( ?2 B2、职业病和工伤伤残程度鉴定:此项鉴定是判别被鉴定人劳动能力的标准,适用于职业病和工伤,用于确定工伤待遇。
( ^/ U8 u7 _# @5 P0 _( |1 m7 c3、损害程度鉴定:此项鉴定源于《刑法》和《民法通则》,适用于侵权案件,要紧是判定被损害人的损害程度,判定侵权人的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由此对比《刑法》或《治安治理处罚条例》有关条款给予侵权人处罚。
t 4 [& O! X5 P' b0 O. [4、人身损害致残程度鉴定:适用于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中涉及的人体损害残疾程度的鉴定,是工伤鉴定与道路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补充,目前处于试行时期,一样责任险应按照本鉴定标准进行伤残鉴定。
5 Q( G2 Q j) I, a8 @5、雇主责任险伤残:雇主责任险合同对雇员的伤残在保险合同中有专门的约定,按照伤残赔偿金额表确定。
6 d{( H8 q0 M' c6、医疗事故伤残鉴定:《医疗事故分级标准》,是针对医疗事故的损害进行伤残鉴定的。
0 L' q" r0 f* R2 O% h7 ^7 s# J) n2 Y* P3 U3 x二、其他与赔偿有关的司法鉴定项目) T3 V, A3 `! n8 T( J. t* F% ~% g1、医疗依靠:治疗终结时仍旧不能脱离治疗。
此鉴定涉及出院后的后续医疗费用。
/ v. f2 ~8 W6 j6 |8 K! m: ?2、护理依靠:因伤残导致差不多生活内容部分或全部不能完成,需要他人协助的情形。
此鉴定涉及护理程度和时刻。
) f# O0 s4 M! v4 U1 `* d% z3、医疗终结时刻:临床医学一样认为的症状或体征固定时刻,此鉴定涉及误工时刻和住院治疗时刻的认定。
% ^' s; G' A( L4、损害参与度:多种因素共同导致事故发生时,鉴定损害导致最终结果的缘故力大小,依次确定被保险人对第三者的赔偿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