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然情况
黑龙江省地处中国玉米带最北部,玉米种植几乎遍布
全省,但玉米生产区集中在北纬45~47℃,有效积温
2200~2800℃,玉米播种面积为210万~230万hm2,是第二
大粮食作物。
其中,普通玉米占40%以上。
青贮玉米近
2年发展速度较快年播种面积在300万亩左右。
2玉米生产优势
2.1自然条件
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适宜玉米生长。
全省耕地
1.5亿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光
热水资源丰富且与玉米生长进程同步,玉米生产的资源
成本系数较低。
2.2需求量大
畜牧业发展迅速玉米需求量日益增大,目前正在实施
奶业振兴计划预计到2011年全省需要400万亩以上青贮
玉米,加上肉牛羊等饲用,青贮玉米种植需在500万亩以
上,发展潜力很大。
2.3发展外向生产业经济区位优势明显
与美国和国内其它地区相比,黑龙江省及东北地区
具有区位优势,表现在与其相邻的俄罗斯朝鲜日本和韩
国存在着相当大的玉米供求缺口,这给黑龙江省玉米参
与国际市场竞争发展外向型玉米产业,就近开拓邻国的
玉米市场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2.4耕作栽培水平
进入21世纪后,玉米栽培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主
要表现在,杂交种质量明显提高,种子发芽率有所保障,机械半
精量播种及机械化坐水种技术使播种质量大大提高,种子包
衣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地下害虫和苗期害虫得以控制,种
植密度不断增加,测土施肥与配方施肥大面积应用,肥料
的施用更趋合理,化学除草及综合配套技术的应用。
3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
3.1基础设施落后抗逆能力差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区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玉米生产受
自然条件影响较大,近几年持续干旱,造成玉米单产水平
不高,单产成本较高,经济效益下降。
3.2生产规模小,成本高,整体效益差
黑龙江省占人均耕地较多,但由于分散经营,每户耕
地面积多者3~4hm2,少者只有1~2hm2,造成劳动力成本
高,生产手段落后,同时由于物质投入比重较大,生产间
接成本高。
整体效益较差。
3.3品质问题突出
造成玉米品质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千家万户分散经
营,种植品种比较杂,粮食收购企业混收混储,造成玉米
商品粮大小粮混杂,颜色混杂。
另外,黑龙江省无霜期
短,个别年份由于早霜,一部分玉米未正常成熟,玉米商
品粮品质下降。
3.4新技术普及率低
近年来,众多科研单位在玉米育种耕作栽培等方面
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构建了玉米高产,优质,高效技术
平台,但由于受到农民素质,社会经济条件和玉米价格等
因素的影响,导致许多新技术的普及率较低,没能发挥出
新技术应有的潜力。
3.5农业机械化水平低
多数用畜力牵引的单体播种机,春旱坐水种不能抢农
时,做不到适时播种,一次播种拿全苗。
传统的铧式犁翻
耕作仍占一定比重,常常造成跑水跑土,生产力下降,引
发土壤沙化等生态问题。
3.6施肥不科学,土壤肥力明显下降
在肥料的施用上配比不合理,部分地区存在施肥量不第一作者简介:孙爱华,女,1979年出生,农艺师,工作以来始终在农技推广第一线。
通信地址:162400黑龙江省泰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基本现状
孙爱华,周晓东
(黑龙江省泰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泰来162400)
摘要:简介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的自然优势(国内需求量大,国外玉米供求缺口)、栽培水平有所改善,但仍存在在各种问题。
如基础设施落后抗逆能力差;生产规模小,成本高,整体效益差;品质问题突出;新技术普及率低;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病虫害严重;施肥不科学,土壤肥力明显下降。
并展望了玉米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玉米;生产现状;问题
下转第24页
4总结
在目前的信息环境下,使用常规的拉网式获取信息的方法效率十分低下,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更是无所适从。
信息推送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传递理念和传递模式,它实现了个性化的主动信息服务,将传统的网络环境下的农业信息主动、快捷地推送到农民手中,是农村信息服务的必然趋势和发展方向。
农村信息知识化和推送的过程,就是信息增值的过程,更是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成果应用于农业产业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戴起伟.基于知识管理和信息推送技术的农村信息服务系统[J].江苏
农业学报,2009,25(6):1413-1419.
[2]范迎秋.基于网格的信息推送服务模式[J].情报探索,2007,(3):58-60.
[3]张月天,邬伟.当前互联网几种信息推送技术及其评析[J].云南农业大
学学报,2009(4):116-120.
[4]母凌艳.基于RSS的个性化科技信息服务系统研究[D].大连:大连理
工大学,2008.
图5农村RSS信息服务系统模型
足或施肥量过大现象。
重视化学肥料,轻视农家肥料。
目前肥料市场混乱,玉米专用肥品种多,配方多,配方不科学,难以达到高产高效的目标。
由于多年连作玉米,致使土壤肥力和土壤的生产能力下降,土壤结构变差,犁底层越来越浅,种地不养地,掠夺式经营。
3.7病虫害严重
目前黑龙江省玉米主产区的病虫害主要是丝黑穗病和玉米螟。
虽然种子包衣技术和生防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每年由于玉米病虫的危害仍导致玉米产量减少近一成左右。
4玉米的发展前景
黑龙江省要想继续保持玉米生产优势并实现其产业化,促使粮食大省变成财政富省、农业强省,应以国家粮食安全大局为根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因地制宜发挥各地优势,在玉米生产优势区稳定玉米种植面积,保持生产能力的稳定增长,持续提高单产,迅速改进品质、降低产销成本,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转化增值,加速玉米产业化进程,是保证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上接第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