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壳颜色影响因素》
行抽查,随机抽取100个蛋,依深褐、褐、浅褐和浅粉4种色
泽分类,分别占33%、39%、16%和12%,虽然符合标准色的
占70%以上,但有12%色素过浅的蛋,这种现象不能说与鸡种
的
质
量
无
关
。
2.2疾病因素
据调查分析,在相同品种情况下,蛋壳颜色变浅 与鸡群发生输卵管病变有关,当病原体侵蚀鸡体 后,可直接发生或继发引起不同程度生殖道病理 变化,输卵管出现水肿、充血或出血,粘膜上皮 脱落,使蛋壳腺体合成和分泌钙及色素机能部分 丧失或完全丧失,造成蛋壳颜色变浅、变白等较 为典型的临床症状。
蛋壳色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和机理很复杂
其化学成分为棕色素卟啉,
来源于血红蛋白分解物,与衰老、受损和形态异 常的红细胞的破坏有关。当红细胞在肝、脾和其 他部分的网状内皮系统被吞噬破坏后,释放出血 红蛋白,很快就被分解为珠蛋白、胆绿素和铁。 其中珠蛋白和铁可重新参加体内代谢,唯有胆绿 素被还原为胆红素,经血液转运至肝脏后结合生 成葡萄糖醛酸胆红素,随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大 部分作为废物随粪便排出体外。还有小部分又被 肠道重新吸收,经血液入肝或转送至输卵管等部 位,作为合成蛋壳色素的原料。因为红细胞衰老 破坏连续不断进行,这种色素原料不会缺乏,而 能够源源不断地由上述分解物满足,而后,再经 子宫腺体细胞内多个分解合成酶的作用,形成褐 色蛋壳色素。 ..
2.3药物因素
服用尼卡巴嗪抗球虫,抑制碳酸酐酶的活性及正常蛋壳 色素的形成,导致正常产褐壳蛋品种鸡产白壳蛋。鸡产 蛋期预防治疗常发病或混合感染时投服药物,如磺胺类、 呋喃类、喹乙醇、抗球虫药或驱虫药,使用时间或用量 不当,也对蛋的形成有不良影响。
2.4饲养管理因素
应激方面的原因。转群、防疫、外界惊扰都会对鸡 产生应激作用,各种应激因素都能影响鸡对钙的吸 收和利用,由于应激影响可使鸡只产蛋过程中产蛋 时间延长,蛋在蛋壳腺中长时间存留,会增加钙的 沉积,而使蛋壳颜色变得苍白。Cibert和 Overficld(1986)认为,轻微应激或短时间惊扰的鸡所 产的蛋外表覆盖额外的钙,并产生不令人喜欢的蛋 壳颜色。其他国外学者也发现颜色不正常、畸形和 其他异常蛋的发生率明显与蛋形成期的应激有关。 Mills和Rauch(1987)还证实了环境因素对蛋壳结构和 蛋壳颜色的影响。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应尽量减少 应激因素刺激,使鸡群保持适宜密度和舍温,可使 蛋壳颜色和质量有所提高,还能确保鸡只高产稳产, 增加饲养效益。造成产蛋下降,伴随色泽变浅。这 类变化时间不会长,调整环境、饮水中增补电解多 维、白蛋壳现象会很快消失。
有研究表明, 蛋壳颜色有较高的遗传力,蛋壳色泽 遗传为为0.58~0.76。且壳色性状为多基因影响, 褐色基因依个体遗传结构的差异,表现出由棕 色到浅褐不完全显性,色泽差异悬殊。
一般来说,凡经过长期选育的鸡种,壳色深浅 相对固定,但现代商用褐壳蛋鸡则因壳色存在 着遗传变异,在壳色一致性上还不理想,主要 原因是品系间杂交所造成的。
危害最严重的疾病
有鸡新城疫、大肠杆菌病、巴氏杆菌病、 减蛋综合症、肾型传支、鸡白痢等。因 严重侵害生殖系统,除造成产蛋率锐减、 蛋壳变薄、无壳蛋增多外,并有蛋壳褪 色变浅、变白等较为典型的临床症状。 同时因鸡群患病,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而 造成营养缺乏。另外,还有资料报道, 认为与呼吸系统有关的疾病也可影响褐 壳蛋颜色和蛋壳强度。
饲养管理
光照方面的原因。产蛋期的光照应是恒定的。 光照不足或不稳定不规律都会造成产白蛋壳。 人工补光应保持稳定、配以科学的饲料营养, 可保证优良的壳色与产蛋高峰。
饲养管理
夏季持续高温,鸡体散热困难,为加速排泄散 热而大量饮水,加上采食量下降,造成营养流 失和不足,影响蛋壳质量而产白壳蛋。秋冬之 际,气温突降,鸡体一时不能适应,影响钙磷 代谢,导致蛋壳颜色变浅。
2.褐壳蛋蛋壳颜色变浅的原因
2.1品种因素
白壳蛋鸡与褐壳蛋鸡杂交,其后代鸡则表现为两者的中间壳
色。若用白来航公鸡与有色羽母鸡杂交,蛋壳颜色较浅,反
交时则较深。现代鸡种皆为品系间杂交而成。因各育种公司
选用育种素材的差异,或种鸡场没按要求的系间杂交制种,
结果出现一些蛋鸡群壳色参差不齐。如对某鸡场褐壳蛋鸡进
蛋壳颜色问题
问题的提出
蛋壳颜色的深浅与蛋的销路密切相关 养殖户对蛋壳颜色非常关注, 很在意观察蛋壳
颜色的变化,并常常把它的变化与所喂饲料联 系在一起
常有养殖户发问:"鸡蛋壳又变白变浅了,是饲料 的毛病?还是鸡又闹什么病呢?" 观的品种特性。
2.5营养方面的因素
一般来说,蛋壳颜色的深浅与蛋鸡的饲粮营 养无直接关系,目前也没有添加某些营养物 作为改善蛋壳色泽专用的添加剂。但如果长 期缺乏维生素A,可能引起输卵管正常粘膜 上皮被分层的鳞状角质化上皮所取代,使蛋 壳色素的分泌失常,造成蛋壳颜色变浅。
2.6.鸡体老龄化因素
因鸡龄老化、产蛋下降、蛋壳变化这类情 况,增调营养性药物可见改善,但维持时 间不长,应根据市场行情,及时淘汰。有 的资料介绍产蛋初期壳色较深,产蛋后期 变浅,这是否与生殖机能衰退有关还需进 一步证实。
1.2蛋壳色素形成的过程
蛋壳颜色是子宫中腺体分泌和沉积的色素,是 蛋壳外面釉质层的构成成分之一
在蛋产出前4~5h形成。
当卵通过子宫部粘膜时,管腔扩大,由于子宫 壁平滑肌的收缩,使卵转动,其上皮粘膜的分 泌物均匀涂布在卵的表面。子宫粘膜为假复层 柱状上皮,由具有纤毛的顶细胞和分泌细胞组 成,顶细胞与钙的分泌有关,分泌细胞与分泌 蛋壳釉质层有关,固有膜内分布有管状腺,直 接开口于管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