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脐疗偏方

脐疗偏方

明代大臣、金石学家、藏书家都穆曾在他的著作《都公谭纂》记载一件趣闻。

永乐年间,嘉兴人金晟任刑部主事。

一次讨贼中,官府抓捕到多名强盗。

令金晟感到惊奇的是:强盗的头目竟是一位“年百八二十五岁“的寿星,此人看上去却毫无老态,而“面如童子”。

金晟起初不信,于是,拟文派人到犯人原籍调查取证,结果确认无误。

金晟于是亲审该盗首,询问长寿的原因。

犯人说:“少时居住荆山(今属湖南)时,有一个异人告诉他:如果经常用艾草灸肚脐,可以让人长寿。

于是便长期操行此术,才有了今天的这种健康身体。

”这听起来是不是很神奇?不过,肚脐疗法一直为中医所推崇,原因就在于它的功效显著。

在一些古代医书中常有记载,如在宋代《针灸资生经》就曾记载这样一个故事:“有人年老,面颜如童子者,盖每岁以鼠粪灸脐中一壮故也。

”不过,鼠粪显然不卫生,这个方法算是个案,不值得提倡。

在《清太医院配方》中有记载一名为“毓麟固本膏”的贴脐方很是可取。

据清宫配本中记载,此膏是异人秘传的(实为宫廷御医所创制,如此故弄玄虚纯粹为了把药方神秘化和知名度)。

在清宫配本记载:“种子之功,百胜百效”,又称“男妇如能常贴此膏者,气血充足,容颜光彩,诸痰不生,乌须黑发,固精种子。

”并说“此膏终身永贴者,体健身轻,返老还童”。

当然有言过其实的成份,但是其温肾壮阳、固精种子的功效却是实实在在的。

宫里的太医就用此方为慈禧太后治疗肠胃功能失调症,也调理过光绪皇帝。

光绪三十三年,即1907年,皇上起居注记载:“遗精之病将二十年,每月必发十数次”,“且有无梦不举即自遗泄之时,精液愈泄愈稀,下部久已虚冷”等语。

意思是说,光绪皇帝从青春期起就患了遗精之病,而且每个月遗精多达十几次,到了30岁后,甚至可怕到几乎无精可泄的地步,按中医讲,这是肾经过于亏虚,导致精液无力泄出,用现在医学说,这是少弱精子症或是无精子症。

也因为这样,他一生也没有留下一儿半女。

虽然宫廷御医也用“毓麟固本膏”对他加以调理,但面对先后天都不足、肾经严重亏虚且情绪压抑的光绪皇帝,宫廷御医这叫恨铁不成钢,再神奇的药方也难以起效了。

走题了,书僮继续言归正传,为什么肚脐疗法可以取得良好的功效呢?先来认识一下肚脐——肚脐,我们俗称肚脐眼,从西医学的观点看,“脐”只不过是初生儿脐带脱落后遗留下的一个瘢痕组织而已,但我们中医可不这么认为,据中医书籍记载,肚脐,应称为“神阙穴”,是全身361个穴位中唯一看得见、摸得着的穴位,其特殊性及与全身的广泛联系,是其他任何穴位无法比拟的,被称为“先天之结蒂,后天之气舍”,“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藏之根。

”也就是说“神阙穴”是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能司管人体诸经百脉。

当人体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通过刺激或施药于神阙穴,便有调整阴阳平衡、气血和畅的功能,收到祛邪治病之功效。

有趣的是,有科学家用“黄金律”来测量人体,结果惊奇地发现:从肚脐到脚的长度,与肚脐到头顶长度的比值,恰好等于0.618,就是说,肚脐正位于人体的“黄金分割点”上。

而现代科学研究表明,0.168在养生中起重要作用,所以“黄金分割点”应是调整人体功能的最佳作用点。

实验研究也证明:通过药熨、艾灸等刺激,有助于调节人体神经系统及内分泌活动,尤其是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从而能起到扶正祛病、益寿延年之作用。

已故的南怀瑾大师就曾经告诉世人一个肚脐养生秘方。

他说,“日本人发明的温灸器,放在肚脐上,暖暖的,可以治肠胃病。

这是日本人把中国道家的老方法拿出来卖钱,这个在道家养生法叫灸脐法。

其实用不着那个,我教你们,年纪大的都可以用,比较保险。

用桂圆肉一颗(新鲜的叫龙眼,干的叫桂圆),花椒六、七颗,加上那个艾绒一同打烂,晚上睡觉的时候挑一点点,小指甲面那么大,放在肚脐里就行了。

你不要小看我们的肚脐,肚脐会吸收的。

”他继续解释道:“肚脐有个孔,我们在娘胎里头的饮食、呼吸都靠这个肚脐连到妈妈。

所以把这个药放在肚脐,用橡皮贴把它封住去睡觉,比那个温灸器还要好。

胃病也好,各种病都好,老年人的身体绝对保健康,身体需要就吸进去了,不要的它不吸。

这样就会水火交感了,继续二三天后,早晨起来嘴也不苦啦,口也不干啦,肠胃病都会好了。

这个是真的秘方,你们也可以替人家治病,不过不要收钱,我公开讲的你们去卖钱,那不太好吧!这个水火交感,火在下,就是元气在下,水在上,也就是清凉的在上。

所以老年人口水多,脚底心还发暖,冬天脚都不怕冷的,一定长寿。

”这个方法最是简单实用,推广功德无量。

其实,祖国传统医学针对肚脐疗法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做了一些记载。

其中医书《针灸甲乙经》记载较多,包括拔罐、药物贴脐、滴脐、敷脐、温脐等法。

书僮列举一下。

1、拔罐法:肚脐拔火罐能回阳固脱,治疗长年不愈的腹泻;能扶正祛邪,治疗风寒型感冒;活血祛风,以治疗顽固性荨麻疹;调和中下焦,疏通胃肠气机,治疗肚脐周围痛及腹痛。

拔罐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但拔罐时间不宜过长,特别是寒湿型体质患者容易出现水泡,所以每次以10~15分钟为宜。

2、灸脐法:重灸神阙,有起死回生的效果。

一般用艾灸或隔姜、隔附子饼灸10~30分钟,能温中散寒、温补下焦,治疗虚寒腹痛,脾胃虚寒引起的呃逆、反胃、呕吐及脾肾阳虚导致的腹泻、水肿等。

3、敷脐法:神阙与任、督、冲、带脉相通,因此用药敷肚脐能通过全身各经脉发挥作用。

贴敷肚脐的药物多为辛香药物,可以迅速渗透,到达组织及微循环,获得调和阴阳、治疗疾病的目的。

例如,敷黄连粉、牛黄粉能退烧;敷珍珠粉、丹参粉治失眠;敷砂仁、枳实能治疗消化不良;用吴茱萸、川芎各半研粉敷脐能降血压。

书僮以为,此法最为可取。

4、滴脐法:是将药物化为水液,滴于脐中,与敷脐异曲同工。

有人称用藿香正气水滴脐治疗中暑,这是一个误区。

藿香正气类药物能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可用于夏季肠胃型感冒和部分中暑患者,但不适合所有中暑的病人。

肚脐疗法很好但也有禁忌,除了禁止针刺以免发生感染外,书僮提醒注意以下四点:第一,脐部有损伤、炎症者及孕妇禁用;第二,刚吃完饭或空腹不宜灸脐;第三,艾灸不可离脐部太近,否则易烫伤;第四,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体质施治。

附:治疗顽固便秘的古方治疗顽固便秘的古方,效果非常好,但是很少人知道,就是学习中医的人也很少注意重视这个方子,我临床多年,应用此方效果非常好,一般便秘用开塞露只是临时效果,口服泻药又伤害体质,这个方子是伤寒论方,蜜煎导,用真蜂蜜二两,放在铜器内,火上熬,熬成饴糖(麦芽糖)状态,趁热赶紧搓成直径0.8-1厘米,长4-5厘米,放入肛门,一天一个,一般5-10个左右,便秘就可以除根了,有很好的远期疗效,值得推广,利益众生。

其实这是个两千年古方,借您平台强调一下,引起大家重视,效果真的非常好,因为便秘实在太难受,所以通过您的宣扬,使大家受益!麻烦通过您的平台,使便秘患者早日解脱痛苦!”献方人:李占胜老师祝大家身体健康!76个中药外敷肚脐偏方(转载)发表者:赵东奇药物敷脐:独特而理想的给药途径对危重病人口服药疗效不显著者,敷脐疗法可收奇效。

肚脐没有皮下脂肪,血管非常丰富,所以药物易于渗透、吸收,加上药物不受胃酶的干扰破坏,因此用药量少、见效快。

肚脐作为人体一个独特的给药途径,用药物贴敷或施以热熨等方法,有复元回阳、开窍固气之功能。

特别适合于有胃肠、肝脏疾病的患者,由于中药敷肚脐不经肝脏代谢,可减少毒副反应,因此是一条理想的给药途径.1 :天麻或天麻片穴位:神阙穴(肚脐)方法:从药店买来成块的天麻或中成药天麻片,打粉后填入肚脐内,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

每天晚上贴,早晨取下。

疗小叶增生的外敷方法小叶增生大概是女性朋友中最常见的疾病了。

很多女性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经常郁闷,便会发现自己一侧或两侧乳房中出现了肿块,摸上去感觉硬硬的,又很有韧性,有点儿像摸橡皮块的感觉,用手去推还能推动,这就是小叶增生。

其实小叶增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疾病,大多数患上此症的女性朋友会在发病数月或一两年后自行缓解,无需治疗。

不过,也有一小部分人是一直有着小叶增生的,虽然不痛不痒,但是乳房中有肿块,终究是一件让人心里不太舒服的事情,有些女性还总担心它会转化成肿瘤什么的,所以,我给大家提供一则可以帮助消除小叶增生的外治方法:把天麻打成粉填入肚脐内。

友情提示:配合逍遥丸,效果更好2;胃气不足。

方法:取一粒健胃消食片或补中益气丸捣碎,填入肚脐,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次贴12个小时,然后休息12个小时。

?3;肚脐敷药治疗鼻炎 ,处方:党参10g,白术7g,干姜5g,炙甘草3g,扑尔敏2粒。

粉碎成细粉,填神阙穴4 ;自汗,盗汗,遗尿-----用五倍子打成粉贴在肚脐上。

可用五倍子15克(或五倍子30克、朱砂3克),焙干研细,睡前敷于肚脐或涌穴上治疗盗汗。

5 ;失眠-----桑葚子煮汤。

还可用归脾丸,贴在肚脐上。

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晚上贴上,早上拿下来。

6:十滴水滴肚脐,寒热两邪通吃?把十滴水滴在肚脐里,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封盖,12个小时以后取下。

?夏天天气炎热,人们都喜欢吃生冷寒凉的瓜果、当时觉得很舒服,但时间久了,肠胃就容易受寒,呕吐或腹泻。

很多人都找不到原因在哪儿,往往都是随便吃点什么止泻药就了事,殊不知,大热天过食寒凉之物所导致的肠胃问题可不是这么简单解决就万事大吉了,不注意的话,往往就此埋下了病根。

既能祛寒,又能祛火,一滴入脐,正好对付暑天之火和食物之寒,寒热两邪通吃,治疗夏天出现的肠胃问题,效果特别好。

?7:前列腺肥大:白胡椒细辛各15克,研粉每次取药3克敷于肚脐处,外用麝香风湿膏盖上,3日换一次,10次为1疗程,后停2天继续1疗程,本方对前列腺肥大,小便淋漓难解而无湿热者,有较好的疗效。

8:失眠:取五味子、远志、石菖蒲各10克,枣仁20克,红药3克;或三七、丹参各10克,石菖蒲、远志、硫磺各20克,红花6克,共同研成细末,均用40度白酒调成稠膏状,涂满肚脐,外用胶布固定,每晚换药1次。

9:用附子、细辛研磨成细末,加姜汁调成膏状外敷肚脐。

附子性卒热,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功效。

细聿性辛温,有祛风,散寒止痛,温肺化饮,宣通鼻窍功效。

凡辨证属于阳气虚弱、真寒假热、上热下寒的疾病,都可以用此法来治疗。

糖尿病本病后期易出现四肢疼痛水肿、僵硬拘挛等表现,每到冬季则症状加重痛苦难忍。

用以上药物敷脐治疗,每次12小时,2天1次。

10;肛泰贴剂:其药物成分为地榆(炭)、五倍子、冰片、盐酸小檗碱、盐酸罂粟碱等,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燥湿敛疮、消肿止痛之效,用于内痔、外痔、混合痔等出现的便血、肿胀及疼痛。

肛泰贴剂需外用,洗净脐部(神阙穴,即肚脐眼)周围皮肤,擦干,然后将贴剂胶布撕开,将药片对准脐部粘贴牢固,一次1片,一日1次。

11:治疗高血压:吴茱萸敷肚脐,引火归元,补养脾阳很多高血压患者都受够了长期吃药的罪,说到吃药就头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