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法 第二十一章 行政补偿

行政法 第二十一章 行政补偿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讲义
第二十一章行政补偿
第一节概述
一、行政补偿概念
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中,因合法的行政行为给相对人造成合法权益的损害,由国家依法给予补偿的制度。

其特征有:一是以合法的行政行为为前提。

二是行政补偿对象是特定的相对人,并且是其遭受了特定的损失。

P264三是行政补偿必须以损失发生与合法行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四是行政补偿方式多样,还可以是生产、生活和就业方面的妥善安置。

五是行政补偿的原则是正当补偿,由法律规定,按照公平、合理原则进行。

六是行政补偿多发生在损失发生之前,也可能发生在损失发生之后。

其与行政赔偿的区别为:一是引起原因不同。

二是性质不同,行政补偿不属于责任范围,而行政赔偿则属于行政责任。

三是发生时间不同,行政补偿往往在行政行为发生之前。

四是标准不同,行政补偿按照公平合理原则进行,由法律规定;行政赔偿则据实赔偿。

五是适用程序不同,行政补偿适用行政程序,而后者可能会运用司法程序。

二、行政补偿制度的历史发展
P263—264
三、行政补偿的理论基础P264--266
1、社会公共负担平等说
2、结果责任理论
3、特别牺牲说
4、人权保障论
5、社会协作理论
6、社会保险论
第二节行政补偿的范围和方式
一、范围
指行政补偿责任的范围,相对人取得行政补偿的范围。

通常包括如下情形:
1、土地征用补偿。

2、城市房屋拆迁补偿。

3、公用征调补偿。

4、执行治安职务损失补偿。

5、紧急避险补偿。

6、军事训练补偿。

7、高度危险工程补偿。

8、行政行为废止补偿。

9、公民主动协助执行公务的补偿。

10、其他合法行使公权力的补偿。

二、行政补偿方式
分为直接补偿与间接补偿两种。

直接补偿以金钱与财物方式直接填补受害人损失。

间接补偿则通过授予某种特殊权利或利益给予的补偿。

直接补偿包括金钱补偿、返还财产、恢复原状。

间接补偿包括资源调配上的优待,减免税费,授予某种特许权,给予额外的带薪休假、旅游和疗养等,晋级晋职、增加工资、安排就业等。

举例P269
第三节行政补偿的标准和程序
一、行政补偿的标准
1、国外行政补偿的标准
1)完全补偿
2)适当补偿
2、我国行政补偿的标准
现行宪法没有有关行政补偿条款。

在具体法律中有有关补偿的标准问题。

一般认为我国适用的适当补偿。

二、行政补偿的程序
行政补偿适用行政程序和司法程序。

1、行政程序
1)公告
2)登记
3)审查
4)作出决定
5)通知
6)执行
2、司法程序
不服行政补偿决定而提起行政诉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