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出血的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脑出血的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脑出血的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

绝大多数是高血压病伴发的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破裂所致,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

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

常见病因:高血压伴颅内小动脉硬化(最常见);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4种);脑动脉炎/血液病/脑淀粉样血管病/ 脑肿瘤卒中/寄生虫感染等。

诊断要点分七类讲解:
一、高血压性脑出血1 、年龄>50岁以上;2、高血压病史;3、活动或情绪激动时起病,数分钟至数小时达高峰;4、血压明显升高、剧烈头痛、呕吐、失语、肢体瘫痪和意识障碍等局灶定位和全脑症状。

5、CT常做为首选检查:早期出血表现为高密度灶。

二、脑血管畸形出血1 、年轻人多见,多在20-40 岁发病;2、常见出血部分是脑叶;3、影像学CT平扫可发现点条状钙化,增强可发现血管异常现象。

伴发急性血肿时平扫呈高密度,也可为低密度及低等高混合密度早,常提示为慢性血肿,病灶周围可显示畸形血管团,部分病例病灶周围呈环状强化;4、确诊需依据CTA或血管造影。

三、脑淀粉样血管病1 、多见于老年患者或家族性脑出血患者;
2、多无高血压病史;
3、常见出血部分是脑叶;
4、常有反复发作的脑出血病史;
5、确诊需要做病理组织学检查。

四、溶栓治疗所致脑出血1 、近期曾用溶栓药物治疗;2、出血多位于脑叶或原有的脑梗死病灶附近。

五、抗凝治疗所致脑出血1、近期曾用抗凝剂治疗;2、出血多位于脑叶;3、多有继续出血的倾向。

六、脑肿瘤卒中1 、脑出血前既有神经系统局灶症状;2、出血常位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非典型部位;3、影像学上早期出现灶周明显水肿,增强有助于诊断。

七、寄生虫感染出血1 、多为儿童患者;2、脑出血前既有神经系统局灶症状,有头痛、发热等;3、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增高;4、脑出血为肺吸虫脑病的主要表现,灶周水肿明显;5、CTA检查排除
血管性病变。

治疗原则: 治疗主要分内科治疗、外科治疗、康复治疗及特殊治疗(针对特殊病因), 治疗原则为安静卧床、脱水降颅压、调节血压、防治继续出血、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以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残疾率和减少复发。

一般来说,病情危重致颅内压过高,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及时行外科手术治疗,脑出血后,只要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稳定,停止进展,康复治疗宜尽早进行,并应针对患者可能发生的抑郁情绪,及时给予药物治疗和心理支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