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二届大学生影评大赛获奖名单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二届大学生影评大赛获奖名单

韩帆
山东经济学院
由《沂蒙六姐妹》谈主旋律电影创作的新思路
秦一然
北京大学
前世到今生的跨越商业向文艺的转型
——浅议《爱有来生》的叙事张力及艺术意蕴
王聿霄
浙江师范大学
简析电影《秋喜》中的镜像理论及其对父权信仰的颠覆
研究生组
一等奖(2名)
姓名
学校
获奖论文题目
陈琰娇
南开大学
制造幻觉——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
获奖论文题目
李频
武汉大学
《全城热恋》:“群体电影”的类型化尝试
杨岭
南开大学
犬儒理想主义:非诚勿扰
刘烨
华北科技学院
飞蛾向火
——简评影片《斗牛》中的生死阐释
三等奖(5名)
姓名
学校
获奖论文题目
邹温磊
重庆师范大学
金麟岂是池中物
——论《风云决》中的商业坚持
郑怡人
中山大学
于两极之间寻觅“二分之一”
——浅谈《非诚勿扰》揭示的生存法则
——浅析《高考1977》
曾晨
北京师范大学
那条悠远的河
——浅谈《红河》中民族文化的自我坚守和市场突围
邓姝婧
山东师范大学
解构与建构:电影《走着瞧》对喜剧严肃化的探索
周航
贵州民族学院
“风声”能否惊醒中国类型片
张更景
天津师范大学
那一袭暗红
——论《斗牛》中女性人物九儿
张雅婷
内蒙古师范大学
“灰色”中的“多彩”
——观电影《斗牛》,品“小”中的“大世界”
三等奖(5名)
姓名
学校
获奖论文题目
周军
四川大学
奥运影像:一个民族的记忆
——评影片《筑梦2008》
孙志逾
山东大学
从《功夫熊猫》看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意之旅
李彦霖
北京电影学院
论《红河》的叙事——纯真面目下的成与败
王倩阳
上海大学
从《风声》中略窥中国电影的本土化与类型化之路
李冰雁
深圳大学
全球化语境下的“上海怀旧”
——以《东风雨》为例
优秀奖(12名)
姓名
学校
获奖论文题目
李华楠
武汉大学
在喜剧味与悲剧美之间
——电影《斗牛》的一种解读
张鸯
浙江师范大学
《沂蒙六姐妹》女性影像分析
陈荣花
南开大学
文化沙漠背后主题叙述的迷失
王强春
四川外语学院
从《功夫熊猫》看中国文化在数字电影中的价值
张勇
浙江师范大学
被疏离的他者
——谍战电影《秋喜》中的女性形象
与《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
余权
华东师范大学
对《建国大业》全明星现象的“社会表演学”分析
二等奖(3名)
姓名
学校
获奖论文题目
黄今
山东艺术学院
《爱有来生》
——女性主体意识的失落
唐忠会
东南大学
从《麦兜响当当》看现代动画的观念转变
彭侃
香港浸会大学
新时代我们需要创作怎样的主流电影?
——从《集结号》等几部获奖影片谈起
林家钊
四川大学
分裂的风景
——评《高兴》中的分裂者刘高兴
张瑶
北京电影学院
《十月围城》:双重主流价值的二元并置
朱洋洋
中国传媒大学
自பைடு நூலகம்与奴役的隐形书写
——电影《走着瞧》叙事策略评析
刘识萌
四川大学
浅析电影《非诚勿扰》的成功模式
——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张成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万玛才旦的“逆反”诗学
——评《寻找智美更登》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二届大学生影评大赛获奖名单
作者: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更新时间:2010-11-8 22:35:29来源: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本科生组
一等奖(2名)
姓名
学校
获奖论文题目
马跃
扬州大学
《高考1977》的缺憾
饶俊
上海戏剧学院
传承,还是革新
——试论京剧电影《袁崇焕》的突围
二等奖(3名)
姓名
学校
冯强
北京师范大学
《斗牛》与《道德经》的互解:牛二为什么不下山?
赵益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从“武痴”到“宗师”
——浅论影片《叶问》中的“叶问”形象塑造
注:大赛颁奖典礼预计将于2010年12月中上旬在京举办。大赛组委会将电话通知颁奖典礼的时间地点。
张洁
南开大学
论知情记忆的禁忌与言说
——以电影《高考1977》为例
谢证翔
陕西师范大学
功夫电影的新名片
杜晓磊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顽强更无奈的抗争
——以《高兴》为例浅析小成本喜剧电影的现状和抗争
优秀奖(10名)
姓名
学校
获奖论文题目
康萌
浙江师范大学
十指
——浅谈《东风雨》中手的艺术
何方
北京大学
于劣境中渴求希望的群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