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律失常课件
• P波 :PⅡ直立、PavR倒置。 • P-R间期 :在0.12-0.25秒之间。 • P-P间期 :差异<0.12 • QRS波 :形态、时限正常。心房率与心室率相等。 • 频率 :成人P波频率100-160次/分,多在130次/分,个别可达160-180
次/分。
PPT学习交流
9
窦性心动过缓
• 是窦房结自律性降低所导的窦性心律失常。 • 心外原因
• 生理性 午间及夜间睡眠时 • 迷走神经中枢兴奋性增高所致 如脑膜炎、脑出血、脑肿瘤、脑炎、
脑外伤等的颅内压升高。 • 反射性迷走神经兴奋 压迫眼球、按压颈动脉窦、刺激咽部、恶心呕
吐、屏气、吞咽、剧烈咳嗽、忧虑。
PPT学习交流
10
• 代谢降低:如低温、重度营养不良恶液质、脑垂体功能低下、甲状腺 功能减低症等。
aVR导联倒置。 • P波频率:P波有规律地发生,频率60~100bpm。随年龄的增长,
无论静息还是运动时的窦性心率均减慢。 • P波时限:≦0.11s。 • P-R间期:0.12~0.20s。 • P-P间期:互差<0.12s。
PPT学习交流
2
• 通常窦性心率的频率与年龄呈负相关,即随年龄的增长心率逐渐 减慢。各年龄组心率分布如下:出生婴儿110~150次/分,2岁左 右心率为85~125次/分,4岁左右75~115次/分,6岁左右 65~100次/分,成年人60~100次/分.
PPT学习交流
6
• 甲状腺功能亢进 在甲状腺功能亢进好转以后心率便减慢,这 是病情得到控制的1个重要指标。
• 急性心肌梗死
• 休克 在轻度休克时心率增快>100次/分;重度休克时心率更快, 可>120次/分。
• 急性心肌炎
• 其他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 贫血、发热、感染、缺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脏手术后体温 升高一度,心率每分钟可增加12-15次。
窦性心律失常
• 凡由窦房结发出激动所形成的心律,总称窦性心律和窦性心律失 常。后者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窦 房结内游走心律、窦-房游走心律、窦-房交接性游走心律、窦性 停搏、窦房传导阻滞等。
PPT学习交流
1
正常窦性心律
• 正常窦性心律静态心电图特点如下: • P波方向:P波由窦房结发出,在Ⅰ、Ⅱ、V4~V6导联直立,在
PPT学习交流
12
心电图特点
• 1、窦性P波的形态:Ⅱ、Ⅲ导联的P波较正常心律的P波稍低平。 • 2、窦性P波的频率:成人应﹤60次/分,通常在40~59次/分之间,多在45次/分以上,
亦有慢至35次/分左右者,甚至有20次/分的报告。﹤45次/分为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 婴幼儿窦性心动过缓的心率,在1岁以下应﹤100次/分,1~6岁以上应﹤60次/分。 • 3、P-R间期 : 0.12-0.20s • 4、QRS波 : 每个波后紧随一个正常的QRS波,形态、时限均正常。 • 5、T波、U波 :窦性心动过缓时正常,也可出现T波振幅较低,U波常较明显。 • 6、Q-T间期: Q-T间期按比例延长,但校正后Q-Tc间期在正常范围内。
如立位时交感神经兴奋,心率也加快,卧位时心率则减慢。
PPT学习交流
4
• 病理因素
• 心力衰竭 尤其在心力衰竭早期,心率常增快。这是机体维持 心排血量的代偿机制之一。心率加快主要由交感神经兴奋和 儿茶酚胺分泌增加所致。当心功能减弱、心排血量减少时, 一方面因动脉压降低,通过对主动脉弓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刺激的减弱,使交感神经中枢兴奋和麽走神经紧张性降低; 另一方面在心排血量减少的同时,心室舒张末期压升高导致 右房压和
PPT学习交流
5
• 上下腔静脉压的升高,刺激其压力感受器,反射性引起交感神 经兴奋。此外,如伴有疼痛,感染、发热等均可造成交感神经 兴奋和儿茶酚胺分泌。儿茶酚胺再通过与心脏的β或/和α受体 的结合和触发细胞内第二信息传递体系致使心室收缩加快和加 强。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加快在一定范围内时具有代偿意义的。
• 家族性窦性心动过缓。
PPT学习交流
11
• 窦房结功能受损
指由窦房结受损,如炎症、缺血、中毒或退行性变的损害等而 引起窦性心动过缓。此外,可见于心肌受损,如心肌炎、心 包炎、心内膜炎、心肌病、心肌梗死、心肌硬化等。也可能 为一过性的窦房结炎症、缺血及中毒性损害所致。
• 急性心肌梗死
窦性心动过缓的危险性在于当心率极度缓慢至30次/分以下, 可发阿-斯综合征。
PPT学习交流
13
窦性心律不齐
• 系窦房结发出的激动显著不规律,使心房和心室的节律也不规则。 有以下几种类型: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室相性窦性心律不齐、窦性行心律的起步现象、成对出现的窦性 心律及窦房结的游走节律。对见于儿童及年轻人,也可见于老年 人。
PPT学习交流
14
心电图特点
• 药物所致:某些药物可使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或直接抑制窦房结功能 而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如:利血平、降压灵、胍乙啶等降血压药物, β-受体阻滞、洋地黄、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苯妥英钠、镇静剂、 新期的明及麻醉药等。
• 某些传染病的极期或恢复期。
• 电解质紊乱:高血钾症、尿毒症或血pH改变者。
• 消化溃疡合并窦性心动过缓。
PPT学习交流
7
• 临床表现: 患者可出现心悸、气短、胸闷、烦躁等症状,甚至 可出现胸痛。
• 体征:心率增快至100-150次/分,少数人可达160-180次/分。 生理性者大多为一过性;系器质性心脏病所致者,则心动过速持 续较久。心尖搏动有力,心音增强,颈动脉搏动明显。
PPT学习交流
8
心电图特点
• 窦性P波 • P-P间隔差别>0.16s。 • P-P间期 0.12~0.20s。 • 心率 心率快慢随呼吸而变化,吸气时心律增快,呼气时心律
减慢,心率快慢变化的周期相当于1个呼吸周期 。
PPT学习交流
PPT学习交流
3
窦性心动过速
• 病因及发生机制: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主要与交感神经兴奋 及迷走神经张力降低过关,其常见病因如下:
• 生理因素
•
生理性窦性心动过速时一种“适应”现象。影响心率的因素
很多,如正常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饱餐、疼痛、饮浓茶、
吸烟、饮酒等时以交感神经兴奋为主,心率加快。体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