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机网络常见故障处理及维护方法
【摘要】网络故障极为普遍,网络故障的种类也多种多样,要在网络出现故障时及时对出现故障的网络进行维护,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网络的正常运行,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网络维护理论、方法和技术是关键。
就网络中常见故障进行分类,并对各种常见网络故障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网络故障网络维护分类解决办法
1 当前网络系统的概况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网络的日趋流行,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联起来,互联形成日渐庞大的网络系统。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稳定运转已与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密不可分。
计算机网络系统,就是利用通讯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信息交换方式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共享,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共享:因此,如何有效地做好本单位计算机网络的日常维护工作,确保其安全稳定地运行,这是网络运行维护人员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2 分析模型和方法
2.1 七层的网络结构分析模型方法
从网络的七层结构的定义和功能上逐一进行分析和排查,这是传统的而且最基础的分析和测试方法。
这里有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思路。
自下而上是:从物理层的链路开始检测直到应用。
自上而下是:从应用协议中捕捉数据包,分析数据包统计和流量统计信息,以获得有价值的资料。
2.2 网络连接结构的分析方法
从网络的连接构成来看,大致可以分成客户端、网络链路、服务器端三个模块。
(1)客户端具备网络的七层结构,也会出现从硬件到软件、从驱动到应用程序、从设置错误到病毒等的故障问题。
所以在分析和测试客户端的过程中要有大量的背景知识,有时PC的发烧经验也会有所帮助。
也可以在实际测试过程中询问客户端的用户,分析他们反映的问题是个性的还是共性的,这将有助于自己对客户端的进一步检测作出决定。
(2)来自网络链路的问题通常需要网管、现场测试仪,甚至需要用协议分析仪来帮助确定问题的性质和原因。
对于这方面的问题分析需要有坚实的网络知识和实践经验,有时实践经验会决定排除故障的时间。
(3)在分析服务器端的情况时更需要有网络应用方面的丰富知识,要了解服务器的硬件性能及配置情况、系统性能及配置情况、网络应用及对服务器的影响情况。
2.3 工具型分析方法
工具型分析方法有强大的各种测试工具和软件,它们的自动分析能快速地给出网络的各种参数甚p如果能Ping通,即说明这部分没有问题。
如果出现超时情况,则要检查计算机的网卡是否与机器上的其它设备存在中断冲突的问题。
通过查看系统属性中的设备管理器,查看是否在网络适配器的设备前面有黄色惊叹号或红色叉号,如有则说明硬件的驱动程序没有安装成功,可删除后重新安装。
另外,要确保TCP/IP协议安装的正确性,并且要绑定在你所安装的网卡上。
如果重新安装后还是Ping不通回送地址,最好换上一块正常的网卡试一试。
由于在局域网中划分了VLAN,所以连在不同VLAN中的计算机都有各自不同的IP 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
要在机器的网络属性中设定的IP地址等数据与连接的VLAN相匹配,否则将出现网络不通的情况。
最简单的方法是检查双绞线,用线缆测试仪检测双绞线是否断开。
双绞线没有问题,就要查看交换机的端口是否坏了。
交换机每一个端口都有状态指示灯以询问一下其它网管人员就可以排除了,如果不放心可以对照查看。
交换机的参数配置表也是网络管理员必备的资料之一,并且随着网络用户的变化要不断地修改,检测到此,如果端口指示灯不亮,就只能是端口损坏了,可以把跳线接到正常使用的端口上排除其它原因,确定是端口的问题。
4 故障定位及排除的常用方法
(1)告警性能分析法。
通过网管获取告警和性能信息进行故障定位。
我们单位使用了Siteview网络网管,可以对全单位的网络设备进行管理,平时多观察各设备CPU负载率和各线路的流量。
当有人反映不能连接至网络或网速很慢时,可通过网管观察计算机与交换机的连接情况,是否有时断时通的现象,交换机CPU负载率是否很高,线路流量是否很大。
通过观察设备端口状态,分析和观察交换机哪个端口所接的计算机发包量不太正常。
(2)查看网络设备日志法。
经常看一下网络设备的日志,分析设备状况。
(3)替换法。
替换法就是使用一个工作正常的物体去替换一个工作不正常的物体,从而达到定位故障、排除故障的目的。
这里的物件可以是一段线缆、一个设备和一块模块。
(4)配置数据分析法。
查询、分析当前设备的配置数据,通过分析以上的配置数据是否正常来定位故障。
若配置的数据有错误,需进行重新配置。
5 结语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网络故障也十分复杂,本文介绍了常见的几类故障及其维护方法。
为了在网络出现故障时及时对网络进行维护,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网络的正常运行,在网络维护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完整的组网文档,以供维护时查询。
如系统需求分析报告、网络设计总体思路和方案、网路拓扑结构的规划、网络设备和网线的选择、网络的布线、网络的IP分配,网络设备分布等等。
(2)做好网络维护日志的良好习惯,尤其是有一些发生概率低但危害大的故障和一些概率高的故障,对每台机器都要作完备的维护文档,以有利于以后故障的排查。
这也是一种经验的积累。
(3)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提高口令的可靠性,并为主机加装最新的操作系统的补丁程序和防火墙、防黑客程序等来防止可能出现的漏洞。
参考文献
[1]俞承杭.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杨义先.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