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有机统一,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o D.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2、(单选题)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o B.要推动市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3、(单选题)当前,政法各部门相继提出了诸如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等一系列的规定和办法,这集中体现了公平正义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哪项要求?()o D.坚持以公开促公正4、(单选题)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以()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古今中外治国经验基础上的科学结论,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升华。
o D.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5、(单选题)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规定,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建设,重要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由()组织起草。
o A.政府法制机构6、(单选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人民民主不断扩大”的新要求,具体包括: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o D.司法公信力7、(单选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凡立法涉及重大体制和重大政策调整的,必须报()讨论决定。
o B.党中央8、(单选题)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该文件的目的说法最准确的是()。
o C.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9、(单选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明确立法权力边界,对部门间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由()引入第三方评估。
o C.决策机关10、(单选题)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法律制定和修改的重大问题由()向党中央报告。
o C.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11、(多选题)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出六大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o A.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o B.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o C.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o D.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12、(多选题)立法、执法、司法机关必须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立法、执法、司法工作的首要价值追求,真正做到(),更好地担当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神圣责任。
o A.科学立法o B.公正司法o C.严格执法13、(多选题)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规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应从哪些方面着手?()o A.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o B.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o C.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立法o D.完善激励创新的产权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14、(多选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应当建设()文化法律制度。
o A.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o B.有利于激发文化创造活力o C.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o D.遵循文化发展规律15、(多选题)《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指出,司法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o A.司法体制不完善、司法职权配置和权力运行机制不科学o B.一些司法人员作风不正、办案不廉,办金钱案、关系案、人情案,“吃了原告吃被告”o C.司法不公、司法公信力不高问题十分突出o D.人权司法保障制度不健全16、(多选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到,我国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表现在立法方面的问题是()。
o A.部分社会成员尊法信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权意识不强,一些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观念不强、能力不足,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o B.一些地方利用法规实行地方保护主义o C.有的法律法规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o D.立法工作中部门化倾向、争权诿责现象较为突出17、(多选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为健全依法决策机制,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立()的法律顾问队伍。
o B.吸收专家参加o C.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o D.吸收律师参加18、(多选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建设法治政府,其原因包括()。
o A.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o B.执法领域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问题o D.政府是执法主体19、(多选题)《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指出的我国立法领域的突出问题有()。
o A.立法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有的法律法规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不够,解决实际问题有效性不足,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o B.立法工作中部门化倾向、争权诿责现象较为突出,有的立法实际上成了一种利益博弈,不是久拖不决,就是制定的法律法规不大管用o C.一些地方利用法规实行地方保护主义,对全国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造成障碍,损害国家法治统一o D.立法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20、(多选题)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应当()。
o A.推进严格司法o B.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o C.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o D.优化司法职权配置21、(判断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
o A.对22、(判断题)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
o A.对23、(判断题)我国现行宪法可以追溯到1949年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o A.对24、(判断题)近年来,随着社会矛盾增多,全国法院受理案件数量不断增加,尤其是大量案件涌入最高人民法院,导致审判接访压力增大,息诉罢访难度增加,不利于最高人民法院发挥监督指导全国法院工作职能,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不利于方便当事人诉讼是十八届四中决定要求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的背景。
o A.对25、(判断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法律草案的表述中指出,完善法律草案表决程序,对重要条款不可以单独表决。
o B.错26、(判断题)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完善惩治贪污贿赂犯罪法律制度,把贿赂犯罪对象由财物扩大为财物和其他非财产性利益。
o B.错27、(判断题)《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指出,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
o A.对28、(判断题)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o A.对29、(判断题)《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明确指出,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
o A.对30、(判断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探索委托第三方起草法律法规草案。
o A.对31、(判断题)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行政机关可法外设定权力。
o B.错32、(判断题)《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明确指出,我国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反映了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o A.对33、(判断题)《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指出,宪法宣誓制度是我国首创的一种制度。
o B.错34、(判断题)《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指出,政府是执法主体,对执法领域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甚至以权压法、权钱交易、徇私枉法等突出问题,老百姓深恶痛绝,必须下大气力解决。
o A.对35、(判断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民主集中制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o B.错36、(判断题)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基本原则、重大方针、重要政策在国家法制上的最高体现。
o A.对37、(判断题)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规定,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o A.对38、(判断题)《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指出,全会决定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目的是促使办案人员树立办案必须经得起法律检验的理念,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检验,保证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o A.对39、(判断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o A.对40、(判断题)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抓紧制定和修改与法律相配套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保证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
o 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