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财务报表分析》(第三版)各章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财务报表分析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A 2.C 3.C 4.B 5.C 6.D 7.C 8.C 9.C 10.B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ABC 3.AC 4.ABD三、判断题1.正确。
2.错误。
财务报表分析的第一个阶段是收集与整理分析信息。
第一个步骤是明确财务分析目的。
3.错误。
财务指标分析包括财务比率分析和其他非比率指标的分析,如比较法对利润额进行分析、对资产占有进行分析等都属于财务指标分析。
4.正确。
5.错误。
比率分析法一般不能综合反映比率与计算它的会计报表之间的联系,因为比率通常只反映两个指标之间的关系。
6.正确。
7.错误。
差额计算法是连环替代法的简化形式。
连环替代法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差额计算法都应考虑,包括替代顺序问题。
8.错误。
因素分析法的替代顺序必须依次进行,不能交换顺序。
9.正确。
四、计算分析题1.(1)确定分析对象产品销售收入实际数-产品销售收入计划数=1056-1000=56(万元)(2)建立分析模型产品销售收入=销售数量×销售单价(3)进行因素分析销售数量变动的影响值=(220-200)×5=100(万元)销售单价变动的影响值=220×(4.8-5)=-44(万元)两个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100-44=56(万元)升的态势,但从环比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来看,其上升的步伐正在逐渐放慢。
3.因素分析法:(1)确定分析对象材料消耗总额实际数-材料消耗总额计划数=135000-112000=23000(元)(2)建立分析模型材料消耗总额=产品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材料单价(3)进行因素分析计划数:280×50×8=112000(元)……………………①替换一:300×50×8=120000(元)……………………②替换二:300×45×8=108000(元)……………………③替换三:300×45×10=135000(元)…………………④②-①=120000-112000=8000(元)………………产品产量变动的影响③-②=108000-120000=-12000(元)…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变动的影响④-③=135000-108000=27000(元)…………材料单价变动的影响三个因素共同的影响值=8000-12000+27000=23000(元)(4)分析评价材料消耗总额超出计划23000元,其变动受三个因素的影响,其中产品产量增加使材料消耗总额增加8000元,这种增加是正常的;单位产品材料消耗的下降使材料消耗总额下降了12000元,这是利好消息,说明企业要么进行了技术革新,要么在节支方面颇有成效;材料单价上升使材料消耗总额上升了27000元,这一变动应作具体分析,分析其到底是市场价格上涨所致还是采购成本控制不力所致。
差额计算法:确认分析对象和分析评价都与因素分析法相同,但进行因素分析可以简化,即:产品产量变动的影响值=(300-280)×50×8=8000(元)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变动的影响值=300×(45-50)×8=-12000(元)材料单价变动的影响值=300×45×(10-8)=27000(元)第二章资产负债表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D 2.A 3.C 4.C 5.A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ABD 3.ABCD 4.ABCD三、判断题1.错误。
对资产或权益的影响还取决于该项目的比重。
2.错误。
也可能是经营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如增加负债。
3.正确。
4.正确。
5.错误。
当某项负债增加的同时,另一项负债等额减少,负债总额并不变。
6.错误。
经营风险仍然存在。
7.错误。
也可能是本期分配的利润大于本期实现的可供分配的利润。
8.错误。
表明企业收账不力或信用政策变动等。
9.错误。
应采用垂直分析法。
10.正确。
11.正确。
12.正确。
四、案例分析题1.资产负债表的水平分析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表金额单位:万元第三章利润表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C 2.A 3.D 4.B 5.B 6.B二、多项选择题1.BCD 2.ABC 3.ABD 4.ABC 5.BCD 6.BC三、判断题1.错误。
营业利润是指企业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营业税及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变动净收益之间的差额。
它既包括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又包括企业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和对外投资的净收益。
2.正确。
3.正确。
4.错误。
销售成本变动对利润有着直接影响,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销售成本降低多少,利润就会增加多少。
5.正确。
6.错误。
在现行税收体制下,增值税对产品销售利润没有直接影响。
增值税变动是通过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间接影响销售利润的。
但是,对于应缴纳消费税的产品,消费税税率变动将直接影响产品销售利润。
7.错误。
运用垂直分析法可以更深入地说明销售费用的变动情况及其合理性。
8.正确。
四、第四章现金流量表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A 2.C 3.B 4.B 5.D 6.D 7.D 8.D二、多项选择题1.ABC 2.AD 3.AC 4.AD 5.BCD 6.ABCD 7.AC三、判断题1.错误。
固定资产折旧的变动影响当期现金流量的变动。
当本期固定资产折旧增加时,会发生费用抵税作用,当期现金流量会增加;反之,则降低。
2.错误。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不一定说明企业盈利。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只是说明现金流入量减去付现成本后大于零。
3.错误。
企业分配非现金股利(如股票股利)则不会引起现金流出量的增加。
4.错误。
利息支出将对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产生影响。
5.错误。
企业支付所得税将引起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增加。
6.错误。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是收付实现制。
7.错误。
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可以分别归属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
8.正确。
9.正确。
10.错误。
如果是由于企业处于萌芽期导致的现金流量小于零,应该认为这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正常状态。
四、计算题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1000+170-(150-100)-(50-10)=1080(万元)2.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1200-500-20-100-50-10)+500=1020(万元)五、第五章财务效率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D 2.C 3.A 4.D 5.C 6.A 7.C 8.D 9.B 10.B11.A 12.A 13.C 14.D 15.A 16.D 17.B 18.C 19.C20.D 21.A 22.B 23.D 24.A 25.C 26.A 27.C 28.C二、多项选择题1.CD 2.BD 3.BCD 4.BD 5.ABC 6.CD 7.ACD 8.ABC9.BD 10.ABC 11.ABD 12.ACD 13.AB 14.CD 15.ABCD 16.ABCD 17.ACD 18.ABD 19.CD 20.BCD 21.ABCD 22.AD 23.ABCD 24.BD 25.BC 26.AC三、判断题1.错误。
待摊费用、已作抵押的资产等难以作为偿债的保证。
2.错误。
从长远看,已获利息倍数要大于1,企业才有偿还利息费用的能力。
但在短期内,在已获利息倍数低于1的情况下企业仍有可能支付利息。
这是因为有些费用如折旧、摊销等不需要当期支付现金。
3.错误。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100%它们的乘积不等于1。
4.正确。
5.错误。
对债权人而言,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低越好。
6.错误。
对任何企业而言,速动比率不一定都大于1为好。
7.正确。
8.错误。
对于应收账款和存货变现存在问题的企业,分析现金比率尤为重要。
9.正确。
10.错误。
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其长期偿债能力也强。
11.错误。
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主要指对利润率的分析。
12.错误。
资产经营盈利能力分析主要对全部资产报酬率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
13.错误。
在负债利息率和资本构成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总资产报酬率越高,净资产收益率就越高。
14.正确。
15.正确。
16.错误。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综合反映企业成本效益的重要指标。
17.错误。
不一定。
在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的分母一定的情况下,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与利润的高低成正比。
18.错误。
影响成本费用利润率的因素是利润总额和成本费用,而影响营业利润率的因素是营业利润和营业收入。
19.正确。
20.错误。
资产经营的基本内涵是合理配置与使用资产,以一定的资产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收益。
21.正确。
22.正确。
23.错误。
周转次数越多,则周转天数越少。
24.正确。
25.错误。
补贴收入和营业外收入与企业资产之间并无必然联系和稳定的比例关系,因此不必考虑。
26.错误。
存货周转率不一定越高越好。
因为企业必须持有一定量的存货以防止停工待料、维持均衡生产和适应市场变化。
27.错误。
营业周期是存货周转天数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之和。
28.正确。
29.正确。
30.错误。
对债权人而言,增长能力同样至关重要,因为企业偿还债务尤其是长期债务主要是依靠未来的盈利能力,而不是目前的。
31.错误。
企业发展能力的大小同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分析期的股东权益、收益、营业收入和资产相对于上一期的股东权益、收益、营业收入和资产而言。
32.错误。
企业资产增长率越高并不意味着企业的资产规模增长势头就好。
首先,只有在一个企业的销售增长、利润增长超过资产规模增长的情况下,这种资产规模增长才是有效益的。
其次,如果一个企业的资产增长完全依赖于负债的增长,而所有者权益项目在年度内没有发生变动或者变动不大,则说明企业不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
最后,如果一个企业的资产在连续若干期间时增时减,则反映出企业的经营业务并不稳定,同时也说明企业并不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
33.正确。
34.错误。
企业增长能力通常是指企业未来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潜能,获利能力强的企业,其发展能力未必就好,二者之间无必然联系。
35.正确。
四、计算题1.流动比率=400/200=2速动比率=[400-(90+2+7+200×0.5%)]/200=1.52.(1)存货周转次数=315000/存货=4.5则期初存货=期末存货=315000/4.5=70000(元)(2)应收账款净额=432000-294000-70000-25000=43000(元)(3)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432000-294000)/流动负债=1.5则流动负债=138000/1.5=92000(元)应付账款=92000-25000=67000(元)(4)资产负债率=50%则负债总额=216000元非流动负债=216000-92000=124000(元)(5)未分配利润=216000-300000=-84000(元)五、业务题六、案例分析题第六章财务报表综合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A 2.A 3.D 4.C 5.B二、多项选择题1.ABD 2.ABCD 3.BC(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