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易经(第四十九卦)——革卦
四十九、革卦
革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四十九卦。
本卦为异卦相叠(离下兑上)。
上卦为离,离为火;下卦为兑,兑为泽。
水下浇而火上腾,水火相克,在水火的斗争中,万物变化,有生有灭。
然而生者又复灭,灭者又复生,野火烧不尽,东风吹又生。
以社会言,夫妻不睦则家庭变故,君臣不睦则王朝更替,然而,家庭还将延续,王朝还有代兴。
这些都体现了出陈布新的规律,所以卦名曰革。
49.1 革:巳日乃孚,元亨,利贞。
悔亡。
白话
革卦:祭奠之日用俘虏作人牲,亨通,吉祥的卜问。
没有悔恨。
解读
革,《杂卦》:“去故也。
”
巳,借作祀,祭奠。
孚,古俘字。
这里用如动词,意为用俘虏为人牲。
作为言谈改革的《革》卦,它就应该在国势由盛转衰,即国家已出现不景气现象之时就应着手进行,不要等到腐烂不堪不可收拾之时再进行改革,这样就晚
了。
“巳日” 之改革,它将有孚于众望,它乃有极大的亨通,它也利于贞正,一
切悔恨将会消亡。
49.2 《彖》曰
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
“巳日乃孚”,革而信之。
文明以说,大“亨”必正。
革而当,其“悔”乃“亡”。
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
而应乎人。
革之时,大矣哉。
白话
《彖辞》说:革卦的上卦为兑,兑为泽;下卦为离,离为火。
又兑为长女(?),离为中女。
这一卦象昭示的意义是:水火相聚则互相克制,二女共事一夫则互
相争妒,矛盾着的双方,都力图克制对方,所以卦名为革。
卦辞说:“祭奠之日,将美政善行禀告于鬼神”,王侯既能施行文明政教,民众自然喜悦拥戴,因而他
的道德称得上是伟大、完美、贞正。
除旧布新,改革得当,隐伏的灾祸就会消除。
天地变革时令而成四季之气候。
汤武取代桀纣,这是顺天应命的义举。
依
时变革,就能使天地常新,显示出伟大的作用。
解读
•巳日乃孚,《象辞》释“巳日”为祭奠之日。
释“孚”为忠信,与经意有异。
•文明以说,《象辞》以为革卦的下卦为离,离义为文明,像侯王施行文明政教,下卦为兑,兑义为悦,像人们喜悦拥戴。
•大“亨”以正,此句是对卦辞“元亨,利贞”的改造,改变了它原来的意义和语法结构。
此句为并列结构,以,连词。
大,伟大。
亨,完美。
正,贞
正。
•悔,灾难。
亡,消亡,消除。
49.3 《象》曰
泽中有火,革。
君子以治厤明时。
白话
《象辞》说:本卦外卦为兑,兑为泽;内卦为离,离为火。
内蒸外煏,水涸草枯,如同水泽之中,大火燃烧,这是革卦的卦象。
君子观此卦象,了解到泽水涨落,草木枯荣的周期变化,从而修治历法,明确时令。
解读
厤,《集解》本作历,即后起之曆字。
《革卦》的卦象是离(火)下兑(泽)上,为泽中有火之表象。
大水可以使火熄灭;大火也可以使水蒸发,如此,水火相克相生,从而产生变革。
君子根据变革的规律制定历法以明辨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49.4 初九
巩用黄牛之革。
《象》曰:巩用黄牛,不可以有为也。
白话
初九:用黄牛的皮革束紧加固(战车)。
《象辞》说:用黄牛的皮革束紧加固,说明其人被牢牢束缚不能有作为。
解读
这一爻阳爻阳位,位于全扑下方,与九四无法相应,因此不能有大的作为,只能明哲保身用黄牛的皮革来保护自己。
巩,紧固。
用,用同如以。
本卦专讲战争之事,从这个角度分析各爻之辞,与《象辞》对爻辞的解说,大相径庭。
对《周易》经、传应进行比较分析,既要留意了解《易传》的哲学的伦理的理论体系,又要冲破它在解释经文过程中掺揉进去的种种高深莫测的道理和玄妙的穿凿附会的意义,以了解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经文原有朴素的义蕴。
本爻所讲的“巩用黄牛之革”,既指用黄牛之革加固战车,既备战之意,《象辞》却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本卦以下各爻同样存在类似情况。
49.5 六二
巳日乃革之。
征,吉,无咎。
《象》曰:巳日革之,行有嘉也。
白话
六二:祭奠的日期要改变。
随之要重新卜问征战的日期,结果卜得吉兆,没有
灾难。
《象辞》说:祭奠的日期要改变,大概是由于将有喜庆之事。
解读
巳日,既祭奠之日.参见前注。
古时侯人战前必祭奠。
祭奠之日改变了,意味
作战日期也要改变。
这第二爻,卦的主爻已时变革阴爻阴位得正,居下卦中位,位中且正,时下出征吉祥,没有灾。
49.6 九三
征,凶,贞厉。
革言三就,有孚。
《象》曰:革言三就,又何之矣②。
白话
九三:出征,吃了败仗,卜问得恶兆。
然而,只要振奋精神,整顿装备,重新
开战,则能转败为胜,生擒强敌。
《象辞》说:犯人屡次推翻供辞,只得反复
进行审判,这说明抵赖无用,只能招出实情。
解读
这一爻阳爻阳位,处在下卦上方。
过于刚烈,所以要“革言三就” ,出征是凶险的,把要进行变革的计划,反反复复告诉给民众才能使民众信服。
革言,闻一多说:“言,读为靳。
”《说文》:“靳,当膺也。
”既指马胸带。
革言,指皮革制成的马胸带。
三就,犹言三重。
《士丧礼》:“马缨三就。
”注:“缨,
当胸,以削革为之。
三就,三匝三重也。
”革言三就,喻指整顿装备,振奋精神,重新开战。
就,《象辞》解“就”为鞫,审判。
以为爻辞“革言三就”,是说犯人更改供辞,以
致于经过多次审判。
49.7 九四
悔亡。
有孚,改命,吉。
《象》曰:改命之言,信志也。
白话
九四:没有悔恨。
至于占问战争,则小有战果,假如改帅易将,则将大吉。
《象辞》说:九四爻辞讲改帅易将之所以吉祥,由于这样能使有才德的人发挥
抱负。
解读
这第四爻阳爻阴位,不正。
处于上扑下方,悔恨消失,有诚信,进行变革吉祥。
改命,改变任命。
信,借为伸。
信志,犹言发挥抱负。
49.8 九五
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象》曰:大人虎变,其文炳也。
白话
九五:王公大人赫然斯怒,化荏弱为威猛,不用卜占,即知将大获胜仗。
《象辞》说:王公赫然斯怒,威猛如虎,说明其人仪表威严,光采照人。
解读
虎变:虎的皮毛变得美丽光彩。
大人:指的是九五。
这一丈阳爻阳位得正,位
于上扑至草之位,位中正,是革卦的主爻。
大人的变革,如同老虎的皮毛变得
更美丽,不用占卜也能取得民众的信任。
49.9 上六
君子豹变,小人革面。
征,凶。
居贞吉。
《象》曰:君子豹变,其文蔚也。
小
人革面,顺以从君也。
白话
上六:君子精神振奋,但基层官兵一变态态。
筮遇此爻,占问征伐,则凶险。
卜问居处则吉祥。
《象辞》说:君子精神振奋,说明其仪态清朗雍容。
小人洗
心革面,说明小人去恶从善,服从君上。
解读
这是第六爻,阴爻阴位,得正君子的变革,如同豹子换毛,小人变革,只是表
面变化,并未变实质。
和此革面不革心,出征是凶险的,安定下来才会吉祥。
豹变,与上文“虎变”结构相同,大发威怒的意思。
革面,革,改变。
革面,犹
言变脸,指基层官兵情绪发生了不利于战斗的激剧变化。
《象辞》释“革面’,则是站在有利于统治者角度讲话,与经文朴素的记录有别。
革卦用战争来说明改变、变更的道理,确实说到了点子上。
一方面,战争为国
之大事,用来作例证具有说服力;另一方面,战争中充满各种变化多端的因素,没有灵活机敏的头脑,难以适应,固此本身就是对变化多端的最好说明。
变的道理可以推广到宇宙人间的万事万物。
宇宙人间万事万物的存在即在不断
运动和变化之中,绝对没有静止不变的东西。
因而,以不变应万变,在某种意
义上便是消极闭塞的表现。
天在变,道在变,人也应当变。
最能变者,就最能
生存。
中国古代的智慧对此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所谓“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等等,就是讲的以变对变,灵活机动,才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