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日用塑料行业发展概况报告目录(一)行业概况 (2)(二)行业竞争情况 (4)1、行业内主要企业 (6)2、行业进入壁垒 (6)(三)行业利润水平 (9)10 (四)行业特征..........................................................................................................................101、行业技术水平................................................................................................................112、行业经营模式................................................................................................................123、行业的周期性................................................................................................................124、行业的区域性................................................................................................................135、行业的季节性................................................................................................................(一)行业概况塑料,是指以高分子化合物合成树脂为主要组分,加入适当填料和其他添加剂,经加工成型的塑性材料或固化交联形成的刚性材料。
塑料行业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发展至今不过百年的历史。
1907年,被誉为“塑料之父”的美籍比利时人列奥·亨德里克·贝克兰以煤焦油为原料制造出了第一种人造全合成材料酚醛塑料,它的诞生标志着人类社会正式进入塑料时代。
塑料问世以来就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特别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对合成树脂的强烈需求极大推动了石油化工和高分子材料研究的进展,热塑性塑料品种(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聚酰胺PA等,又称可再生塑料)相继问世,大大拓广了塑料的应用空间,使塑料制品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
塑料凭借其廉价、质轻、绝缘、不腐、不锈等诸多优点,以惊人的速度替代金属、木材与水泥等结构材料,其产量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超过了金属铝。
1963年,科学家齐格勒、纳塔发明了聚烯烃的聚合方法,塑料中产量最大的聚丙烯PP等聚烯烃塑料问世,随后塑料产量又迅速超过了铜和锌,70年代已接近木材和水泥的产量,80年代初在体积上已经超过了工业时代的代表—钢。
经过短短100年的发展,塑料工业已成为与钢铁、水泥、木材并驾齐驱的基础材料产业,且其应用范围更甚于其他三种基础材料。
今天,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塑料的影子,小到塑料水杯、塑料保鲜盒、塑料脸盆、塑料椅凳,大到汽车、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甚至飞机和宇宙飞船上,都离不开塑料。
中国的塑料工业基本是在建国后才开始发展,在改革开放后得以迅速扩展。
“十一五”期间,我国塑料制品产量年均增长20.1%,产值年均增长20.06%1。
至2015年,我国塑料加工业总产量达到7,561万吨,塑料加工业已成为国内轻工业中最大的新兴产业、朝阳工业;同时,我国也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塑料制品生产国和消费国。
日用塑料制品作为塑料制品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支,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最为紧密。
日用塑料制品因其花色种类繁多、轻捷方便、卫生舒适等优点,在家居用品领域越来越多地代替了陶瓷、不锈钢、木、竹等材料。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家居日用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品质要求也日益提升,在原有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基础上更加追求家居用品的美观、舒适度,日用塑料制品凭借其良好的产品性能和性价比成为家居用品中使用最普遍的产品。
尤其是近十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极大地拉动了我国家居塑料用品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日用塑料制品的产业化进程。
我国日用塑料制品年产量从2006年的195.53万吨增长到2015年的592.66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11%。
未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人们对家居环境的追求渐渐由物质层面提升到精神层面。
对于家居类产品,除了要求实用性和功能性以外,人们从物质层面更加强调产品的健康性和环保性,从精神层面更加强调产品的色彩、器型,注重美感以及与家居环境的协调性。
新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趋势将进一步推动日用塑料制品行业的分化,提高优势企业的竞争地位,促进产业集群和产业集中度的提升。
(二)行业竞争情况家居塑料用品类别多而细,且主要面向大众家庭,产品定位直接受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而我国国民目前整体消费水平刚越过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线,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大部分仍远未达到平均线,这导致家居塑料用品消费呈现一定的层次结构差异性,家居塑料用品行业竞争大体可分为高端、中端和低端产品三个层次。
高端产品主要面向国内高收入的消费群体,高收入消费群体品牌意识强、对生活品味要求高,对价格敏感性低,因此高端产品价格较高,消费群体比较狭窄,消费量相对较小,目前国内高端产品市场基本被国外品牌“特百惠”和“乐扣乐扣”等所占据。
受国外市场消费习惯的影响,同时受制于较高的生产成本和营销费用,国外品牌的产品线一般集中于单价和附加值较高的食品容器类品种(代表性产品如水杯、保鲜盒等)。
上述因素使得国外品牌较难延伸其产品线从而与国内品牌企业形成全面竞争关系,也不易在除食品容器类等少数产品以外树立涵盖广泛产品的强势家居塑料用品品牌。
中端产品性价比较高,主要面向庞大的中等收入消费群体,这类消费群体品牌意识较强、对产品的品质要求较高,但与高收入消费群体相比,其对价格相对敏感,品牌黏性还有待提高。
目前中端产品市场主要为国内品牌企业所占有,代表性企业有茶花现代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振兴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振兴”)、浙江龙士达塑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龙士达”)、浙江清清美家居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清清美”)、北京禧天龙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禧天龙”)、四川鸿昌塑胶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鸿昌”)等。
国内品牌企业的产品线普遍较长,而且受益于中等收入人群的数量扩大和消费能力升级,发展空间较大。
中端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体具有一定的价格敏感性,要求生产企业具备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同时对产品品牌、品质已具有较强的辨识度,要求生产企业在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品牌建设等方面进行适当投入;尤其重要的是,由于需要面对国内不同区域以及城乡差异化的复杂的市场环境,营销渠道的规模和效率直接影响市场占有率和消费者认知,决定了各品牌企业的相对优势。
低端产品主要面向低收入消费群体以及农村市场,这部分消费群体通常品牌意识较弱,而对产品的价格敏感性很高。
低端产品通常由业内为数众多的小规模企业生产,这类企业受资金、技术和研发设计能力所限,产品品种相对较为单一、品质较低、缺少品牌影响力,产品价格较低,主要通过农贸市场、集市等渠道销售,受制于流通成本,其消费市场通常仅限于生产企业当地的区域市场。
低端产品的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市场竞争手段主要表现为价格竞争。
综上所述,在目前市场竞争格局下,高、中、低端产品的核心竞争因素分别体现在品牌、渠道和价格方面。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居塑料用品将迎来消费量和消费档次的同时升级,低端产品市场将逐步为中高端产品所挤占,行业内的家庭作坊和中小企业将被淘汰或并购,具备较强产品研发能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大中型企业将会占据有利的发展先机,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提高行业集中度。
公司认为,未来中国家居塑料用品行业必将经历一轮行业的整合和洗牌,国内的领军品牌企业将会从中更多受益,并逐步实现民族品牌对国外品牌的替代,主要原因有:(1)产品线:高端产品品牌是在发达国家发展起来的,适用于国内消费者的家居塑料用品品种相对较少,而且生产成本和营销费用较高,因此形成了以食品容器类为核心的产品线,与国内品牌从成长初期即着眼于全品类家居用品相比,国外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受到较大局限;(2)渠道:国外品牌由于其产品特性,一般在KA等大型终端设立专柜或专卖店进行营销,辐射范围较窄,难以有效进行渠道下沉,而国内品牌通过自营和经销以各种形式灵活组合,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构建面向千家万户的营销网络;(3)品牌成长空间:国外品牌在食品容器类产品具有较强的优势,但其难以成长为全品类家居用品的强势品牌,相反,在产业政策的扶植下,优秀的国内品牌有望做强做大,构建覆盖全品类家居用品的品牌系列。
因此,少数优秀国内品牌企业更熟悉国内消费者需求,产品丰富多彩,渠道渗透能力强,随着其研发设计能力的提高,品牌影响力将不断上升,它们不仅能够淘汰落后产能,还有望发挥本土企业的优势和特色,逐步渗透高端产品市场,从而逐渐形成民族品牌对国外品牌的替代。
1、行业内主要企业和主要企业市场份额经过多年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家居塑料用品行业大规模的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初步形成,第一梯队的品牌主要为特百惠、乐扣乐扣等国际知名企业为代表的走高端路线的品牌,其产品目前主要集中于食品容器类;第二梯队为以茶花家居、广州振兴、浙江龙士达、浙江清清美、北京禧天龙、四川鸿昌等国内知名品牌企业为代表的国内品牌,其产品线丰富,基本涵盖了家居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我国家居塑料用品行业的代表;除此之外,还存在众多的中小企业及家庭作坊式的其他厂商。
总体上看,目前家居塑料用品行业市场较为分散,每家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均十分有限。
2、行业进入壁垒小规模的日用塑料制品生产加工对资金、技术、人才等要求不高,行业进入门槛较低。
但大规模产业化的生产企业,则需要拥有完善的销售渠道、雄厚的研发设计实力、对生产的系统管理能力以及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行业主要进入壁垒如下:(1)营销渠道门槛家居塑料用品作为终端消费品,最终应用于千家万户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不建立辐射范围广、下沉程度深的营销网络,就难以成就全国性的优势品牌,因此要求优秀的企业拥有一个广泛、成熟和稳定的营销网络。
新企业要进入家居塑料用品行业中、高端市场,不但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建设营销网络,培养经销商或自建销售公司,承担各类零售终端要求的入场费、促销费、店庆费、固定合同点费、无条件返利等越来越高的销售费用,而且建立营销网络需要时间和人力资源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