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外包决策和利弊分析【摘要】近年来,由安永、毕马威等全球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提出来的内部审计外包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并且在国外企业中流行起来,但针对是否应将内部审计外包这一问题,许多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分析了内部审计外包的含义和外包形式,探讨了内部审计外包决策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内部审计外包利弊和我国内部审计外包的前景。
【关键词】内部审计外包内部审计外包决策外包利弊Analysis on Decision-making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InternalAudit Outsourcing【Abstract】Recently, the internal audit outsourcing proposed by Ernst & Young, KPMG and other famous accounting firm receives extensive attention both home and abroad, and becomes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foreign enterprises, but on the issue that whether internal audit should be outsourced, many scholars have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This article divides into four parts, starting from the management audit meaning and the outsourcing form, discusses the internal audit decision-making factor, the internal audit outsourcing advantages and our country audit outsourcing prospect .【Key Words】Internal audit outsourcing Internal audit outsourcing decision-making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outsourcing内部审计是现代公司或单位全面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手段和途径,它是内部监督和控制的关键环节。
我国前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曾形象地把内部审计比喻为保健医生,国际内部审计协会也在其颁布的《关于内部审计责任声明》中指出:“内部审计是一个组织内部为检查和评价其活动和为本组织服务而建立的一种独立评价功能,它要提供有关检查活动的分析、评价、建议、咨询意见和信息,以协调本组织成员有效履行其职责”。
鉴于内部审计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而由于许多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设置的不合理造成内部审计的作用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的事实,加以外部审计机构业务的不断拓展,使得内部审计外包成为可能。
20世纪90年代内部审计外包在西方国家得到迅速发展,根据国外资料显示,在美国和加拿大,内部审计外包比例分别从1996年的21.5%和31.5%上升到2000年的38%和34.8%,另外在未推行外包的公司中,有32.14%的美国公司和36%的加拿大公司表示有意在未来外包内部审计职能。
但内部审计外包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内部审计外包的发展使得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地位与需求的变化,从而引发内部审计管辖权之争。
美国内部审计协会IIA在内部审计外包早期,表示反对完全将内部审计职能外包给公司的外部审计师,而AICPA却为注册会计师争夺内部审计服务大开绿灯,2000年SEC委员会也对上市公司内审外包业务做出了相关规定,使有关内部审计外包的讨论十分激烈。
但这些并没有影响内部审计外包的发展,相反,随着内部审计的发展,IIA对内部审计外包的态度是逐渐转变的,2005年6月IIA在一份官方文件中写道:“不管作为暂时的补缺还是作为长期的方案,外包都为获取及时、专业的内部审计服务和胜任的内部审计人员所不可或缺的方式”,由此可以看出,在美国,内部审计外包已经得到专业组织的认可,同样也可以看出,针对内部审计的外部化、多样化,IIA、AICPA、SEC 等专业机构在不断探索如何规范内部审计外包,以在公司内、外部资源之间寻求一种最优的均衡。
在国外内部审计外包发展的如火如荼的时候,我国内部审计外包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由于我国内部审计本身起步较晚,并且还存在较多问题,因而对于内部审计的外包就有了更多的争议和质疑。
基于此,本文想对内部审计外包做一些分析和讨论。
一、内部审计外包的含义和外包的形式(一)内部审计外包含义内部审计外包又称内部审计外部化,即到外部寻求审计服务资源,是企业管理高层将本企业的内部审计职能全部或部分委托给外部的专业机构和人员来实施的一种行为模式。
外包的目的在于整合利用组织外部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自身核心竞争能力和增强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
(二)内部审计外包的形式关于内部审计外包的形式,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有人认为内部审计外包的形式有四种:(1)补充式。
即外部承包人和公司内部审计部门一起完成短期内需大量时间或专门技能的工作。
(2)审计管理咨询。
即对原有咨询或审计项目的扩展,组织可能设立内部审计职能,也可能不设立。
(3)全部外包。
即企业全部的审计职能由受托人执行。
(4)替代外包。
即用外部机构替代现有的内部审计部门,按外包的程度,替代可以分为部分替代和全部替代。
①有些学者认为内审外包的形式分为两种,即全部外包和部分外包。
这两种分法有一定的联系,从外包的程度上来分,可分为全部外包和部分外包,在部分外包中也可分多种情况,可以是补充式的,在需要时聘用外部审计人员;也可以是审计管理咨询式,对原有由外部审计组织承担的审计项目或咨询服务扩展,由其在原有基础上承担部分内部审计工作;也可以将某些项目、特殊领域外包给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外部组织,如IT系统审计,电子商务审计,环境绩效审计等,因而外包从程度上来看分全部和部分外包。
从形式上来看,外包可以多种多样,至于选择哪种外包形式,应视企业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而定。
二、内部审计外包决策影响因素分析站在企业角度,做出是否将内部审计外包的决策,往往需要考虑诸多因素:既要考①王光远,瞿曲.内部审计外包:评述与展望[J].审计研究,2005,(2):11-19.虑企业自身内部审计的实际情况,需求程度,还要考虑外包与否的成本,效果,以及风险承担情况。
下面,本文将着重从审计成本、审计质量、审计风险三方面,探讨其对内审外包决策的影响。
(一)审计成本有些人认为将内部审计外包能节约企业的总体成本。
本文认为,内部审计外包与否的成本高低不能一概而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会得出不同的结果。
1.内部审计外包成本对于企业而言选择将内部审计外包,就要付出一定的费用。
内部审计的外包分为隐性成本和显性成本。
显性成本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评价成本。
企业将内审外包,首先要寻找合适的承包商,在诸多承包商中,企业既要评价这些承包商的专业水平,信誉度高低,还要评价自身实力,评估自己能承担起多少审计费用,这样才有可能找到合适的缔约者。
(2)谈判成本。
企业找到承包商后,就要与承包商进行谈判将各细节具体化,双方进行博弈,尽力使谈判结果向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这时,企业就要承担谈判结果可能不利的风险。
(3)协调控制成本。
与承包商签订合同后,承包商将派遣专业人员进入企业进行内部审计,由于是企业外部人员,因而对企业的业务环境不太熟悉,需要内部各部门人员的配合,以满足外包人员的业务需要,同时还要对外包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
(4)审计费用。
作为承包商,在向企业收取费用时往往会考虑以下方面:①专业服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②所需专业人员的水平和经验;③每个专业人员提供服务所需要的时间;④提供专业服务所需要承担的责任。
即承包商在向企业收取费用时,不仅考虑到专业人员是工资、薪酬以及承包商自身的利润之外,还会考虑到自身可能承担的风险。
在外包人员进行内部审计的过程中,难免会涉及到企业的私有知识,所谓的私有知识是指在组织内部发展起来的,包括特定的工序、惯例、文件、商业秘密,这类知识能赋予企业特定的竞争优势,所以极怕被泄露,内部审计外包后,承包商来自企业外部,在审计过程中通常会涉及这部分重要的私有知识,而这些通常被视为企业的机密材料,是不宜让外部人知晓和插手的,但如果不向外包人员提供,可能会影响审计质量,无法实现审计的目的,外包将毫无意义,虽然承包商与企业签订了保密协议,但企业依然要承担泄密风险,与内部审计人员相比,外部人员还是令企业有所顾忌。
这就是内部审计外包的隐性成本。
当然,内部审计外包将会节省内部审计人员参与审计,又可引进专业的外部人员,减少了内部审计人员和机构的开支。
对于一些不设内部审计机构的小型企业来说,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2.内部审计不外包成本内部审计如果不外包出去,而由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执行也会产生隐性和显性成本。
显性成本就是企业要承担内部审计部门及其人员从事与内部审计有关活动的一切费用,主要包括工资、薪酬,内部资源的使用,业务成本,机构设置成本等。
如果企业要想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作用,使企业及时得到经营信息,促进企业高效合理地运作,还必须向外部审计学习,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专业培训,对内部审计技术进行及时更新,构筑和强化信息技术网络,建立一支专业性强,技术水平高的自治工作团队。
这就是企业自己进行内部审计的隐性成本。
要建立这样一支团队需要的成本是巨大的,而且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与内部审计外包相比,内部审计如何达到先进水平,提供高质量服务需要更多的资金成本,但是一旦建成,它将是企业巨大的财富。
因而在内部审计外包成本的考虑上,应以企业发展计划和实力相联系,如果企业为长期做打算,那么投资建设内部审计部门和队伍就是值得的,如果企业只是从短期考虑或无充足实力,外包倒是节约成本的方法,所以不能片面评价谁的成本更大。
(二)审计质量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既有内部的又有外部的。
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和科教文化的,外部因素对内部审计是否外包的审计质量的影响是相同的。
内部因素主要包括职业组织的自律性管理、质量控制、审计人员素质、审计标准和审计方法、独立性等,对于审计标准和审计方法,本文在第一部分中已经阐述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在这一方面已经相似相通,向趋同方向发展。
在职业组织的自律管理上,内部审计有内部审计协会管理,外部审计有注册会计师协会管理,二者都有专门的自律组织,因而内部审计外包与否在审计质量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质量控制、审计人员素质、独立性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