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腰椎间盘退变的流行病、遗传学及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腰椎间盘退变的流行病、遗传学及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年龄和性别
椎间盘退变程度在不同年龄有很大差异, 退变评分在2~28岁的患者中逐渐升高。 椎间盘组织的信号密度改变反映了椎间盘 髓核组织中水分的含量,从幼儿到成人后 期,其水分含量逐渐降低。(该指标与年 龄关系最为密切)
年龄和性别
1926年Heine 等报道女性患者出 现的时间要比男性晚10年;与女性 相比,男性椎间盘退变较早且更严重, 估计与其重体力劳动和椎间盘组织更 长 的 营 养 供 给 途 径 有 关 。
退变椎间盘的基因治疗
转基因
维持正常椎间髓核内 蛋白多聚糖和Ⅱ型胶原的能力
延缓和逆转椎间盘退变
两种思路
转导能够增强髓核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外源 性基因来促进合成代谢功能 转导能够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的基因来阻 止分解代谢的过程
Thompson等于1991年报道了生长因子对成年狗椎间盘培养细胞的 影响,是最早探索用生长因子诱导退变椎间盘修复的研究之一。 我国顾树明等研究证实,对于多次传代的去分化髓核细胞,TGF β1 有促进蛋白多糖核心蛋白基因表达的作用。
家族性和遗传影响
Sambrook等报告用MRI对86对单卵双胞 胎和154对双卵双生的双胞胎的脊柱进行 检查,结果发现基因遗传因素对椎间盘 退变有显著影响。
椎间盘退变的相关基因类型
遗传因素对椎间盘退变有很大影响; 可能具有共同的寡基因特性、多因素影响的遗传特性。 到目前为止,有几个与椎间盘退变相关的基因位点已 被发现。 遗传因素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影响椎间盘退变,如影响 脊柱结构的大小和形态,进而影响脊柱的力学结构, 导致对外力作用的不耐受等。 基因可以预先决定椎间盘的生物学进程,包括椎间盘 结构和生物化学成分的合成和破坏,对一些人可以导 致椎间盘退变加速。
环境和行为
重体力负荷尤其是与职业相关的重体力负荷 很早就被怀疑是椎间盘退变的一个危险因素; 对单卵双胞胎施加不同因素的一系列研究一 致表明,腰椎负荷过重只是腰椎退变的危险 因素中的一小部分;腰椎退变与长时间驾驶 没有直接相关性; 与椎间盘退变唯一相关的化学因素是吸烟。
图为单卵双胞胎 兄弟在一段重体 力劳动后的脊柱 MRI表现; 年龄44岁,左侧 为记者,右侧为 农民。记者L5S1 终板出现了明显 异常(箭头示); 农民L3-4椎体前 方骨赘形成。
对腰椎五个节段椎间盘退变的患病率的研 究发现不同节段之间差异很大; 鉴于危险因素对不同节段椎间盘的影响不 同,分节段报道其流行病学特征很重要。
椎间盘退变可能的危险因素
年龄和性别 环境和行为 家族性和遗传影响 相关基因类型
椎间盘退变现象的散点图 指标包括: 椎间盘信号密度 椎间隙高度丢失 椎间盘膨出 椎间盘突出 骨赘形成 上终板异常 肥胖退变等 及其不同年龄组的总 体评分
48 岁的一对双胞 胎,左侧是程序 员,右侧是管工。 两个人具有相似 的前方和后方的 椎间盘膨出及终 板改变,大多位 于上腰椎,程序 员T12椎体有楔 形 变 。
研究资料中最有价值的是于双胞胎兄 弟观察到椎间盘退变高度相似。这个 结果提示基因型可能对椎间盘退变有 本质上的影响。(如图)
一对49岁的双胞胎, 左侧是汽车驾驶员, 右侧是木匠。两个 人都有比较严重的 椎间隙高度的丢失、 椎间盘膨出和一些 终板改变。 除了木匠L2-3椎体 前方有严重的椎间 盘膨出外,两者椎 间盘退变的表现很 相似。
文
献
Thompson等[8]在1991年就发现TGF β1能刺激狗椎间盘髓核细胞合成蛋白多 聚糖,因此他们推测TGF β1可以用来治疗椎间盘退变。
近来,Yoon等[12]将腺病毒介导的LMP 1基因转染离体培养的鼠腰椎间盘细胞, 结果显示被转染的细胞中蛋白多聚糖的含量较空白对照组增加260%。
Paul等[13]用腺病毒介导的Sox9基因转染退变的人椎间盘细胞,发现Sox9基因 能提高髓核细胞中Pro1mRNA表达水平,同时也能促进Ⅱ型胶原的合成。 Moon等[14]用TGF β1、BMP 2和IGF 1几种生长因子单独和联合应用处理离 体培养的髓核细胞,结果表明,单一的生长因子可以使蛋白多聚糖的含量提高 180%~295%,任意两种生长因子的联合使用可以使蛋白多聚糖的含量提高 322%~398%,而三种生长因子联合使用其蛋白多聚糖的含量提高达471%。
腰椎间盘退变的流行病学、遗传学 及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生理解剖
椎间盘的功能
保持高度:椎体、椎间孔、后关节突 连接椎体:并使其有一定活动度 传递压力 缓冲作用 维持屈度
病理演变过程
椎间盘退变的定义
指椎间盘组织的结构适应腰椎负荷 的改变或椎间盘自身损伤而出现的一系 列改变。
目前普遍评估方法是MRI
一对61岁的双胞胎, 左侧是农民,右侧是 司机。两个人在同一 椎间隙水平出现了同 样严重的椎间隙高度 丢失、椎间盘膨出和 终板改变。而农民椎 间隙变窄的是L4-5水 平,司机是在L1-2水 平。
家族性和遗传影响
1995年报道,在男性单卵双胞胎上进行 研究,结果显示在椎间盘退变的程度和 部位呈现显著的家族性。 对20对30~60岁的单卵双胞胎进行研究, 分节段评价其腰椎间盘退变的相似程度。 结果显示在腰椎间隙高度丢失、椎间盘 膨出、突出、椎间盘干燥等方面具有明 显的家族性影响。
MRI定性评估方法: 椎间隙高度丢失 椎间盘膨出 椎间盘信号减低 Schmorl结节形成 终板硬化
椎间隙高度丢失
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诊断椎间盘退变的影 像学特征。 严重的椎间隙高度丢失是椎间盘退变的 常见征象。 单节段严重的椎间隙高度丢失可能是由 于创伤或者生物力学异常引起而不是全 身退变的一部分。
椎间盘退变的患病率和发生率
基因治疗示意图
靶细胞 基因表达 基因 蛋白
载体
抑制病变的发生 促进受损组织的 修复
基因治疗的方式
直接基因治疗:把带有目的基因的载体 直接转导至靶细胞内; 间接基因治疗:将靶细胞取出进行培养, 体外基因转导后,再植入靶组织中 。
目的基因的选择
是基因治疗的重要环节。 目前用于促进细胞的合成代谢的基因有TGF-β1 (转化生长因子β1 )、LMP 1(矿化蛋白1 )、BMP 2 (骨形态发生蛋白2)、IGF 1(胰岛素生长因子1) 等; 用于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的基因有TIMP 1 (一种 内源性的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