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检具设计

检具设计

验收产品时使用的量规
量规 用途
校对量规;在制造量规时或检验使 工作量规:应使用新的或磨损较少的通规;
用中的量规是否已经超过磨损极限时 验收量规:应使用接近磨损极限尺寸通规,接近 所用的量规 其最大实体尺寸的止规。 校对量规:只有轴用工作量规才会设计使用。
1.3泰勒原则
(1)孔或轴的作用尺寸不允许超过最大实体尺寸; (2)在任何位置上的实际尺寸不允许超过最小实体尺寸。
量规种类 代号 计算公式 dt=(Dmin+Z+T/2)0-T T 孔用量规 Z ds=Dmin dz=Dmax0-T dt=(Dmax-Z-T/2)+T0 T 轴用量规 Z ds=Dmax dz=DminT0
1.4.4工作量规技术要求

材料:
合金工具钢、碳素工具钢、渗碳钢和硬质合金等耐磨材料。
也可在测量面上镀以厚度大于磨损量的镀铬层、氮化层等耐磨材料。

由GB/T196-2003可查得,D2=7.188mm,D1=6.647mm
1)通端:
大径: D+EI+ZPL±TPL=8+0+0.012±0.011=8.012±0.011mm 中径: D2+EI+ZPL±TPL/2=7.188+0+0.012±0.0055=7.200± 0.0055mm,磨损极限为7.2000.0175=7.1825mm;
d:检具图纸标准合理的技术要求,重要尺寸和形状公差应规定磨损极限;
(2)保证强度和刚性; (3)应具有良好的工艺性,便于加工,装配,测量,维修; (4)合理选择材料和热处理,具有耐磨性和稳定性; (5)经济性:保证检测要求前提条件少,尽可能降低成本; (6)操作方便,检验效率高。
4、检具设计要求
(1)外观: 检具的表面应无明显影响检具使用的外部缺陷, 如:划伤、
2.4螺纹量规的公差
TPL/2
Z 工件内螺纹 中径上偏差
WNG
TD2
止端螺纹塞规
中径磨损极限 TPL/2
T
ZPL
工件内螺纹 中径下偏差
WGO
通端螺纹塞规
中径磨损极限
2.5螺纹量规大、中、小径计算公式
大径 塞规代号 尺寸 T Z D+EI+ZPL D2+EI+TPL+TPL/2+2F1 偏差 尺寸 D2+EI+ZPL D2+EI+TD2+TPL/2 偏差 磨损偏差 WGO WNG 中径 小径
2、检具分类
(1)功能型检具——计数型
通过装备通止判定合格或不合格,如通 止规、卡规、螺纹规、位置度检具等。
(2)测量型检具——计量型
带有表头(百分表、千分表等)可以测量 出数值检具。如:外径检具、高度检具等。
3、检具设计六大原则
(1)保证测量精度:
a:测量部分结构的被测尺寸线和仪表反映变化的直线在一条直线上(同向) b:测量部分结构的构件数应尽量减少,即尺寸链最短,减少中间环节; c:正确选取底座的结构,材料,热处理;
推荐的表面粗糙度数值。
IT7至IT9级孔用量规 IT10至IT12级孔用量规 IT13至IT16级孔用量规
1.4.5-1工作量规设计示例
1)、测量孔Ø 12.1+0.10+0.08用光滑塞规工作尺寸的计算; ①计算△T=0.10-0.08=0.02 ②根据△T查表确定精度(IT7),得出:T=0.002,Z=0.0028 ③塞规通端=(孔的最小尺寸+Z+T/2)0-T=12.1840-0.002 ④塞规止端=(孔的最大尺寸)0-T12.20-0.002 ⑤通端磨损极限=孔的最小尺寸=12.18
2.6普通螺纹量规设计示例
当量规型式不符合泰勒原则时,有可能将不合格品判定为合格品
(a)全形通规 (b)两点状通规 (c)工件 (d)两点状止规 1—实际孔 2—孔公差带
(e)全形止规
1.4工作量规的设计
量规的工作尺寸/mm 通规测量面理论上应具有与孔或轴相对应的完整表面(即全形量规)其尺寸等于孔或轴的 用途 推荐顺序

最大实体尺寸,且量规的长度等于配合长度。
以下以极限光滑量规、普通螺纹规、功能量规三个方面为例,对设计原理、 步骤进行详细的介绍。
1.1基本概念:
光滑极限量规是具有孔或轴的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为公称尺寸的标准测量面, 能反映控制被测孔和轴边界条件的无刻线长度测量器具。
用光滑极限量规检验零件时,只能判断零件是否在规定的验收极限范围内,而不能测出 零件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的数值。
1.4.2工作量规公差带
我国量规标准规定:工作量规公差带的位置配置,采用不超越工件极限的原则。
孔用量规尺寸公差带 T——量规尺寸公差
轴用量规尺寸公差带 Z——通规尺寸公差带的中心到工件最大 实体尺寸之间的距离
形状公差取值为t=T/2 ,但当T≤0.002mm时,取t=0.001mm。
1.4.3工作量规通止端计算公式
以使用偏离泰勒原则的量规。
1 2 环规
2
卡规 卡规 —

1.4.1工作量规结构型式
量规的结构型式很多,在GB/T10920-2008中,对结构、尺寸、适用范围有详细的介绍。
光滑极限量规的型式名称 针式塞规 锥柄圆柱塞规 孔用极限量规 三牙锁紧式圆柱塞规 三牙锁紧式非圆柱塞规 非全型塞规 球端杆规 圆柱环规 双头组合卡规 轴用极限量规 单头双极限组合卡规 双头卡规 单头双极限卡规 基本尺寸D/mm 1≤D≤6 1≤D≤50 40≤D≤120 80≤D≤180 180≤D≤260 120≤D≤500 1≤D≤100 1≤D≤3 1≤D≤3 3<D≤10 1≤D≤260

轴用光滑极限量规(环规或卡规) 通端 ——按轴的最大实体尺寸(轴的最大极限尺寸)制造 止端 ——按轴的最小实体尺寸(轴的最小极限尺寸)制造
通规
止规
按dmax设计 防止dm>dmax
按dmin设计 防止da<dmin
1.2.2光滑极限规的分类
工作量规:生产人员在制造过程中
对工件进行检验使用的量规
验收量规:是工厂检验部门与客户
5、检具的设计一般步骤
(1)前期消化,明确产品要求; 包括定位基准位置及大小、检验特征、测量位置及公差大小等。 (2)根据产品要求,确定检具结构类型; (3)确定测量方式,形成检具设计概念图或方案图; (4)出装配图、零件图。 装配图必须反映出定位基准、检验特征的检验方式、配合尺寸、总 尺寸、零件材料及热处理要求等。
光滑极限量规量规结构设计简单,使用方便、可靠,检验零件的效率高。
1.2.1光滑极限规的分类

孔用光滑极限量规(塞规) 通端 ——按孔的最大实体尺寸(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制造 止端 ——按孔的最小实体尺寸(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制造 通规 止规 按Dmin设计 防止Dm<Dmin 按Dmax设计 防止Da>Dmax
(通端磨损极限:19.65)
1.5光滑量规DDS实例
2.1基本概念

1.普通螺纹量规:
具有标准普通螺纹牙型,能反映被检内螺纹、外螺纹边界条件的测量器具。

2.按使用性能分为: 1)工作螺纹量规: 操作者在制造工件螺纹量规中所使用的螺纹量规。 2) 验收螺纹量规: 检验部门或用户在验收工件的螺纹时所用的螺纹量规。 3)校对螺纹量规: 再制造工作螺纹环规或检验使用中的工作螺纹环规是否已磨损所用的螺纹量规。
±TPL
±TPL/2
≤D1+EI

D2-内螺纹螺纹中径; D-内螺纹底径、大径(公称直径); D1-内螺纹顶径、小径; EI-工件内螺纹中径下偏差 F1-在截短螺纹牙型的轴向剖面内,由中径线至牙侧直线部分顶端(向牙顶一侧)之间
的径向距离
2.6普通螺纹量规设计示例

尺寸计算
查阅国家标准GB/T197-2003,可查得,EI=0mm,TD2=0.160mm,由国家标准GB/T29342003中表6可查得TPL=0.011mm,ZPL=0.012mm,WGO=0.0175mm WNG=0.0115mm;
严重锈蚀、易造成伤害之尖角等。 (2)检具互相配合部分之划动应平稳、灵活、无卡滞现象; (3)检具零件表面粗糙度之要求.
a. 检具与被测工件接触的定位面、 定位销、定位块等其表面粗
糙度应不低Ra0.8。 b. 测量面、滑块等表面粗糙度应不低于Ra0.8。 c. 滑轨、导轨表面粗糙度应不低于Ra0.4。
2.2螺纹量规的种类
名称 通端螺纹塞规 止端螺纹塞规 通端螺纹环规 止端螺纹环规 “校通—通”螺纹塞规 “校通—止”螺纹塞规 “校通—损”螺纹塞规 “校止—通”螺纹塞规 “校止—止”螺纹塞规 “校止—损”螺纹塞规 代号 T Z T Z TT TZ TS ZT ZZ ZS 应与工件内螺纹旋合通过 允许与工件内螺纹两端的螺纹部分旋合,旋合量应不超过二个螺距(退出 量规时测定)。若工件内螺纹的螺距少于或等于三个,不应完全通过 应与工件外螺纹旋合通过 允许与工件外螺纹两端的螺纹部分旋合,旋合量应不超过二个螺距(退出 量规时测定)。若工件外螺纹的螺距少于或等于三个,不应完全通过 Y应与通规螺纹环规旋合通过 允许与通端螺纹环规两端的螺纹部分旋合,旋合量应不超过一个螺距(退 出量规时测定) 应与止端螺纹环规旋合通过 允许与止端螺纹环规两端的螺纹部分旋合,旋合量应不超过一个螺距(退 出量规时测定) 使用规则
2.3螺纹量规结构型式、适用范围
普通螺纹量规的型式名称 锥度锁紧式螺纹塞规 双头三牙锁紧式螺纹塞规 塞规 单头三牙锁紧式螺纹塞规 套式螺纹塞规 双柄式螺纹塞规 环规 整体式螺纹环规 双柄式螺纹环规 公称直径d/mm 1≤d≤100 40≤d≤62 62<d≤120 40≤d≤120 100<d≤180 1≤d≤120 120<d≤18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