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利比亚战争之我见13

利比亚战争之我见13

利比亚战争之我见
摘要:今年三月份以来的利比亚战争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利比亚战争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后果是怎样呢?本文对此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利比亚战争;原因;后果
作者简介:康国霞,任教于河南省渑池县渑池高中。

利比亚反对派“全国过渡委员会”近日将从班加西迁往首都的黎波里;同时,卡扎菲方面正谋划夺回的黎波里。

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讲话称,虽然卡扎菲的零星部队仍在抵抗反对派,但他的“统治已经结束” ,而直到卡扎菲被捕,反对派才能取得真正的胜利。

随着利比亚反对派对首都的黎波里的攻势进展迅速,欧盟方面表示正在为“后卡扎菲”时代的利比亚制定计划和一系列方案,以便对“后卡扎菲”时代的利比亚实施援助。

一批折合数以亿计美元的现钞也从英国运抵利比亚。

我们总在问一个问题:多国部队为什么要打利比亚?站在独立自主立场上的人们总是谴责美国和法国等西方大国进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殖民主义、炮舰政策;而支持多国部队的人们却又指责卡扎菲独裁,奴役利比亚人民。

这其中到底谁是谁非,其实我们可以想想,如果利比亚没有能源,法美英会不会对利比亚大动干戈呢?
一、利比亚战争的原因
恰逢伊拉克战争开战8周年之际,美英法等国再次联手,对利比亚发动代号为“奥德赛黎明”的空袭。

利比亚战争于2011年3月19拉开帷幕。

利比亚反对派在国内并没有多少威信和根基,各派也互不团结,根本战胜不了政府军,但西方铁了心要把卡扎菲赶下台,因此极力帮扶反对派。

由于反对派在对垒政府军时几近覆没,西方大国不得不从幕后走向前台,发动侵略战争,从而使利比亚战争的性质由内战演变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

利比亚战争的起因是内战,内战的起因是民生问题,民生问题的起因是经济凋敝,经济凋敝的起因是全球金融危机,而美国是这场危机的罪魁祸首。

因为美国的贪婪和不负责任,引发并加剧了全球金融危机,使包括利比亚在内的许多国家的经济陷入困境,使利比亚原本并不突出的民生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在社会持续动荡,西方国家的挑唆鼓动下,利比亚战争逐渐演变为内乱。

同前几场战争一样,这场战争依然是由西方军事大国发起的影响地区安全和稳定的局部战争,依然是一场针对主权国家的非正义战争。

利比亚战争没有逃脱西方的殖民主义思维,没有逃脱西方的霸权思维,这是目前利比亚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利比亚战争虽因部族之争而爆发,但通过大国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其战争企图暴露无遗——竞争地中海的主导权。

法英看中的是利比亚的资源。

利比亚卡扎菲政府建立后,法英等国与其虽有积怨,但基本上相安无事。

而今,法国军事干预利比亚内乱,决非一时冲动。

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地中海北岸的老牌欧洲国家越来越不景气,地处南岸的北非“穷国”,却因丰富的石油资源,安然无恙。

两岸的鲜明对比使得北岸国家蠢蠢欲动。

此次利比亚战争,法国跨海南下,无非就是想重新恢复在利比亚的传统利益,进而争夺地中海地区的领导权。

而传统“大佬”美国的弱势,恰为“高卢鸡”飞向地中海对岸提供了最好的机会。

地中海是美国战略关注的焦点区。

地中海周边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也
是美国在该地区苦心经营的主要动力。

即使没有利比亚战争,地中海这一内陆海
也不会平静。

发动利比亚战争虽然不是美国的初衷,但从与英法等欧盟国家竞争
的角度考虑,它也不敢麻痹大意。

因此,此次利比亚战争,美国一方面通过制裁,没收了利比亚政府的石油存款,以合法的理由掠夺了利比亚政府的财富;二是通
过战争,在欧盟腹部捣乱,威胁到欧盟的安全。

历史上,卡扎菲曾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中东最难对付的“硬骨头”。

为了将卡
扎菲赶下台,西方国家采用过经济制裁、斩首攻击等多种手段,均未奏效。

此次
由部族冲突而引发的利比亚内乱,无疑为西方提供了机会。

美英法等国的军事介入,使得卡扎菲陷入了内外夹击之中。

作为一个部落国家,这场战争的最终结局
是利比亚将陷入部落混战的危局之中。

国家内乱,主权丧失,使得利比亚为西方
国家轻松摆布,对利比亚资源更可尽收囊中。

自冷战结束后,人类进入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建立国际政治和经济新
秩序成为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

然而纵观近几场局部战争,都是
由文明大国破坏国际秩序而引起的。

文明大国向来不遵守秩序。

长期以来,文明
国家一直以世界秩序的构建者、维护者自居,动辄以不合秩序为借口,干涉别国
内政。

其实,他们才是国际秩序的最大破坏者。

在人类共同应对日益增长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共同塑造和谐世界的今天,总
有一两个高度文明的国家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之上,凭借军事优势,从不顾及国际准则,更不顾惜他国人民的生命,想打谁就打谁。

这样的文明
大国不值得让国际社会尊重,更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这也是利比亚战争引起世
界各国政府和人民质疑的重要原因。

二、利比亚战争的后果
战争严重影响利比亚的和平发展。

战争使利比亚大量基础设施被毁,2万多
人伤亡,几十万人沦为难民,战争创伤在短期内恐难以愈合,更重要的是,敌对
双方的仇恨和分歧不可能随着战争结束而消失,会不会引发复仇屠杀不得而知,
而且反对派各方围绕国家重建和权力分配等必有一番明争暗斗,利比亚很可能长
期动荡。

利比亚战争使利比亚经济发展停滞。

利比亚长期实行单一国营经济,依靠其
丰富的石油资源,曾一度富甲非洲。

根据伊拉克战争的经验,卡扎菲政权一旦垮台,利比亚短期内很难建立一个强势的政府,持久的内乱将使利比亚国内的工矿
企业瘫痪,频繁发生的恐怖袭击活动使国外企业望而却步。

由于缺乏外资,利比
亚国内的石油开采将无人问津。

不但利比亚的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对金融危机影
响还在的世界经济而言也将是雪上加霜。

利比亚难民潮将会跨过地中海流向法国等发达国家,将冲击大半个欧洲。


非与欧盟一水相隔,难民问题曾是法国、意大利政府最为头疼的问题。

利比亚战
争爆发前,在卡扎菲政府的强力措施下,这一问题曾得到有效缓解。

西方大国发
动利比亚战争,表面上看似防止人道主义灾难,实则因空袭、冲突升级和持久内
战造成的伤亡将会远远超出西方大国出兵之前。

因缺乏有力的人道主义管理机构,大量的难民将进入欧洲和非洲邻国,从而形成更大的人道主义灾难。

利比亚战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将周边阿拉伯国家拉进战争的泥潭。

北非中
东国家,民族部落利益和宗教派别利益复杂交错,一国动乱,多国动荡。

因此,
利比亚战争所产生的影响决不是产油大国的未来走向问题,而是影响到在全球处
于重要能源战略地位的整个中东北非地区的未来。

特别是在2011年年初,利比
亚左邻突尼斯、右舍埃及均曾发生过严重的政局动荡,一度危及到整个中东地区
的稳定。

三、中国对利比亚战争的态度
中国理智对待利比亚战局。

首先,我们支持利比亚的主权、领土的独立与完整,这也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共同要求。

利比亚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任何
国家都没有权力去侵略它。

利比亚战争,使我们想起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火烧圆
明园的凄惨形象。

所以,我们对利比亚人民身上所遭受的灾难感同身受。

我们要维护联合国的权威,不允许未经联合国授权法英美入侵利比亚。

我们
要联合俄罗斯、德国、非盟、阿盟等反对军事入侵利比亚的国家,在联合国层面
展开斗争,促使利比亚局势和缓,减少法英美所造成的人道主义灾难。

安理会有关行动应遵循《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尊重利比亚的主权、
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利比亚当前危机,中国一贯反对在国
际关系中使用武力。

中国的教训是,我们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能力还不够强,特别是军事能力
还不够强。

我们会秉承过去的战略思想,考虑周边国家安全,考虑国土主权安全,考虑全球安全,考虑我们的发展安全,包括全球经济利益安全。

我们中国的军队
也必须具备全球作战能力,具备全球快速反应能力。

参考文献:
[1]薛利利,石秋峰.试析当前利比亚战争的起因[J].学理论,2011(17).
[2]郑若麟.法国对利比亚实施军事行动[N].文汇报,2011.
作者单位:河南省渑池县高中 4724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