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肖肖(41116172),贺丹(41116196)完成中国银行业的起源关于中国银行业的起源主要有两个版本:1、金匠版本金匠版本认为,银行的出现是从储蓄功能开始的。
由于金匠在打制金品的过程中,储存有金子,因而具有较好的保卫措施,一些有金子的人为了储存安全,将金子存放在金匠铺,同时交付一定额度的保管费。
时间久了,金匠发现,存在他那里的金子有一部分是常量,也就是早年黄达教授书中写到的“公共汽车常量”理论,于是金匠把这部分“不动用”的金子借贷出去,以获得利息收入。
这样说来,早期的银行就起源于金铺,早期的银行家就起源于金匠。
2、汇兑商版本汇兑商的说法,听起来不像金匠起源说的那么合理,但它是有据可查的。
一个是美国Peter S.ROSE写的《商业银行管理》,另一个就是我们中国山西的票号。
票号是中国银行业的鼻祖,也是中国最早的银行家(如果可以这样算的话)。
在上世纪初,山西票号由于各省的独立,而导致汇路中断,陷入危机,票号公会集体上北京请愿,那时正值交通银行成立和发展之际,于是请愿的人就被政府强行留下来了,这也是中国最早的一批现代银行家群体。
中国银行业的发展●1、我国明朝末年出现了类似银行的钱庄和票号;●2、鸦片战争后,一些外商银行纷纷进入我国开展金融业务;●3、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作为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开始营业;●4、二十世纪30年代,国民党政权建立了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中央合作金库。
简称“四行二局一库”;●5、此外,还有一批民族资本家兴办的私营银行及钱庄,其中约三分之一集中在上海,但多半规模不大且投机性强;● 6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成立,并开始发行人民币;● 7、新中国成立前后,对官僚资本银行进行了接管,并分不同情况进行停业清理或改组为专业银行;将官商合办的4家银行改组为公私合营银行;对私营银行则进行整顿和改造;取消了在华外资银行的一切特权,并禁止外国货币在国内流通;● 8、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由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的银行体系;● 9、“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左”的思想指导下,1969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并入财政部;大德通票号盈利统计年份资本盈利每股分红银两数指数银两数指数占资本% 银两数指数1888 100000 100 24723 100 24.7 850 1001892 130000 130 120166 3040 357.71896 140000 140 172458 3150 370.61900 160000 160 286345 4024 473.41904 180000 180 343508 6850 805.91908 220000 220 743545 3007.5 338 17000 2000本土银行的产生1897年盛宣怀创办中国通商银行1905年清光绪创办户部银行1908年户部银行改建大清银行1908年清政府成立交通银行清末在中国设立的主要外资银行行名国别设立起止时间分支机构丽如银行英国1844--1892 香港、广州、上海汇隆银行英国1851--1866 广州、上海、香港、汉口、福州麦加利银行英国1858—1906 上海、香港、汉口法兰西银行法国1860--1906 上海汇丰银行英国1865--?香港、上海、福州、宁波、汉口、厦门、广州、北京等地德意志银行德国1872--?上海、东方汇理银行法国1894--?上海、香港横滨正金银行日本1893--?上海、营口、天津、北京华俄道胜银行俄国1896--?上海、天津、哈尔滨、长春、乌鲁木齐、北京、福州等地荷兰银行荷兰上海花旗银行美国上海义利银行意大利上海其他还有13家(累计25家,资料来源:汪敬虞《十九世纪外国在华银行势力的扩张及对中国同商口岸金融市场的控制》)清末部分城市中外银行数量统计城市年份外商银行国内银行帐局票号钱庄银号合计天津1910 8 8 9 53 38 116南京1909 2 2 6 4 14成都1908 3 24 13 137 21 198烟台1906 1 63 9 73汉口1907 5 4 32 111 13 165上海1906 10 1 20 65 96沙市1907 11 30 1 42福州1906 3 3 36 42长沙1907 9 124 6 139湘潭1907 5 26 31常德1907 4 17 21合计 27 18 24 108 668 92 937 北洋政府时期的国内银行统计行名开业日期性质总部所在地中国银行 1912 大清银行改组北平交通银行 1907 1914年改组北平盐业银行 1915 商办北平金城银行 1917 商办天津浙江兴业银行 1906 商办杭州中国通商银行 1897 官商合办上海新华储蓄银行 1914 中、交两行合办北平四明商业银行 1908 商办上海上海商业储蓄 1915 商办上海中孚银行 1916 商办天津中华银行 1911 官办上海广东银行地方官办广州浙江地方实业 1915 地方官办杭州江苏银行 1912 地方官办苏州南京政府的银行业(四行两局一库)形成中国历史上比较完善的政府金融体系根据地银行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1931)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西北分行(1935)陕甘宁边区银行(1937)其他根据地银行(1937---1945)抗战时期各根据地银行概况银行名称成立时间结束或撤并时间发行货币名称银行地址陕甘宁边区1937 1947.12与西北农民银行陕甘宁边币延安银行合并晋察冀边区 1938.3 1948.5并入华北银行晋察冀边币山西五台银行冀南银行 1939.10 1948.5并入华北银行冀南币山西上党(晋冀鲁豫边区)鲁西银行 1940.4 1946.1并入冀南银行鲁西币山东范县(冀鲁豫区)北海银行 1938.8 1948.12并入人民银行北海币山东掖县(山东根据地)西北农民银行 1940.5 1948.12并入人民银行西农币山西兴县(晋绥边区)江淮银行 1941 1945.8并入华中银行江淮币(抗币)苏北盐城淮南银行 1942 同上淮南币(抗币)皖东盱台县淮海银行 1942 同上淮海币(抗币)苏北沭阳县淮北地方银号 1941 同上淮北币(抗币)皖东泗水县江南银行 1945年春 1945年9月以后随军队抗币茅山地区转移撤销鄂豫边区建设银行 1941 同上建行币随县,后转大别山地区大江银行 1944 同上大江币皖中无为县浙东银行 1945.1 同上抗币浙江四明山地区中国人民银行的成立华北人民政府布告一、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为中国人民银行,以原华北银行为总行。
所有三行发行之货币以及对外之一切债权债务,均由中国人民银行承受;二、于本年12月1日起,发行中国人民银行钞票,定为华北、华东、西北三区的本位货币,统一流通。
所有公私款项收付及一切交易,均以新币为本位货币。
新币发行后,冀币(含鲁西币)、边币、北海币、西农币等旧币逐渐收回。
三、旧币未收回之前,确定比价继续流通。
其中新币对冀币、北海币为1:100;新币对边币为1:1000;新币对西农币为1:2000。
建国初期银行业的整顿1、接管官僚资本金融业2、对官商合办银行实行公私合营3、限制私营银行发展到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前,我国以人民银行一家独大的高度集中的金融体系正式形成。
这种格局,一直维持了整整20年。
新时期的银行业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务院领导和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是国家的中央银行,应全面履行下列职责:1、研究拟定全国金融工作的方针政策,报经批准后组织实施;2、研究拟定金融法规草案;3、制定金融业务基本规章;4、掌管货币发行,调节货币流通,保持货币稳定;5、管理存贷款利率,制定人民币与外币的比价;6、编制国家信贷计划,集中管理信贷资金,统一管理国营企业流动资金;7、管理外汇、黄金和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8、审批金融机构的设置和撤并;9、领导、管理、协调、监督、稽核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工作;10、经理国库,代理发行政府债券;11、管理企业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管理金融市场;12、代表政府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
上述12项职责的具体实施,标志着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中国中央银行体制的真正确立。
补充:我国中央银行的演变过程我国的中央银行萌芽于20世纪初。
清政府因整理币制,于光绪三十年(1904)由户部奏准设立户部银行,额定资本白银400万两,后又增拨20万两,1905年8月在北京开业。
户部银行是清末官商合办的银行,它是模仿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而建立的我国最早的中央银行。
1908年户部更名为度支部,户部银行改名为大清银行,经理国库、发行纸币。
清朝灭亡后,1912年1月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尔后与交通银行一起受北洋政府控制,部分承担中央银行职责。
交通银行。
交通银行始建于1908年,成立之初,曾自我标榜为“纯属商业银行性质”。
但事实上,它后来成了北洋政府的中央银行。
1913年,交通银行取得了与中国银行同等地位的发行权。
1914年,交通银行改定章程,已经具备了中央银行的职能。
以上两行,共同作为北洋政府的中央银行。
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组成中央政府时曾经设立中央银行。
1926年北代军攻克武汉,同年12月在武汉设立中央银行。
原广州的中央银行改组为广东省银行。
1928年,汉口中央银行停业。
但这两大中央银行实属当时军事需要,随军事进退伸缩,故没有全部执行中央银行职能。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中央银行条例》,1928年11月成立中央银行,总行设在当时全国的经济金融中心──上海,在全国各地设有分支机构,法定中央银行为国家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责。
额定资本2000万元,由政府拨款。
该行行使经理国库和统一发行货币权力,并在全国设立分支机构。
原广州的中央银行1929年3月改为其分行,1933年改称广东银行。
尔后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与中央银行一道享有货币发行权。
1937年7月成立四行的“四联总处”,统一行使中央银行职能。
1942年7月货币发行权收归中央银行,同时集中黄金、外汇储备统一管理,统一经理国库。
1949年12月,中央银行随国民党政府撤往台湾。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在建立根据地以后,就成立了人民的银行,发行货币。
如1927年冬,闽西上杭县蚊洋区农民协会创办了农民银行等。
1932年2月1日,苏维埃国家银行正式成立,苏维埃国家银行还在各地设分支机构苏维埃国家银行还在各地设分支机构,以带动根据地银行走向集中和统一。
1934年10月,苏维埃国家银行跟随红军长征转移,1935年11月,它改组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