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南州近10年气象灾害特征分析

海南州近10年气象灾害特征分析

图12009~2018年全省和海南州气象灾害发生频次1引言气象灾害是指由气象原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给人民群众和社会经济造成损失的灾害现象,是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重大的气象灾害往往会造成几百万元到上亿元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造成灾害区内的重大人员伤亡。

目前,最新的《全国气象灾情收集上报调查和评估规定》和《全国气象灾情收集上报技术规范》自2018年10月8日起执行。

该《规范》将气象灾害划分为18类,分别为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大风、龙卷、冰雹、雷电、雪灾、低温冷害、冻害、沙尘暴、高温热浪、大雾、连阴雨、地质灾害、寒潮、森林草原火灾、其它。

青海省的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冰雹、干旱、雷电、雪灾、沙尘暴、寒潮等。

本文从气象灾害发生频次的时空分布特征等方面对海南州气象灾情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并针对海南州气象灾害防御方法进行了探讨。

2资料来源和方法利用全国气象灾害灾情数据库收集的2009—2018年10a 间的青海省海南州气象灾害数据资料,该资料大部分来源于当地民政部门的统计,也有政府其它部门如防汛办和气象部门自己的调查分析。

分析方法主要有统计分析法等。

3气象灾害发生特征分析3.1年际变化趋势2009—2018年,海南州有记录的气象灾害为375次,年均37.5次,其中2016年和2018年分别以62次和56次成为最高值和次高值,而最低值出现在2014年,只有24次。

海南州气象灾害发生频次在2009—2014年间为下降趋势,2014—2018年间为上升趋势。

与全省气象灾害出现频次相比,海南州气象灾害发生频次和全省气象灾害变化趋势一致(图1)。

海南州近10年气象灾害特征分析曹迎敏1曹释安2傅生武2(1.同德县气象局,同德813200;2.青海省气象台)摘要:分析海南州2009—2018年10a 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受灾面积和灾害特征及海南州气象灾害发生成因,并针对灾害防御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海南州气象灾害大部分集中在7—9月,占全年气象灾害发生频次的71%,季节性明显;以暴雨洪涝和冰雹灾害为主,两者占全部气象灾害88.8%,也是海南州灾害防御的重点;强对流天气、暴雨天气、地形地貌等是气象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而努力提高预报准确率,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天气预警信息发布的“绿色通道”是灾害防御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气象灾害;变化趋势;防御;海南州1作者简介:曹迎敏(1996年1月—)女,藏族,青海湟中县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地面观测等工作。

E-mail :724409339@ 。

3.2月际变化按月统计海南州发生气象灾害的频次:海南州气象灾害主要出现在5—9月,最多是7—9月,占气象灾害发生频次的71%,各月中以8月最高,占总发生频次32%,9月和7月次之,分别占总频次的20%和19%,6月为17%,5月为8%,其它月份占总频次的4%。

海南州气象灾害属于夏季多雹区类型,明显呈单峰型变化。

3.3区域分布特征由于气象灾害的灾情资料来自于县级统计资料,故在地区分布的统计中,以县为单位,如表1所示:海南州近10a 气象灾害发生频次最高的地区是贵德县,占全州气象灾害总次数的26.7%,共发生100次;其次是兴海县,共发生94次,占总频次的25.1%;共和县地区最少,共发生49次,占总频次的13.1%;贵南和同德分别发生68次和64次。

与全省近10a 平均每年发生气象灾害频次101.3次相比,海南州为37.5次,占全省的37%。

3.4各类气象灾害发生频次特征据统计海南州近10a 来各类气象灾害发生频次,按所占比例排列,主要气象灾害依次是:暴雨洪涝、冰雹、雷电、地质灾害、干旱、雪灾,其中暴雨洪涝占总数的72.5%,是海南州最主要的气象灾害;冰雹占16.3%,是海南州次要的气象灾害;雷电和地质灾表22009—2018年海南州各县气象灾害发生频次统计年份暴雨洪涝冰雹地质灾害其余各类气象灾害合计20092014412010277438201116121302012283113320132121252014163312420152151129201649816220172372372018500656合计27161716375占总数百分比(%)72.516.31.94.3干旱111361.6雷电雪灾3211111111761.91.6表12009—2018年海南州各县累计气象灾害次数年份共和贵德贵南同德兴海合计20097864164120107101029382011754410302012514536332013358182520143628524201551064429201671611161262201746710103720181209121456合计49100686494375百分比(%)13.126.718.117.125.1100%害占1.9%;干旱和雪灾占1.6%;其余各类气象灾害占4.3%。

因此,海南州气象灾害防御的重点是预防暴雨洪涝和冰雹灾害。

3.5气象灾害损失特征3.5.1灾害总体特征海南州最近10a 各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较大,平均每年造成8947人受灾,约2人死亡,倒塌房屋在80间以上,经济损失在9000万以上,农作物受灾面积在10000hm 2以上。

海南州各类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全省每年经济损失的1/10(全省近5a 平均每年经济损失达11.38亿),和灾害频次相比经济损失所占比例偏小。

表42009—2018年海南州气象灾害等级统计表32009—2018年海南州各县气象灾害发生频次统计年份受灾人口(人)死亡人数(人)房屋倒塌(间)经济损失(万元)农作物受灾面积(hm 2)2009664412911709.918897.2201067848688162.427848.620112676013112047.418817.92012575401456105.65607.220131853422176827.811502.3201443030176401.14939.5201557154647126.84693.620165951511121130.78061.4201771241566287.714195.0201819040764708.7628.1平均8947.32.281.49050.811519.13.5.2灾害等级分析按照最新气象灾害评估分级标准:海南州最近10a 气象灾害中,未发生特大型和大型气象灾害。

发生经济损失在1000万以上10000万元以下或死亡4~29人的中型气象灾害35次,其中,暴雨洪涝灾害21次、冰雹灾害12次、雪灾2次。

如:①2011年8月13日20时30分左右,共和地区发生强雷电和强雷阵雨天气使共和县塘格木镇一大队遭受冰雹灾害,导致一农户家中冰箱漏电使1名10岁女孩触电身亡。

塘格木、恰卜恰、铁盖、龙羊镇、倒淌河五乡镇,34个行政村,4226户17203人受灾。

以上五个乡镇直接经济损失7631.1万元,其中水利设施损失579.3万元。

②2016年7月9日,贵南县发生暴雨洪涝灾害,造成贵南县茫拉乡、沙沟乡局部地区山洪泥石流爆发,死亡牲畜135只,倒塌房屋9间,畜棚16间,农田受灾105hm 2,两人死亡,经济损失5227.01万元。

③2010年7月5日16时左右兴海县龙藏乡突降阵性降水,致使该乡日旭村爆发山洪,造成8人死亡。

经济损失在100万以上1000万元以下或死亡1~3人的小型气象灾害有93次,其中,暴雨洪涝灾害65灾害等级暴雨洪涝冰雹地质灾害干旱雷电雪灾其余各类气象灾害合计特大灾大灾中灾2112235小灾6523112193其它1862666320247合计27261772620375次、冰雹灾害26次、地质灾害和干旱各6次,雪灾3次,其余各类气象灾害20次。

其余气象灾害经济损失均在100万元以下。

4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分析不管是灾害次数,还是造成的损失大小,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海南州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是暴雨洪涝灾害和冰雹灾害。

4.1暴雨洪涝灾害暴雨洪涝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和可重复性,发生的范围广、频繁、突发性强,造成环境破坏、经济损失等。

海南州的暴雨洪涝灾害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或绝收,破坏农业生产以及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

海南州暴雨洪涝灾害成因主要有两点:(1)暴雨天气是引发洪涝灾害的最主要因素,由于暴雨天气具有局地性强、突发的特点,难以防范。

比如2012年8月11日20点左右,贵南县境内出现大暴雨天气:贵南气象局测站20时—21:30降水量为42.7mm ;区域站塔秀19—20时降水量为52.6mm ,20—21时降水量为23.0mm ,17—21时总降水量为80.7mm ,为明显的大暴雨天气。

(2)海南州大多处于青藏高原偏北的黄河流域,特别是黄河谷地,境内多丹霞地貌,山高谷深,部分地区为黄土层覆盖,土质松散,植被少,暴雨天气容易引发洪涝灾害,比如贵德盆地四周多暴雨洪涝灾害。

4.2冰雹灾害冰雹是降落到地面的冰球或冰块,是青藏高原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通常情况下,降雹的范围比较小,民间有“雹打一条线”的说法。

冰雹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或绝收。

海南州冰雹灾害主要发生在6—9月,由强对流天气引起。

5气象灾害的防御对于气象灾害,人类是不可能彻底根治的,但通过各种努力,可以尽可能地缩小气象灾害的影响。

根据海南州气象灾害的特点和实际预报服务水平,当前最有效的防御方法有:(1)努力提高天气预报和预警准确率。

由于海南州对高影响天气的预报准确率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有一定差距,对突发性暴雨、冰雹、雷电等的预报预警能力较弱,努力提高天气预报预警的准确率是主要方面。

(2)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天气预警信息发布的“绿色通道”,提高公众的防灾主动性。

海南州地广人稀,气象灾害天气预警信息传播尚未完成覆盖广大农牧区和偏远地区,气象灾害天气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渠道不够畅通;开辟预警信息“绿色通道”,保证及时准确快捷地向社会发布,是减少气象灾害的有效措施之一。

(3)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程,如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建设,继续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力度,改变自然条件,减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

(4)搞好气象科技知识普及,提高全民气象灾害防御意识,提醒公众和相关部门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损失,保证安全。

6小结①海南州气象灾害发生频次在2009—2014年有下降的趋势,但近几年明显较多。

②海南州气象灾害主要出现在5—10月,最多的是7—9月,明显属于夏季多雹区类型,呈单峰型变化。

③暴雨洪涝和冰雹灾害占海南州气象灾害的88.8%,是海南州主要的气象灾害,也是防灾减灾的重点。

④突发气象灾害天气、土壤与地质状况、季节因素、人类活动是气象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而努力提高预报预警准确率,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天气预警信息发布的“绿色通道”是防御灾害的主要手段。

相关主题